■趙 昆/陜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團體心理輔導是以團體的形式開展的心理輔導方式,與個體心理輔導相并列。這種輔導方式最早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傳入中國,首先在國內(nèi)的部分知名高校和具有心理學專業(yè)背景的高校中進行實施,從實施效果來看是十分有效的,后來逐漸普及到高職院校里,高職院校的心理教師通過不同方式和方法開展團體心理輔導,主要從新生適應、自我意識的建立、大學生健全人格塑造、大學生積極情緒培養(yǎng)、大學生壓力管理與挫折應對、大學生學習心理、大學生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大學生愛情心理、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方面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尤其是在新生適應、大學生壓力管理與挫折應對、大學生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方面效果非常顯著。
雖然團體心理輔導在我國的高校教育中已經(jīng)發(fā)揮了比較好的效果,但是我們還是要清楚的認識到,我們國家高校,尤其是高職院校,他們的團體心理輔導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團體輔導老師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還有所欠缺,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和方法還不完善,因此,本文分析了近幾年高職院校開展團體心理輔導的整體狀況,分析了團體心理輔導的效果,總結(jié)出高職院校團體心理輔導仍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
團體心理輔導是相對一對一的個體心理輔導而言的,是心理輔導的一種形式。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當時的美國軍隊利用這種教育方式對士兵的創(chuàng)傷心理進行輔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國內(nèi)團體心理輔導的興起是在20世紀80年代,由清華大學樊富珉教授提出來的。團體心理輔導的英文為 Group Counseling,可以翻譯為團體心理輔導、團體心理咨詢、小組輔導、集體咨詢等。
樊富珉認為,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開展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通過團隊成員間的互相溝通和配合,完成一定的任務和要求,在完成這些任務和要求的過程中,團隊的參與這通過觀察、體驗、感悟、探索等方式進行自我的心理調(diào)節(jié)。
我們發(fā)現(xiàn)團體心理輔導注重團隊的整理力量,每個參與者在團隊中共同思考,共同成長進步,因此,團體心理輔導的參與者一定要有熱情,只有認真投入到團體輔導過程中去才會體驗到團體輔導對自我的教育意義。另外,團體心理輔導的參與者會被指導老師分成幾個隊,每個隊都需要選出一個隊長,通常有一位或兩位知道老師進行主持,團體活動通常安排多次,大家在團隊中互相討論,共同制定規(guī)則,共同執(zhí)行,互相學習,逐步改善增強某些方面的心理能力。
團體輔導可以在學生心理教育的多個方面進行開展,例如:新生適應、自我意識的建立、大學生健全人格塑造、大學生積極情緒培養(yǎng)、大學生壓力管理與挫折應對、大學生學習心理、大學生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大學生愛情心理、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方面,而目前,高職院校所開展的團體心理輔導并不多,主要開展的也是大學生入學適應和大學生人際關系與人機交往方面,還有一部分高校甚至沒有開展團體心理輔導,而是以講座、授課等方式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課程。這些講述方式的課程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尤其高職學生普遍學習自覺性不強,對于專業(yè)課對不能認真學習,更別說對于心理健康教育這種公共課或者選修課來說,因此,相比與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團體心理輔導還是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學生對于這種授課方式也是比較喜歡,課堂氣氛和學生參與度也比較強,課堂效果相應的就會比較好。
高職院校的團體心理輔導工作雖然已經(jīng)慢慢在開展了,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團體心理輔導老師的缺乏
當前社會隨著人們物質(zhì)財富的逐漸充實,精神財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精神財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從發(fā)生在校園里的一些惡性危機事件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件小事,是提升大學生整體素質(zhì),培養(yǎng)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式和方法。但是,由于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專業(yè)性和目標性,心理健康教育老師要遠比專業(yè)課老師,甚至公共課老師人數(shù)少得多,一個學校的心理學專業(yè)教師可能只有2-3人,這個人數(shù)去完成全校1-2萬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學校在這種情況下只能采取講座、講壇等方式給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這種方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卻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增加具有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老師是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2、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知識和能力的欠缺
部分高職院校由于缺少具有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老師,因此讓輔導員來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是輔高校輔導員大部分是思政專業(yè)的,他們具有扎實的政治功底,完成思想政治課程沒有問題,可是讓他們?nèi)氖麓髮W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確實有些強人所難,這些輔導員按照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本進行講解和宣讀還行,但是要開展專業(yè)的心理學知識教育和學習工作,就無法完成這項任務了,因此,對于這些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們來說,他們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和培訓來提升。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可以在很多方面進行開展,尤其是新生適應、自我意識的建立、大學生健全人格塑造、大學生積極情緒培養(yǎng)、大學生壓力管理與挫折應對、大學生學習心理、大學生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大學生愛情心理、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方面效果是比較顯著的,但是由于高職院校在人員配備、課程體系、教師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導致高職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成效并不顯著,因此要從多個方面來提升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應該從人員配備上進行完善,如果一個學校的老師人數(shù)不夠,怎么能做到教育到每個學生,所以根據(jù)每個學校的學生人數(shù),完善本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人數(shù)是第一位的,只有教師人數(shù)夠了,才能再去談給學生如何去教的問題。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達到標準后就是要提升這些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能力了,學校應該請有團體心理輔導豐富經(jīng)驗的老師來給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進行培訓,在這些培訓中讓本校的教師掌握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和方法,以現(xiàn)場演練、教學督導等方式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老師的授課能力和團體心理輔導工作能力。
總之,在高職院校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是一個非常有意義并且效果十分顯著的方式,作為高職院校的領導者來說,要充分認識到大學生心理健康對一個學生未來的成長成材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意義,以團體心理輔導為方式和方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團體心理輔導對于我國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提高,逐漸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非常值得在高職類院校中進行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