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 晶/吉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
未成年人犯罪行為出現(xiàn)頻率越來越高,由于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往往會對個人及社會發(fā)展產生眾多不良影響,所以在進行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方面應該注重做好這方面的教育引導,以此來規(guī)避犯罪行為的出現(xiàn),本文主要結合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特點及原因展開分析,并提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及處置策略。
實際上,未成年人犯罪的類型越來越多,在犯罪方面往往體現(xiàn)出更多樣的性質,從盜竊罪到搶劫罪以及搶奪罪這些高犯罪率的類型,也轉變到更多樣的犯罪類型,很多時候可能是為了尋求一時刺激,也有可能是為了給朋友出氣,最終都會釀成犯罪行為,在犯罪過程中,往往為了逞強好勝導致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未成年人犯罪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很多時候,未成年人犯罪都是團伙犯罪,其中有大約40 左右的未成年人犯罪是團伙犯罪,并且在作案過程中,可能會糾集多人,跟隨著成年人來進行犯罪,并且每個未成年人都會相互依靠,并且整個犯罪團伙也會越來越大,這樣在進行犯罪過程中,往往會有更強大的犯罪力量,并且能夠減少自身的恐懼心理,且犯罪之后往往容易逃脫。
未成年人犯罪也隨著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呈現(xiàn)出更加多樣化和智能化及專業(yè)化的方式,其中在犯罪作案前往往會做好準備,經過周密的策劃,并準備好作案工具,在作案前也會進行多次踩點,也會選擇好相應的時間選擇,在進行作案過程中,每個未成年人都會做好自身的分工,且會使用反偵察技術來應對警察,并且在作案后會毀滅罪證,對現(xiàn)場進行破壞,最終都會導致犯罪率大大增加,所以說,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向智能化和成熟化及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
未成年人犯罪的年齡也逐漸呈現(xiàn)出低齡化的方式,其中,占由于我國的社會經濟水平不斷增加,在信息傳播媒介的發(fā)展中,未成年人犯罪已經從傳統(tǒng)意義上的17 歲左右下降到15 歲左右,這個階段的未成年人往往年幼無知,且做事更加容易沖動殘忍,很容易產生惡劣的后果。
未成年人犯罪的身份往往以輟學少年居多,在十五六歲的少年群體上往往有更高的犯罪率,其中由于這一階段的少年群體的犯罪總數(shù)已經越來越高,且十五六歲的犯罪案件已經占到整個未成年人的總數(shù)70%以上。
1、自身原因
一般來說,在未成年人的犯罪方面,往往自身原因有很大因素影響,其中由于未成年人的心理不夠成熟,自身的思想想法和辨別能力還較弱,再加上自身的思維較為活躍,對于一些新生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較高,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和思想的影響,容易自暴自棄,最終會導致犯罪事件的發(fā)生。再加上學生的個體素質較差,對于社會的理解能力不強,往往容易造成自身的心理錯位,很多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文化程度都不是很高,在進行社會生活上,往往對一些事情的認知能力較弱,容易出現(xiàn)判斷失誤,最終因一時沖動而落入犯罪歧途。
2、家庭因素
家庭環(huán)境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言傳身教能夠對未成年人產生很大的影響,家庭環(huán)境原因所導致的未成年人犯罪往往占據(jù)比例達到50%。
首先是對子女的教育方式不合理,過分溺愛學生,導致子女的性格十分任性,自負,脾氣大,再加上父母屬于管教,往往在子女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是想著辦法去姐姐問題,而是想著如何逃避,很容易輟學或者是離家出走,這些情況最終都會影響到子女的發(fā)展,導致子女的性格更加惡劣,很容易受到不良青年的教唆而走上犯罪道路。部分家長的自身的文化素質較低,對于子女的管教方式就是打罵,容易對子女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及價值觀造成破壞,很多子女往往會由此產生畸形的發(fā)展,最終可能會墮落到犯罪地步。
3、學校因素
對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學校往往也會產生更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學校的教育方法不當,往往會造成一些未成年人走向社會,造成犯罪,學校如果忽略對學生的思想品德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yǎng),勢必對學生的管理效果難以提升。部分學??赡軆H僅根據(jù)教育目標來進行理論知識教學,片面追求升學率,導致實際的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受到阻礙,這些都可能會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建設和素質提升造成影響,可能會導致未成年人出現(xiàn)犯罪行為。
實際上,在進行未成年人犯罪的預防上,如果想要實現(xiàn)更加高效的預防效果,應該構建起高效的預防和矯正未成年人犯罪的社會綜合治理模式,這就需要積極調動和激發(fā)起政府和社區(qū)以及家庭和學校共同參與的管理框架,將對未成年人進行規(guī)范化的預防犯罪教育及督導,同時,要積極鼓勵和開展更加切實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活動,以此來更好的促進和提升未成年人實現(xiàn)更加高效和優(yōu)質的發(fā)展。
為了更加高效的達到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效果,應該要組織具備豐富經驗和專業(yè)的技能以及具有心理學和法學以及教育學等專業(yè)理論的未成年人矯治工作隊伍,并積極結合專業(yè)化的社區(qū)未成年人工作隊伍來進行未成年人預防犯罪活動,對未成年人的思想觀念和認知結構進行專業(yè)化的優(yōu)化,并以此來控制和減低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發(fā)生的可能性,在進行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控制過程中,應該將專業(yè)隊伍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結合在一起,以此來實現(xiàn)高效的預防教育和督導。
針對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應該要明確思想教育引導的重要意義,在學校和社區(qū)中普及開展思想教育,尤其是要有針對性的將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引導和法律法規(guī)基礎知識教育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要積極運用正確積極的思想觀念意識來進行未成年學生的思想引導,讓未成年人學生心中形成更加高效和積極健康的思想意識,促進未成年人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以此來幫助和促進未成年學生能夠自覺建構起積極合理的價值觀念和認知體系,幫助學生能夠形成自覺抵制在社會環(huán)境中的各類不良因素的影響和干預,實現(xiàn)更加高效的未成年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也能夠避免出現(xiàn)未成年人學生犯罪的行為。
總體來說,未成年人暴力犯罪往往具有團伙犯罪特點,并且隨著信息技術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呈現(xiàn)出更加多樣化和智能化及專業(yè)化的方式、低齡化的方式,針對其中的自身原因、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等方面,應該積極構建有效的預防和矯正未成年人犯罪行為的綜合治理模式;組建經驗豐富和專業(yè)過硬的工作隊伍;構建和落實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引導機制,以此規(guī)避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