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 德 王艷君/沈陽工學院
盡管微信、微博、微電影、微課等“微媒體”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了,但是將“微媒體”引入到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和發(fā)展工作中的時間并不長。目前,“微時代”下,“微媒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為我國高校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所使用,但其應用也存在一些問題。
1、“微時代”黨員管理的“微媒體”應用
隨著“微時代”的發(fā)展,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傳統(tǒng)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戰(zhàn)。很多傳統(tǒng)的組織方式、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新時期的大學生黨員的學習與管理要求。很多高校黨組織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將微信、微博等微媒體引入到大學生黨員學習和管理中。很多高校借助微信、微博等“微媒體”進行黨員管理等工作。大大提高了黨建工作的效率,既提高工作效率也克服傳統(tǒng)黨建工作方法中的問題。例如,大四一些離校實習、找工作學生黨員的管理一直是傳統(tǒng)管理模式無法解決的難題。而微信、微博等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的微媒體,為解決這一難題提供了平臺。使得大四實習、找工作離校的學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微媒體參加組織活動。
2、“微時代”黨員教育中的“微媒體”應用
隨著“微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基層黨組織生活中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活動和灌輸性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網絡時代大學生黨員的需求。很多高校的都將微信、微博等“微媒體”運用到了黨員教育中。一些高校黨委組織部、黨校或基層黨組織建立官方微博,有的高校還開通了“微黨課”。 如中國礦業(yè)大學的“管理學院級黨支部”、南京師范大學的“中北學院工學系學生黨總支”、常州工學院“計算機學院黨支部”等。有的學生黨支部建立了微博群、微信群、QQ群。“網上黨支部”、“微博群”、“微信群”等平臺,有利于發(fā)揮學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更多地指導他們自發(fā)自主地搞特色活動。
1、微信、微博等平臺利用率低
微信、微博、QQ等被也成為了逐漸被廣泛使用的黨建信息化載體,如揚州大學開通的“揚大黨?!蔽⒉┢脚_。但是在實際的黨建工作中,這些媒體的利用率還比較低。一方面很多高校黨組織只是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與大學生黨員聯(lián)系,發(fā)布培訓和學習的相關通知。另一方面,很多高校黨組織的建設的微信、微博平臺只針對大學生黨員同志。大學生黨員確實是黨建工作的最重要的對象。而對那些非黨員大學生也應該進行關注培養(yǎng)。
2、微信、微博等平臺監(jiān)督、考核制度缺乏
微信、微博等信息平臺的應用更多的集中在黨員管理、教育上,而對黨員的考核還尚未涉及。目前,對大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學習情況考核還只是局限于對入黨申請書、思想匯報等情況的考核。而對大學生黨員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微信、微博等媒體發(fā)表內容并沒有涉及。
1、建立更加穩(wěn)定的聯(lián)絡網
在傳統(tǒng)的大學生黨員聯(lián)絡過程中,大多是黨組織通知學生所在班級,由班級的老師通知給學生。學生的聯(lián)絡方式多是手機、郵箱等。而借助微信、微博、QQ等平臺,可以使黨組織直接聯(lián)系大學生黨員。消息不必經過多人再傳達大學生黨員。同時也能避免學生因手機號碼更換、長時間不登陸郵箱而錯過消息的傳達。在實際生活中,大學生更換手機號碼的頻率高于QQ、微信、微博號碼更換的頻率。因此,應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所建立更加穩(wěn)定的聯(lián)絡網絡。
2、建立更加細致的聯(lián)絡網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高校黨組織和基層黨支部開始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建立自己的黨建平臺。比如說,廣東科學技術職業(yè)學院建立了人文學院黨支部微博平臺、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工商管理系建立了學生第二黨支部微博平臺……雖然各高校已經開始建立自己的網絡黨支部,但在微博上搜索同一所學校,卻發(fā)現(xiàn)這些黨支部只是在微博中孤軍奮戰(zhàn),很少見到同校的其他網絡黨支部。若想更好的利用這些網絡平臺提高黨建工作效率,應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網絡黨支部體系,校黨委—院系黨總支—(教工/學生)黨支部—(教工/學生)第XX黨支部。
今年,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日前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審查判斷電子數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下稱《規(guī)定》)。規(guī)定明確網頁、博客、微博客、朋友圈、貼吧、網盤等網絡平臺發(fā)布的信息屬于電子數據,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依法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電子數據。該規(guī)定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從《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通過網絡媒體所發(fā)布的信息和言論也應該具有法律效力,可以被監(jiān)管?!拔r代”下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也應該加大對大學生黨員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言論的監(jiān)管。在對積極分子、預備黨員以及大學生黨員進行考核時,應對大學生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進行監(jiān)督。如發(fā)現(xiàn)有不符合黨員標準的言論,應不準其轉為正式黨員。這樣可以提高黨員的素質和水平。
1、加強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內容設計
一是發(fā)布有黨建特色的消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高校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上發(fā)布的消息太過于宏觀,而且缺乏黨建的特色。大多高校黨建平臺發(fā)布的消息只是對時政消息、宣傳的理論政策、社會新聞等原文轉發(fā)。在門戶網站眾多的今天,會有很多學生黨員習慣性的對這些新聞“視而不見”。因此,高校黨建網絡平臺在發(fā)布這些時政消息、理論政策時,應結合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特點,結合本校的特點,對時政新聞進行有針對性的評論。二是增加趣味性。時事消息、理論政策等內容相對缺乏娛樂性和吸引力。高校黨建網絡平臺在發(fā)布消息之前,可利用圖片、圖表等形式對內容進行簡要概述。例利用圖片的形式對習近平主席談“強化黨內監(jiān)督”進行了解讀。在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網絡平臺的信息發(fā)布前,也可以通過圖片的形式來吸引大學生黨員的注意力。
2、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評論、即時交流的功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币环矫?,尚未開通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的高?;鶎狱h組織應與時俱進,盡早開通黨建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提高黨建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的評論、即時交流等功能,關注大學生黨員對時事消息、政策理論的感想。及時與對大學生黨員提出問題進行反饋,實現(xiàn)與大學生黨員的更多交流。通過關注大學生黨員對政策的感想和即時交流,了解和掌握大學生黨員的思想動態(tài),為黨組織吸收符合黨員標準的、優(yōu)秀的大學生加入中國共產黨。
除此之外,黨務工作者也應該提高自己的素質水平,接受新鮮事物,積極主動適應微時代新媒體,了解青年學生黨員所思所想,通過“微博”、“微信”等接觸到各種信息,采取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開展生動活潑的基層黨組織工作。最后還需要明確的是,新技術需要利用,傳統(tǒng)方式不能全扔。微信、微博、微課等平臺為大學生 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帶來了更加豐富的內容和形式,大大提高了大學生黨組織建設工作的效率。但新技術的應用,不代表要對傳統(tǒng)的黨建工作方式進行全盤否定、全部拋棄。微信、微博等媒體平臺確實能夠豐富大學生基層黨組織的建設,但是傳統(tǒng)的黨員大會、民主生活會以及重大的換屆等會議都不能通過網絡的平臺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