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 李春生 冼敏霞
心搏驟停是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一類重要問題,有效的心肺復蘇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解除心搏驟停的主要手段[1]。有文獻統計顯示,院內CPR 的成功率要明顯高于院外[2],考慮原因主要是由于院內CPR 能夠借助多種監(jiān)護和搶救儀器,為醫(yī)護人員的搶救創(chuàng)造了條件。黃素芳等人[3]的報道顯示,超過40%的醫(yī)護人員在進行單人徒手CPR 時仍存在遺漏步驟、動作不規(guī)范等情況,影響搶救效果。這說明單人徒手CPR 的培訓十分必要??珊鼓J绞怯擅绹怂_爾曼·可汗創(chuàng)造的,主要是利用網絡影片進行免費授課,可廣泛用于多種科目和項目的教學,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一種先進教育模式[4]。所在醫(yī)院近年來將可汗模式用于護士單人徒手CPR 的培訓,與傳統教學方案進行了對比,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選取為2017.1-2017.5 之間我院的低年資護士122 名,均為臨床科室隨機抽調。將以上護士采用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1 例,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21.2±1.9)歲,學歷包括本科9 例,???2 例,職稱均為護士,臨床工作時間(1.2±0.4)年;對照組均為女性,年齡(21.1±1.7)歲,學歷包括本科11 例,???0 例,職稱均為護士,臨床工作時間(1.3±0.2)年。兩組護士均未接受過CPR 培訓,在年齡、性別、學歷及臨床工作時間對比上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仍采用傳統的教育方案,每周五下午進行1 h 的課堂學習,其中40 min 用于理論知識講解和操作示范,其余20 min 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分組練習,共學習8 周;觀察組則采用可汗模式教學,具體措施包括:
1.2.1 確定目標 根據《2015 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蘇及血管急救指南》[5](簡稱《指南》)中的相關要求制定教學目標,要求每個學員都能掌握核心理論,并按照規(guī)定實施單人徒手CPR,能夠正確識別患者的狀態(tài),對呼吸、心搏驟停情況進行處理,至少熟練進行基礎生命支持2 min[6]。
1.2.2 制作視頻 導師根據培訓目標對課程進度進行規(guī)劃,針對每節(jié)課教學內容制作教學視頻,視頻時間在20~30 min 左右,主要針對當節(jié)課的心肺復蘇內容進行演示,相關的理論知識僅做重點講解,其他內容以PPT 文稿形式展現[7]。教學視頻制作完成后至少在本次課堂開始前3 d 上傳到教學組群,學生可隨時通過網絡下載視頻自主學習。
1.2.3 課前測試 導師在制作視頻時根據教學內容預設值2~3 個問題,主要針對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難點進行考察,在課堂開始前1 d 上傳到教學組群,要求學員在1 d 內根據教學視頻和自行查找文獻的方式作出解答,在課堂上上交給導師。
1.2.4 課堂教學 在課堂上將學員3~4 人分為一個小組,課堂前10 min 為小組討論時間,小組成員對課前測試問題進行討論并分享自己的觀點,導師利用這個時間對各小組的測試答案進行檢查、點評。之后進入互動教學,導師對測試問題作出解釋,分析本次教學內容中的問題,學員以小組形式提出問題并由導師當堂解答,課堂教學不對理論、操作內容進行分割,而是采用整體教學的方式,需要理論解答的地方做理論解答,需要實際操作的地方則進行操作教學。
由參與本次教學的8 名導師共同設計,內容包括考核部分和滿意度調查部分??己瞬糠謪⒄铡吨改稀分械南嚓P內容制定,分為理論考核和操作考核,理論考核以筆試形式進行,分值100 分,操作考核分為按壓質量和通氣質量,各占50 分,整體操作質量評分100 分,分值越高則說明考核成績越好。
將數據錄入SPSS 20.0 軟件包進行處理,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對比用t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學員培訓前各項成績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培訓后觀察組學員在按壓質量、通氣質量、整體操作質量和理論考核評分上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學員培訓前的考核成績統計對比(分,)
表1 兩組學員培訓前的考核成績統計對比(分,)
表2 兩組學員培訓后的考核成績統計對比(分,)
表2 兩組學員培訓后的考核成績統計對比(分,)
從本次研究效果來看,觀察組學員在按壓質量、通氣質量、整體操作質量和理論考核評分上均高于對照組,這說明在可汗模式教學下,學員能夠將更多的學習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操作學習中[8]。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低年資護士,這些學生在臨床工作時間較短,學校的教育模式還明顯的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舉止[9-10]。在職教學雖然與學校教學有所差異,但傳統的培訓模式與學校教學十分類似,學生在學習時仍保持等待導師講授的被動思維,這種填鴨式教學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多的是為學習而學習[11]??珊鼓J絼t實現了課堂的翻轉,導師和學生更多的在課前進行教學和學習,導師需要提前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并根據計劃錄制教學視頻,學生則能夠在課前通過視頻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并通過課前測試來提高自主學習意識。本研究中學員對可汗模式教學具有極高的認可度,在課程內容、課堂互動、導師技巧、學習興趣的評價上均顯著高于傳統教學[12],與其他學者研究無異。
在職教學的效果是影響醫(yī)護人員工作能力的一個重要基礎,可汗模式充分利用了現代化通訊和網絡技術,利用視頻的形式為學生課前學習提供了條件,在這個基礎上,還可將可汗模式進行拓展,利用微信、QQ 群等信息交流平臺建立在線教學組群,學生完全可以在網絡溝通中完成學習。盡管這種溝通交流方式存在延時性和隨意性,尚無法作為規(guī)范教學模式進行應用。但可汗模式這種翻轉課堂的形式為在職教學提供了新的方向,線上和線下的結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節(jié)省學習時間,尤其是在技能類培訓中,尤其是CPR 這類需要普及的急救技術,怎樣做到快速普及同時兼顧質量,可汗教學模式提出了值得參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