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燕 劉加平
四川省德昌縣第一完全小學
閱讀教學的過程,其實就是老師和學生共同配合的過程,只有老師單獨的行動是完全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動腦能力,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愛好,讓學生擁有一種積極活躍的思維模式,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是很有必要的。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應該更多的讓學生閱讀,體會其中的內涵,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給學生看各種有關的視頻,深入體會,從中看出自己的不足,彌補不足,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學過程中,善于選擇恰當的鑰匙,不斷抓緊學生思維的“發(fā)條”,使其更有效的轉動起來,不斷開啟學生思維的門扉,引導他們發(fā)揮聰明才智。
一位名人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fā)現,因為這種發(fā)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性質和聯系。我們現在所“讀”的正是閱讀教學的根本,語文老師的課堂教學都應“以讀為本”體現出來。作為一個小學生,如果沒有充分的閱讀能力,在以后的寫作,內容理解方面都會受到很大的阻礙。所以,老師們應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小學生身上,讓他們充分的擁有讀書的機會。在平時的閱讀中,也可以以朗誦的形式,讓學生不僅可以體會到其中的意境,還能在閱讀方面得到提升。
“學了知識不運用,等于種地不播種”。每篇文章都得構思體系都是各不相同的,巧妙的寫作手法,新穎的句子成分,布局的獨具匠心,閱讀中的這些都會讓我們得到學習,從中還可以強化語言的學習和積累,并鼓勵學生將學過的優(yōu)美詞句及時恰當地運用到自己的說話當中,不斷地將說中的詞語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充實自己,擁有更好的閱讀能力。
在很多家長看來,課外閱讀并不是很好的教學方式,他們認為閑書對他們孩子的成績不會有所幫助,他們只注重孩子們的課本學習知識,忽略了學生多方面發(fā)展的興趣,從而導致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所以,家長們要轉變自身的觀念,正確認識課外閱讀,充分認識到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課外閱讀是學生閱讀素材的重要組成部分,他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寫作能力,對學生以后得發(fā)展有很大的作用。
小學生的思維總是那么活躍,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在他們的學習中,尊重老師,聽從老師的安排,在老師的教育學習中,尋找樂趣,從產生學習的動力。在閱讀的同時,既拓展了思維能力,又激發(fā)了想象力,但,不少老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沒有足夠的重視,使其得不到培養(yǎng),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是培養(yǎng)學生在初學階段,對于事物的初步的分析、全面、對比、概括都進行了解,對于一些簡單問題的判斷、推理,逐步變得井然有序,在教學的過程中,多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培養(yǎng)。
每個階段的我們都會有所不同,有不一樣的目標。而小學階段,一個剛開始的接受教育的時期,很重要,不僅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更是一個孩子以后發(fā)展的基本大方向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和語言能力及思維的開闊都有所幫助,這些都是讓學生培養(yǎng)閱讀的基本方法和途徑。同時,小學語文老師應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重視學生學習方面的問題,如基本的識字能力,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各個方面,從而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升,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也得到了改善。
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中,老師采用各種形式的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的寫作能力,長時間的積累,從而得到閱讀的提升。而小學正處于各方面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提高語言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有不可估量的運用,因此,每一位老師,都應對學生負責,提高每一堂閱讀教學的課程,豐富教學形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