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寒兵/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
互聯網發(fā)展的大潮中,誰都不能獨善其身,都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大學生作為互聯網大軍的主要成員,在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中心理、思想都會受到影響。傳統的高校心理教育方式已經很難適應當前大學生心理的變化,所以,要盡快探索出一套在“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心理教育體系。
近年來,我國高校心理教育已經取得了不錯的發(fā)展,心理教育課程也已經納入到了高校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大多高校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關的專業(yè)心理課程,成立了學校層面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和二級學院的心理健康成長輔導室。但是高校心理教育仍然不夠成熟,還存在許些的問題。
雖然當前我國高校心理教育課程和基礎設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很多高校的教師和同學們卻沒有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于大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只是形式上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關課程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開展,學生對這些課程沒有興趣。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而配置的相關的基礎設施,如心理咨詢室、宣泄室等也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其作用,存在無人管理、無人指導的情況。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教師在課堂上的知識灌輸,而忽視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實踐作為支撐,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夠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重視程度,也不能很好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高校需要關注的是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動性,只有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認可,才能自主地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
高校心理教育資源的匱乏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基礎設施匱乏,很多高校雖然開設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關的課程,但是卻沒有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配置相關的基礎設施。還有一些高校雖然配置了相關的基礎設施卻沒有很好地利用。另一方面,高校心里健康教育的師資力量匱乏,雖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專業(yè)的高素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師卻很短缺,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很難開展。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分工明確,輔導員、教師、學校部門之間相互配合。但是,很多高校不能夠很好地分配任務,致使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出現重疊或者疏漏。還有高校之間、高校與社會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不能使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經驗和教育資源進行交流和共享,社會上也有很多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經驗和資源,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溝通,致使社會上的經驗和資源不能很好的利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這種情況是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低下。只有合理配置相關的教育資源才能更好地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
目前,我國高校心理教育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關課程,或者設置心理咨詢室、情緒宣泄室。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但是這種教學方式也存在效率低下、深度不夠等問題,不能夠全面、深入地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進行教育,教育資源也不能充分的利用和發(fā)揮,也不能有針對性地對大學生展開心理健康的教育。
“互聯網+”拓寬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徑?!盎ヂ摼W+”的應用能夠改變之前傳統的教學方式,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大的平臺,激發(fā)了大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興趣和積極性?!盎ヂ摼W+”突破了以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限制,更大程度上拓寬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間和維度?!盎ヂ摼W+”能夠合理整合教育資源,合理分配高校各部門的任務,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和配合,能夠將各種優(yōu)質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實現共享,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互聯網+”在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不斷深入加劇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難度,互聯網更加開放的文化環(huán)境讓大學生的思想文化受到了很大的沖擊,塑造了大學生更加多樣化的心理,高校要嚴格把關互聯網信息,督促大學生接受健康的網絡信息?!盎ヂ摼W+”作為一個更加開放的網絡平臺,其極具包容性,健康的網絡信息和垃圾網絡信息在“互聯網+”平臺上一起流通,健康積極的網絡信息能夠促進大學生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fā)展,而那些劣質的垃圾網絡信息就對大學生心理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和破壞,是大學生心理發(fā)生不健康的改變,同時這種垃圾網絡信息對大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這就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帶來了挑戰(zhàn),需要大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能夠把控自己,提高自己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高校教師也要科學引導學生上網。
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使得網絡文化更加多樣,其中既有精華又有糟粕。大學生在利用互聯網的時候會接觸到各種不同的信息,互聯網滋生的不良信息也會滲入到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中。這就需要高校嚴格把關大學生網絡信息的吸收,提高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使大學生在接受網絡信息時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發(fā)展帶來的便利。
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大學生心理健康以及相關的課程和學校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配置的教學設施,如心理咨詢室、情緒宣泄室等,這樣的教學模式不能為大學生心理提高高效、科學、全面的指導和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的嚴重阻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完善。以往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已經不足以更好地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導。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不斷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合理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提出新的適應當前互聯網發(fā)展和大學生心理變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好的指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式單一,采用傳統的以理論知識教育為主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很好地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盎ヂ摼W+”背景下,各種不同的高效的教學方式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高校要合理利用互聯網,提供更多更大的平臺讓大學生接受心理健康指導,更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高素質的教師人才相對短缺,很難滿足大學生心理不斷變化的需求。很多高校的心理教師不具備足夠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很多輔導員或者代課教師并沒有相關的專業(yè)知識,但是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只能充當著心理健康教育者的角色,不能很好地為大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導,從而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很難有所成效。所以,加強師資隊伍能力水平建設是必要的,高校要加強對心理教師的教育培訓,同時引進更多擁有專業(yè)技能的高質量教師人才,只有更多高質量高素質的心理健康教師投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才能促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學高效地發(fā)展,才能保障大學生心理的健康。
互聯網的不斷發(fā)展影響著大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ヂ摼W是一把雙刃劍,既為大學生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要增強大學生甄別網絡信息的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高校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互聯網,轉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內容,促進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