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營
摘 要:從歷史來看,陶瓷藝術肌理表現的運用有著很長的時間,可以很好的看出肌理表現在陶瓷藝術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絢麗、變化多端、千姿百態(tài)的肌理表現賦予了陶瓷藝術更高的藝術層次。此外就陶瓷藝術當中肌理運用為研究對象,結合優(yōu)秀陶瓷藝術作品的鑒賞,來對肌理運用的制作等多個角度來對藝術的呈現進行總結和歸納。
關鍵詞:陶瓷藝術;肌理表現;審美研究
1 肌理的內涵和類別
(1)肌理表現指的是在物體表面的紋理結構和紋理的變化,同時也包含了主觀上人對紋理結構和紋理變化的一種體驗。人在平時所談起物體質感的時候,一般就指的就是物體上的肌理。肌理是可視和可觸摸的。樹木的紋路、供公路的紋路等等這些都是人可以以肉眼觀察的肌理。還有一種肌理,不單單可以以肉眼可以視,同時還可以帶來觸摸上的感受,從視覺方面來講,同樣在看一塊石頭時表面雖然是光滑的,但是在觸摸的時候就會感受到視覺和觸摸感受的明顯差異。在陶瓷藝術品上也是一樣的。如果想要更加細致的去體驗一個藝術品的肌理,那么就必須要結合視覺和觸覺,從心靈上來感受這一件藝術品所包含的藝術魅力。
(2)自然肌理。
在大自然當中很多的物體,比如石頭、樹皮、花瓣等等,它們都是屬于自然肌理。自然肌理它們是大自然的藝術作品,有的看起來平凡樸素,但是在肌理上卻有著更加具有魅力的藝術感。自然的肌理不管是平淡無奇還是華麗,它們在藝術家眼中,都是人造肌理靈感的最佳來源。
(3)人造肌理。
人造肌理是創(chuàng)造者具有意識的創(chuàng)作成果,當中一般都會有這一定的自然肌理的元素。但是和自然肌理想對比,人造肌理會更加具有規(guī)律更加具有藝術價值。因為設計者的創(chuàng)作和工藝的水平都是具有一定差別的,人造肌理具有唯一性,人們很難再這兩種肌理當中去尋找出一個共同點,即便是復制品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在人造肌理當中也可以分為材料性的肌理和制作性的肌理。如果想要材料性的肌理效果得到很好的展現,那么就必須要重視與材料的品質和實際制作期間運用到的工藝,同時也具有一定不可控性。比如,在進行陶瓷制品制作期間,陶瓷表面的紋理都會受到泥土、釉質和燒制溫度的影響。在陶制藝術品制作期間經常出現的窯變,這就是一種不可控的因素,即便是創(chuàng)造者提前在作品之上添加圖案,但是也必須要取決于材料自身所處環(huán)境的變化而定。
2 肌理表現在陶瓷藝術當中的運用
(1)在石器時代,陶瓷藝術當中的肌理表現就得到了運用,人們往往都會在陶瓷制品上面利用生動形象的肌理圖案來進行裝飾。進入到唐宋時期時,肌理的運用進入到了一個最鼎盛的階段,在這一個階段沒有在過分的去最求完整性與狹義之間的和諧,使得缺陷肌理的使用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裂紋圖案以一種如玉如珠,更加特殊的質感,讓肌理表現在陶瓷藝術上的運用更加的具有魅力,這一個時期出產的陶瓷藝術品也被稱之為中華陶瓷制品的極品。在步入現代社會之后,伴隨著當前陶瓷藝術的不斷發(fā)展,肌理的表現也得到了一次升華,陶瓷制品也在以傳統(tǒng)實用性藝術品,慢慢也增添了更多的元素和使得陶瓷藝術的創(chuàng)新具有更多的可能。
(2)從制作的工藝上來講,在陶瓷藝術方面,肌理的表現也可以分為泥料成型的肌理運用和釉料成型的肌理運用。第一種是利用泥坯塑性來進行肌理結構的表現,第二種利用釉料的加熱制作的化學反應來對肌理進行表現。根據出品的效果,也可以把肌理的表現在陶瓷藝術品當中的運用分之為具體式的肌理運用和抽象式的肌理運用以及意象式的肌理運用這三種。
3 肌理表現的運用效果
3.1 衍生效果
在陶瓷藝術品當中肌理的誕生并不是用來裝飾的。在新石器時期,人們利用各種工具來對泥坯進行敲打,讓制作的材料更加的緊實,在提升陶器密度的同時也提升的整體的強度。使用這一種方法來進行陶瓷制品的制作不免會留下一定的痕跡,在加熱燒制的過程當中形成了紋路,這也是最原始最淳樸的肌理。在這一個時期肌理并沒有起到審美的作用,但是卻有著姣好的防滑功能。伴隨著當前陶瓷工藝技術的不斷提升,肌理也成為了陶瓷制品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 藝術效果
在進入到了封建社會以后,陶瓷制品的肌理也在慢慢的成為陶瓷制品的裝飾,并且起到的藝術作用也受到了很好的關注。由于古代人民對于玉的追捧是非??駸岬?,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都在追求紋理上的溫潤和細膩感,具有玉一般肌理的影青瓷就成為了當中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制品。此外,拿現代的陶制品肌理和傳統(tǒng)的陶制品肌理來想對比,創(chuàng)造者之間的審美都存在一定的差別和對沒的轉變,古人一般都會將規(guī)整當作為美,但是對于現代的創(chuàng)造者而言,不規(guī)則和殘缺才是他們心中所向往的美。但是這一種觀念絕非不是一種現代陶制藝術品的肌理體現和對美的一種追求,而說的是這是一種現代創(chuàng)造者結合古人優(yōu)秀創(chuàng)者靈感的一種創(chuàng)新和突破。
4 結束語
如上文當中所講,肌理表現在陶瓷藝術當中的運用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且是陶瓷藝術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創(chuàng)造者可以利用這一種方式來掌控多方面的因素,在自我想象的基礎上,來對自身的所感所悟進行實體化,讓陶瓷藝術具有更高的魅力。伴隨著當前各種工藝水平的不斷提升,肌理表現也呈現出了復雜性,同時在審美和藝術性上也在不斷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利軍.陶瓷藝術中的肌理表現芻議[J].藝術市場,2018,(08):84-85.
[2]薛毅.論陶瓷藝術中肌理表現的運用研究[J].陶瓷學報,2017,38(06):935-938.
[3]王璐嫻.中國實用陶瓷藝術的“類玉”肌理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