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學海 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贛州 341000
在最高人民法法院公布的離婚財產(chǎn)若干意見條例當中,17條1款明確指出共同生活或者是共同履行撫養(yǎng)和贍養(yǎng)等義務的債務就是共同債務,夫妻在離婚時,必須清償債務。規(guī)定在離婚時,夫妻一定要共同償還在生活中所負的所有債務,若是各種擁有的財產(chǎn),經(jīng)過雙方協(xié)議償還,不能達成協(xié)議時,由人民法院進行裁判。當人民法院對夫妻雙方的償債額度加以確定過程中,法律效力存在于兩人的內部間,不能對債權人或者是抗債權人等任意一方實施全部債權主張。
其中,存在兩個推定,第一是對于財產(chǎn)屬于夫妻個人還是共同財產(chǎn),在這個方面上還存在爭議性,權利方擁有承擔舉證的責任,若一方不能舉證,人民法院按照無法查實,對共同財產(chǎn)進行處理,其是推定的范圍。第二,在條例中的第7條,規(guī)定為了保護債權人的權利,在婚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的對外債務,或者是以個人名義的債務,均是夫妻的共同債務。在當時比較特殊的社會背景下,制定了《婚姻法司法解釋二》,實施了主觀目的規(guī)范,在一定條件下,保護了債權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出現(xiàn)夫妻之間存在真逃債或者是假離婚的現(xiàn)象[1]。然而,理論與實務存在質疑,當事人的另一方不僅得不到共同財產(chǎn),甚至會背負巨額的欠款,損害其合法權益,這種不利的影響應該被高度重視。
通過對夫妻雙方共同推定規(guī)范的形式主義的理解,認為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債權人以個人的名義予以全力主張,應當按照共同債務進行處理,在反駁的事項中,如果夫妻一方不能舉證,需要按照夫妻雙方關系存續(xù)期間的債務連帶償還責任加以處理。身份推定是夫妻共同債務的推定標準,但不能機械式的套用以上司法解釋,容易導致夫妻一方和第三方惡意串通,不能保護夫妻一方的合法權益。
在24條司法規(guī)定中,其作為補充,在夫妻存續(xù)期間,一方所負有的債務,是其個人名義,應當按照個人債務進行處理,使得夫妻共同債務的推定范圍被限縮。當然,在存續(xù)期間,不是全部的夫妻債務都是共同債務,所以在推定時需要更為慎重。
基于立法者的主觀目的,對共同債務的適用前提進行考慮,從我國的歷年婚姻法規(guī)相關規(guī)定可以看出,共同債務的推定與基礎事實息息相關,因為債務是否由共同生活導致,那么,對于共同生活而言,將成為債務推動中用途的推定標準。在夫妻婚姻關系中,強調共同體的特點。當《婚姻法》被重新調整之后,在夫妻存續(xù)期間,以個人名義為主的意定債務,若這些債務未能直接用于家庭生活,或者是共同經(jīng)營的花銷,此種情況不屬于共同債務。該條主要是針對第三人和已婚者侵權之債規(guī)定的,達到維護交易安全的效果。由于無償保證不能帶來等價的給付與利益,所以不在共同債務的范圍。
在合同法第8條,規(guī)定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舉債,應該由債務人或者是債權人負責承擔債務,除非是在債權人能夠證明在所享債權時,因為夫妻共同生活導致,即便沒有夫妻另外一方簽名,共同債務也能夠被確認[2]。此外,若債權人主張夫妻共同償還債務,還要包含請求權的原因和事實,就是借款合同成立、生效,乃至借款用在“共同生活”的事實內容。如果夫妻的一方是債權人或者是舉債人,均將債務主張作為共同期間,舉債責任由雙方共同承擔,對于債權人與舉債人而言,二者均要實施債務人債務用于共同生活的舉證。
在日常的家事代理方面,夫妻雙方互相作為代理人,應當注意的是,以下除外:1、數(shù)額巨大的家庭共同財產(chǎn)贈予;2、共同不動產(chǎn)的轉讓;3、其他重大的事務。在存續(xù)期間,如果一方因為日常生活所借債務,這個債務屬于共同債務,包括夫妻雙方以及未成年子女的日常必要開銷,比如,日常文化消費、子女教育,與醫(yī)療服務等,若借款的數(shù)額比較大,并且尚未有另外一方的簽名,超出需要則不屬于家事代理的范疇,不能實施夫妻共同債務推定??傊?,夫妻一方或者是第三人在簽合同時,一定要寫明債務的用途,再由夫妻雙方共同簽字,尤其是商事主體,應當更加謹慎。
不是所有的債務都是共同債務,需要個人清償,如下情形則不能認定為共同債務:1、不經(jīng)過同意,乙方擅自資助沒有撫養(yǎng)義務的親朋債務2、已經(jīng)約定好的夫妻個人債務。3、沒有經(jīng)同意擅自經(jīng)營或者是籌資,而且未能將收入用在共同生活[3]。總而言之,以上構成了合意推定標準,也就是對日常家事代理的補充。
綜上所述,通過對夫妻共同債務的推定范圍進行了合理的法律解釋適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避免夫妻一方存在與債權人惡意串通的行為產(chǎn)生,因而有利于保護夫妻一方的合理利益與權益,從而降低夫妻共同債務糾紛發(fā)生的幾率,充分發(fā)揮《婚姻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