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作為商品的圖書的道德性

        2019-11-13 00:37:19于殿利
        現(xiàn)代出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圖書人類

        ◎ 于殿利

        在時下的出版產(chǎn)業(yè)和學術界,“圖書是一種商品”這樣的論斷應該不會引起太大的爭議,然而回溯到20世紀90年代,說“圖書是一種特殊商品”都需要勇氣。圖書確實是商品,因為它具有商品的一般屬性,即與其他商品一樣,都可以且必須以貨幣作為交換媒介實現(xiàn)買賣或交易。作為商品的圖書也確實具有特殊性,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出版產(chǎn)業(yè)的特殊屬性。這種特殊性必須為我們這些出版工作者所牢記,否則就有違背出版產(chǎn)業(yè)規(guī)律,把出版業(yè)帶入歧途的風險。

        商品因人的需求而產(chǎn)生,確切地說,人類需求的不是商品的物質形態(tài)本身,而是商品所具有的效用,各類商品的各種效用促進著人類軀體的發(fā)育和精神的成長,促進著社會和文明的進步,這就是商品道德性的根本體現(xiàn)。一切商品對個人成長有益,對人類進化有益,一方面要求產(chǎn)品本身的效用有益,另一方面要求生產(chǎn)或制造產(chǎn)品的方法至少無害,也就是說產(chǎn)生積極的社會效果,這是其存在和允許在社會上流通的前提。用出版行業(yè)的術語來表達就是,對任何商品而言,其“社會效益”都是其得以生產(chǎn)的前提。所謂的經(jīng)濟效益,是結果而不是目的,它因社會效益而存在,且為社會效益而存在。在這方面,作為商品的圖書,并沒有什么特殊性而言,也就是說,圖書也必須符合商品的普遍特性即道德性。圖書作為商品確有其特殊性,它的特殊性體現(xiàn)為產(chǎn)品功能與社會效益的統(tǒng)一,換句話說,圖書產(chǎn)品的功能和使用價值直接影響人、塑造人,影響社會精神與風尚;而一把水果刀的功能和使用價值僅僅在于削水果,并不直接塑造人的靈魂,并不直接影響社會風尚。因此,也可以說,圖書作為商品的特殊性便是它的突出的道德性體現(xiàn),它為人類的道德進步而生,也為人類的道德進步而存在。作為讀者和一般受眾,了解和理解圖書作為商品的特殊性,對于如何正確地選擇和使用這種商品,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圖書商品的特殊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其特殊的產(chǎn)品屬性即使用價值上,圖書產(chǎn)品的使用價值直接作用于讀者。正因如此,在學術上深刻、系統(tǒng)地理解和闡釋圖書商品的這種特殊性,對于國家制定相應的出版產(chǎn)業(yè)政策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商品的道德性與企業(yè)的使命

        商品是因人的需求而生的,是應人的需求而被制造出來的,因此,它天生就具有人性的特征,具有滿足人類正常和健康需求,促進人類身體和人性健康發(fā)展的特征。人類有其優(yōu)點,也有弱點,人性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人類生產(chǎn)和制造的商品,以及雖生自天然但用于買賣的商品,必須適應人類正常、健康的需求,必須促進人性積極方面的發(fā)展與進化。商品的這一人性特征,使其必然具有道德性,這是命令,是規(guī)定,是人類這一物種必須具有的天然命令與規(guī)定,否則人將不人。商品的人性和道德性特征在人類的另一制度設計的光照下,得到了更為明確的肯定和彰顯。這一制度設計便是,人類只允許對人身體有益,對促進人類健康福祉有益的東西成為商品,在市場上自由買賣、自由流通;而對人身體有害,對人類的健康福祉有害的東西,則禁止自由買賣、自由流通。這是由于人們認識到,人類遠不是完美的,人類是有缺陷的動物,人性是有弱點的,所謂自由的商品交換,也需要加以限制。

        當今世界,受禁商品或服務(也是一種形式的商品)依受禁的程度和禁售范圍至少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其一是全世界各個國家都禁止銷售的商品,即全球公認的公害物品,例如毒品等;其二是由于對其危害的理解不同,有的國家禁止而有的國家不禁止,在有的國家和地區(qū)甚至還發(fā)展出產(chǎn)業(yè)的,例如博彩業(yè)等;其三,針對其危害人群的差異,有的國家做出了禁售規(guī)定,而有的國家則沒有,例如酒和網(wǎng)吧,有的國家有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銷售烈性酒,有的國家則明確規(guī)定,網(wǎng)吧服務不得向未成年人開放;其四,有的商品既可以用于對人類有益的方面,也可以用于有害的方面,如何禁止或如何管理,各個國家各有其法,其差異固然有理解方面的原因,還可以追溯到文化差異或文化傳統(tǒng)根源不同。有的國家可以自由地買賣、持有刀具、槍支等武器,有的國家則將其列為國家管控商品;其五,有的商品,例如煙草,對于其危害性沒有得到科學的認定,或者說,沒有得到普遍的認同,而該商品又受到許多人的喜愛,甚至成為一種讓很多人離不開的生活方式,不同國家也給出了不同的態(tài)度。比如,雖然在法律上不便禁止生產(chǎn)和銷售香煙,有的國家在銷售和推廣方面提出了條件性和要求性的法律約束,要求生產(chǎn)企業(yè)必須在商品的外包裝上印上“吸煙有害健康”的明確標識,任何媒體不得為香煙產(chǎn)品做廣告等。在整個人類文明發(fā)展史上,我們還應注意到另外一種現(xiàn)象,即在歷史上有的時期被禁止的商品,在后來的歷史時期可能變得開放,而在后來的歷史時期,此前未被禁止的商品可能被列入禁產(chǎn)和禁售名單。綜上可以看出,除了全人類公禁的商品之外,其他受禁止、管控和管理的商品,其特征和成因呈現(xiàn)出了一定的差異性,這些差異主要由國家或地區(qū)性差異、使用人群差異、歷史時間差異和宗教文化傳統(tǒng)差異等所導致。說到底,這也是對于“道德”的概念和認知的差異性導致的結果,依然是商品的道德性的一種體現(xiàn)。

        商品的人性和道德性特征,從根本上規(guī)定了生產(chǎn)和銷售商品的企業(yè)的使命,即企業(yè)的使命不是為了賺錢,企業(yè)不能把賺錢設定為自己的目的,企業(yè)的使命只能是以產(chǎn)品的方式,以生產(chǎn)和銷售產(chǎn)品的方式滿足和促進人類的物質生存需求和精神進化需求,這是極其崇高的事業(yè)和職責。正是在不斷滿足和促進人類日益提高的物質和精神需求的過程中,企業(y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創(chuàng)造著人類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或者說,規(guī)定著人類進化和文明演進的軌跡和方式。如果說,需求是人類進化和文明演進的原始驅動力的話,那么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和滿足需求的企業(yè)就是人類后天發(fā)明的文明發(fā)動機,企業(yè)這一人類社會重要的發(fā)動機,擔負著商品經(jīng)濟運行的職責,成為商品經(jīng)濟正常運行的根本性保障,而商品經(jīng)濟則是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演進的根本方式。人類的生產(chǎn)與生活就是沿著需求與滿足需求、生產(chǎn)與消費、發(fā)明與創(chuàng)造,以及以上過程的不斷擴大與升級的循環(huán)往復道路前行。企業(yè)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創(chuàng)造著屬于自己的神話,講述著自己和社會繼承與創(chuàng)造的故事。

        企業(yè)的使命是企業(yè)存在的根本理由。企業(yè)的雛形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在公元前18世紀上半葉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tǒng)治時期(公元前1792-前1750),發(fā)布了迄今所知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漢謨拉比法典》?!稘h謨拉比法典》第99條規(guī)定:如果一個人以銀與另一人合伙,那么他們應當在神面前均分其利益。合伙經(jīng)營可以看成是最早的公司或企業(yè)的雛形,《漢謨拉比法典》為此提供了最早的法律例證,也因此成為現(xiàn)代的公司制或企業(yè)制度的源頭。如果說在古代,人們對企業(yè)和企業(yè)使命還沒有清晰的認識的話,那么在現(xiàn)代社會,對此就有較為清晰的軌跡可尋了,實際上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和企業(yè)的使命,已經(jīng)作為現(xiàn)代性的一部分,成為現(xiàn)代社會和現(xiàn)代文化最受關注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在中國,1897年商務印書館的創(chuàng)立,標志著現(xiàn)代出版和現(xiàn)代文化的興起,她為自己設定的“昌明教育 開啟民智”的使命,不僅讓自己“走上了一條有著明確的出版志愿和文化自覺的道路”,還為中國現(xiàn)代社會和現(xiàn)代企業(yè)樹立了楷模,昭示了企業(yè)存在的根本理由,警示著企業(yè)對自身責任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認識,其影響一直持續(xù)至今,商務印書館亦成為中國出版業(yè)的品牌標桿。商務印書館以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展現(xiàn)出來的現(xiàn)代意識和企業(yè)文化,也成為其保持120余年基業(yè)長青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開啟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企業(yè)和現(xiàn)代文化的西方,一個個著名企業(yè)擲地有聲的使命宣示,更是有效地注解了企業(yè)存在的理由和本質。例如,世界著名的計算機高科技公司惠普公司的使命表述為,“為人類的發(fā)展和幸福做出技術貢獻”?;萜盏膭?chuàng)始人之一大衛(wèi)·帕卡爾德(David Packard)對員工這樣講:“我想討論一下公司存在的根本緣由。換句話說,我們在這里是為了什么?我想,很多人以為,公司的存在僅僅是為了賺錢,這是錯誤的。盡管這確實是公司存在的一個重要結果,但我們要深入下去,去發(fā)現(xiàn)我們存在的真正理由。通過調查,我們最終得出這樣的結論,那就是:一群人聯(lián)合起來,并以一種機構的形式存在,我們稱之為公司;這樣他們可以完成一些由一個人完成不了的事情—為社會做出貢獻。這種說法雖然聽起來顯得陳腐過時,但它卻是根本……你可以環(huán)顧周圍(整個經(jīng)營世界),并發(fā)現(xiàn)人們好像都對賺錢感興趣,而沒有其他興趣,但其實深層的驅動力在很大程度上來自要做一些其他事情的渴望:創(chuàng)造一種產(chǎn)品,提供一種服務。概括而言,是要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边@就是所謂的“惠普之道”。

        由商品的道德性和企業(yè)的使命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任何產(chǎn)業(yè)和任何產(chǎn)品都是以滿足個人和社會的需要為前提條件的,都是以促進個人和社會發(fā)展為其首要目標的,換句話說,對于任何產(chǎn)業(yè)和任何產(chǎn)品而言,滿足社會需求或追求社會效益都是自己存在的根本理由,也自然成為其發(fā)展的原初動力。從這個意義上看,出版產(chǎn)業(yè)和圖書產(chǎn)品更加符合這一規(guī)律。也可以說,出版產(chǎn)業(yè)和圖書產(chǎn)品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并不構成出版產(chǎn)業(yè)和圖書產(chǎn)品的特殊性。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僅僅是出版產(chǎn)業(yè)和圖書產(chǎn)品符合和遵循著商業(yè)和商品的一般性規(guī)律的一個要件。

        二、圖書從知識到商品演化中的道德立場

        圖書不是從一誕生就作為商品而出現(xiàn)的,盡管在它還未出生之時,就注定有著旺盛的成為商品的需求動力,而且在一出世就已經(jīng)顯露出了這種需求。在人類文明進化史上,如果用現(xiàn)代出版理念從知識傳播角度來追本溯源,圖書成為商品大體上了經(jīng)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即口頭知識傳播階段、文本知識傳播階段和產(chǎn)品知識傳播階段。需要強調的是,無論在哪個階段,圖書都鮮明地表明了其道德立場,表現(xiàn)出了鮮明的道德性。

        相對于知識而言,圖書是較晚出現(xiàn)的,盡管它所承載的內(nèi)容屬于精神范疇,但它首先屬于人類創(chuàng)造的物質形態(tài),“書既是美輪美奐的物品,也是人類知識的載體”。在圖書這種后來成為人類偉大發(fā)明之物出現(xiàn)之前,人類的知識只能依靠口耳相傳的方式得到傳播。對人類而言,知識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生命,它是人類在地球上獲得生存機會的重要手段,人類在力量、速度等方面的天然缺陷,決定了其無法只靠這些在與其他動物及自然力的抗爭中獲得勝算。18世紀中至19世紀初的德國著名語言學家和哲學家赫爾德在研究語言的起源時,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宇宙中的萬物尤其是動物都至少有一種足以讓其生存下來的能力,他把它稱作本能,例如蜘蛛的織網(wǎng)能力、蜜蜂的筑巢能力、鳥的飛翔能力、魚的潛水能力、各種野獸所獨有的兇猛、力量、速度以及牙齒、爪子、眼睛、耳朵甚至鼻子和舌頭等具有的特殊能力等,唯獨人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平庸,“就本能的強大和可靠而言,人遠遠比不上動物”,“人赤裸裸地來到世上,他是一種缺乏本能的動物。就此看來,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人類經(jīng)驗和知識的獲得光靠一個人、一群人、一代人都遠遠不夠,處處是兇險,認識無止境,人類必須把難得的經(jīng)驗、知識和技術代代相傳,不斷積累得愈益強大,人類的生存能力才愈益強大,這是人性的天職。對此,人類的先賢們早有領悟,例如赫爾德就曾指出:“如果每個人只為自己從事發(fā)明,無謂的重復勞動就會永無止境地延續(xù)下去,進行發(fā)明的知性便被剝奪了最寶貴的特質,即生長?!睆娜祟愖罡镜纳嫘枨蟪霭l(fā),知識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手段,是全人類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積累、共同傳承,因此也必然共同享用的生存手段。知識是把人類聯(lián)結在一起的天然紐帶,知識把人類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在文字出現(xiàn)之前,人類知識的相互傳播主要依靠口耳相傳,而在這個過程中,傳播方和接受方都體現(xiàn)出了自發(fā)和自覺、積極和自愿甚至自得自樂的態(tài)度。這就是知識和知識傳播天然的道德立場,這一立場在文字出現(xiàn)之后,自然傳給了寫作文本和圖書產(chǎn)品。

        文字出現(xiàn)之后,圖書便成為人類傳播知識的主要工具和手段,寫作文本和圖書便成為承載文字的主要形式。迄今所知,人類最早的文字是蘇美爾人刻寫在泥板上的楔形文字,考古學家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楔形文字泥板文書,記載著蘇美爾人生產(chǎn)和生活的狀況。蘇美爾人記載和傳播知識主要是通過學校教育的方式進行的,公元前3000年左右,蘇美爾便出現(xiàn)了學校,到公元前第三千紀中期,學校已遍及全蘇美爾。學校被稱為“愛讀吧”(Edubba),蘇美爾語意為“泥板書屋”。在蘇美爾學校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泥板“教科書”,通過教科書可以看出課程設置大體分為基礎語言課、專業(yè)技術課和文學創(chuàng)作課。美國著名蘇美爾學家S.N.克萊默教授對蘇美爾人的教育成就作出了極高的評價,他說:“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沒有生活在公元前第三千紀早期的蘇美爾教師默默無聞的創(chuàng)造和努力,科學和知識要想取得今天這樣的輝煌成就是難以想象的;文字和知識是從蘇美爾傳向全世界的。”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出現(xiàn)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圖書館,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亞述國王亞述巴尼拔的圖書館,尤其是其中包含了許多“科學”泥板。由蘇美爾人創(chuàng)造的、經(jīng)阿卡德人發(fā)展的楔形文字體系,是比較復雜的文字體系,被稱為“秘密寶藏”,一般人很難理解和掌握,它只是被一個職業(yè)階層書吏所壟斷,蘇美爾人的學校也以培養(yǎng)書吏為主要目標,學生畢業(yè)后便走上了國家和神廟等大型機構的管理崗。學校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就是在泥板上刻寫文本,這些文本有的用作教材,有的用作學生的練習本,這些文本可能只在學校范圍內(nèi)才有用武之地,由于文字不普及而難以在社會上廣泛傳播。

        比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稍晚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為通過文本和圖書傳播知識,提供了稍微多一點兒的證據(jù),這些證據(jù)甚至能讓我們粗略地繪出圖書如何變成商品的路線草圖。國際學者們的研究表明,在荷馬生活的公元前9世紀,希臘就極可能有了文字記錄,《荷馬史詩》應該是用文字創(chuàng)作的,“很難想象,如此規(guī)模的詩作,如果不借助于書寫文本,如何可以撰成”,“理性的考據(jù)必然得出以下結論:《伊利亞特》和《奧德賽》是以文字書寫的形式撰作的,而且有為其抄寫的副本以便游吟者記誦同時控制其訛變”。文本的出現(xiàn),并不意味著知識通過文本銷售來傳播,這時的知識主要還是通過吟誦或朗讀的方式來傳播,一方面因為找人抄寫副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有很多抄本用于銷售;另一方面因為當時社會的識字率很低,沒有很多人能夠讀得懂文本。這時期出現(xiàn)了“專業(yè)背誦者”,一般大眾是通過“專業(yè)背誦者”的講述來獲取知識的。在古希臘,通過口頭講述來傳播知識的傳統(tǒng)一直持續(xù)到柏拉圖(公元前427—前347年)和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時代。被譽為西方“史學之父”的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前425年)的名篇《歷史》(《希臘波斯戰(zhàn)爭史》),最初也主要是通過口頭傳誦來傳播的。希羅多德的《歷史》不僅文筆優(yōu)美,而且充滿了故事性,或者說全書就是由一個個故事構成的,似乎就是專門供口頭傳誦用的。英國著名古典學家N.G.L.哈蒙德指出:“希羅多德在編織他的‘故事’成為歷史巨著方面也大大超過他的前輩。他的流暢的散文甚至經(jīng)過翻譯后也不失其難以比擬的透徹與迷人,這是最適于高聲朗讀的長篇故事文體。他把他涉獵的范圍擴至人類記憶之所及和已知世界的邊緣,他撰寫了自己搜尋所得的‘故事’,也采用了前輩所寫的有關個別地區(qū)的‘故事’?!备鶕?jù)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前445年,希羅多德曾在雅典朗誦自己的這部作品。

        在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時代之前,圖書生產(chǎn)可能就已經(jīng)存在了,畢竟從文本到圖書僅有一步之遙,它們的密切程度有時甚至讓人很難對兩者作出區(qū)分。但希臘人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和圖書館的設立與普及,卻要從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時代開始。亞里士多德是古代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一生著述頗豐,“他的偉大編纂,無論是關于物理科學,還是關于政治建構,如果沒有一批可供參考的藏書,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他的實踐,樹立了一個樣板,其門人弟子如狄奧弗拉斯圖和美儂等繼其踵武,深刻地影響了希臘文學史的進程??梢院敛豢鋸埖卣f,正是有了亞里士多德,希臘世界才由口頭演示過渡到閱讀的習慣”。但是如果要說到這一時期的圖書市場情況,或者說圖書作為商品的市場表現(xiàn),還沒有足夠的材料。研究者指出,“公元前五世紀末至公元前四世紀初,圖書在雅典大量存在,價廉易得。閱讀的習慣正在發(fā)育中,但還沒有非常牢固地建立”。沒有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社會,就意味著不可能有大的市場,而一個社會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對古代社會閱讀的主客觀條件都形成了重要的制約。盡管古希臘關于文本和圖書傳播的資料十分有限,但我們還是能夠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線索,即通過文本的口頭傳播,對聽眾和大眾也是免費的,無論是作者還是吟誦者和講述者,并不以盈利為目的。

        三、圖書商品及其道德性變異

        所謂的商品經(jīng)濟規(guī)律最主要的是供給與需求的規(guī)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市場規(guī)律。當圖書成為商品時,它表現(xiàn)出來的供給和需求規(guī)律主要并不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關系方面,也就是說,作為主要供給方的創(chuàng)作者,其訴求并不在經(jīng)濟回報方面。在作者和讀者的經(jīng)濟關系方面,我們看到的恰恰是生產(chǎn)者和顧客之間相反的經(jīng)濟關系。人是思想性動物,人具有表達和傳播思想的愿望與需求,思想可以很好地顯示其存在、價值和地位,人不是生而知之的,因此人必然具有學習和吸收他人思想的愿望與需求。費希特在《論學者的使命人的使命》中談到,人作為自由理性的生物相互之間有兩個意向:“首先是傳授文化的意向,即用我們受到良好的教育的方面來教育某個人的意向,盡可能使任何別人同我們自己、同我們之內(nèi)更好的自我拉平的意向;其次是接受文化的意向,即從每個人身上用他受到良好教育,而我們卻很欠缺修養(yǎng)的方面來教育我們的意向?!庇行枨缶陀惺袌?,通常意義上的需求指的是購買需求,也就是購買方的需求,但圖書成為商品的需求動力最初不是來自購買方,而是來自作者或創(chuàng)造方,具體來說就是作者的表達和傳播需求把圖書向著商品的方向一步步地推進。這是圖書這種商品的第一個特殊之處。另外的推手就是書商,書商在把圖書變成為商品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人類的知識傳播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同時也正是書商,使圖書這種道德的商品產(chǎn)生了變異。在圖書成為商品及產(chǎn)生變異這方面,古羅馬人的歷史記載給予了我們一些珍貴的線索。

        古羅馬人對詩歌和演講的喜愛,與希臘人是一脈相承的,這種喜愛成為拉丁文學取得輝煌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則在于其文學傳播的方式—公眾朗讀,公眾朗讀幾乎貫穿了整個羅馬帝國時期,雖然不同時期的熱鬧程度不一??梢哉f,奧古斯都統(tǒng)治時期(公元前28—公元14年)拉丁文學的“黃金時代”和尼祿統(tǒng)治時期(公元54—68年)的“第二個黃金時代”,都與公眾朗讀的興盛有直接的關系?!肮娎首x從一出現(xiàn)起就引起了羅馬知識分子對它長期的迷戀,從而取代了文學作品的其他傳播形式”,“有文化的羅馬人都成了寫作狂,他們非常樂于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稱贊,這也是對共和國時代父輩和先輩們演說成功的一種補償”,“皇帝也不覺得自己當一名聽眾會有失身份:奧古斯都把真心、耐心地參加一次朗誦會看作自己的義務;人們?yōu)橹Z亞努斯的才華發(fā)出的陣陣歡呼聲吸引了克勞狄,這位皇帝在朗誦會即將結束時忽然到場”。拉丁文學的兩個“黃金時代”,是與羅馬皇帝的支持密不可分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盡管大眾朗讀對拉丁文學的繁榮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仍然不能從市場或顧客的角度來理解其長久流行的原因,因為市場上并沒有這樣強勁的需求,聽眾往往需要作者自己去找,甚至花錢去雇人來聽。據(jù)塔西佗在《演說家的對話》中記載,“巴緒斯(Bassus)用了整整一年時間加工潤色一部作品,經(jīng)過卑躬屈膝的請求,終于有人同意聽他朗誦自己的作品,但代價太大了,巴緒斯得租一塊地建成教堂,還要租凳子、分發(fā)講義”。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倒是存在一種市場,是被顛倒了的市場,據(jù)古羅馬作家小普林尼(約公元61—約113年)記載,專門有人花錢從這種市場上雇人來鼓掌,羅馬人把這種人稱為“靠喝彩吃飯的人”,也就是以為人鼓掌謀生的人。小普林尼還說到了自己的兩個剛剛17歲的小奴隸,為了3個古羅馬銀幣的報酬加入了朱利大教堂“靠喝彩吃飯的人”的行列。

        在這種情況下,拉丁作家很難享有現(xiàn)代作者的稿酬收益,“古代人也很難設想從精神創(chuàng)作中謀取利益”。非但如此,公眾朗讀在古羅馬純屬于“公益事業(yè)”,古羅馬的作家甚至還要倒貼錢。人們不愿意付費聽書,可能有經(jīng)濟原因,但還有更為重要的社會觀念方面的原因。古羅馬著名政治家加圖說:“詩人這個職業(yè),從前不受尊重;如果有人從事這種職業(yè)或沉湎于宴會,人便稱他為游手好閑者?!痹诤髞淼牧_馬共和國時期,“社會把歌詠家和詩人與跳繩人和丑角等量齊觀”,“若有人為金錢的緣故,不戴面具,徑直現(xiàn)身舞臺,就被認為無恥之尤”,甚而至于,“司風俗的官吏常宣布這類人不能服役于市民軍,或在市民大會里投票”,“而且一切市內(nèi)長官對于任何伶人都依法有權隨時隨地施以體罰和拘禁”。既然沒有經(jīng)濟利益的驅動,是什么東西讓羅馬有文化的人那么熱衷于寫作和朗誦呢?這便只能從精神方面去尋找動力,而這種動力也確實存在。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說:“人顯然是為思想而生的;這就是他全部的尊嚴和他全部的優(yōu)越性;并且他全部的義務就是要像他所應該地那樣去思想。”帕斯卡爾還說,人是要追求幸福的,人要追求幸福,“他就必須使自己不朽”,然而人的軀體又不可能不朽,人就只能追求精神不朽,文字和圖書能讓人的思想世代相傳,達到精神或靈魂不朽。古羅馬的拉丁作家明顯地表現(xiàn)出了這種精神追求的傾向,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對公眾朗誦自己的作品或詩篇,就是要贏得在公眾和社會中的聲譽,讓自己聲名遠播。出身貧寒的詩人馬提雅爾對一位富人這樣說道:“我承認我是而且一直都是個窮人,但全世界的人都在讀我的作品,人們一看見我就會說:‘就是他!’你是不可能變成我這樣的人的,而你那種人卻是任何人都可以的?!瘪R提雅爾說自己的詩“享譽全世界”,自己的名字“在受羅馬影響的所有城市和國家”都鼎鼎有名。“這種說法符合事實,馬提雅爾的聲譽的確超過議員、騎士、知識分子等這些羅馬上流社會的主要成員。馬提雅爾提到過一個路過巴黎的外國人,他向作家索要詩作想帶回國,詩人這樣說起那些他從未謀面的讀者:‘我的詩歌不光是讓羅馬人高興的,我的書也不是專門寫給無所事事的聽眾的。在國境附近寒冷的熱特地區(qū),我的作品被反復閱讀,有人說,布列塔尼人還在背誦我的詩呢?!本窕貓罂赡茏銐蛄?,那么在經(jīng)濟方面,羅馬作家們靠什么過活呢?出身富貴的作家靠自身的家財過活,出身貧寒的作家依靠資助過活,資助人和作家之間形成了保護人和門客一樣的關系。在奧古斯都和尼祿的兩個拉丁文學“黃金時期”,同時也是文學資助的黃金時期,賀拉斯、維吉爾、蘇埃托尼烏斯和馬提雅爾等都是依靠資助進行創(chuàng)作的,最為著名的拉丁文學巨匠賀拉斯和維吉爾,“這兩位作家文學創(chuàng)作的數(shù)量是和慷慨的資助人的幫助緊密相關的”。

        不管在口耳相傳的圖書傳播方式下,聽眾是被動還是主動,作家們聲名遠播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精神動力讓他們發(fā)現(xiàn)了新的傳播作品的方法,那就是作家讓奴隸或友人幫助抄寫原本,然后把抄好的副本送給作家認為值得送的人,包括在羅馬和在羅馬以外做官的友人,羅馬皇帝也有一份自己愿意接受其贈書的作家名單。實際上,羅馬人贈書的傳統(tǒng)在共和國時期就開始了,贈書不僅是友誼和尊重的表示,而且“作家將自己的作品送到各類有文化的人士手中,大大促進了共有文化的形成,這對于由不同民族構成的羅馬帝國的團結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由于有傳播的需求,作家自己找人抄寫畢竟有很大的局限,便出現(xiàn)了職業(yè)抄寫書商,他們雇人抄寫然后銷售,并出現(xiàn)了幾代人從事抄書、賣書行業(yè)的書商世家。盡管拉丁作家們對通過書店銷售自己作品的方法并不以為然,“因為這種商業(yè)行為有悖于文學藝術作品‘無償提供’的觀念”,但這種傳播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書店迅速發(fā)展起來。羅馬的書店集中在熱鬧繁華的地區(qū),街邊的地攤兒也可以賣書,還出現(xiàn)了在門店張貼廣告宣傳的現(xiàn)象。在意大利和外省的書店,生意也很興隆,形成了羅馬和亞歷山大城兩個大的“書都”?!皶昀锏臅鴥r格相對較高,一本做工精致、大紅封面、配有插圖的豪華書的價格是20個古羅馬銀幣,最普通的書價值4個古羅馬銀幣。當時每畝小麥的平均價格是2到4個古羅馬銀幣,這樣算下來一本普通版本書的價錢大概是一個平民一周的口糧,而一本豪華版本的書則是他們一個月的口糧了?!弊髡咴搴团f版書,往往價格就高得驚人了。作家們?yōu)樽约鹤髌返膫鞑ザ吲d,書商們則為賣書賺錢而高興。致富的書商也會向作者支付稿酬,但據(jù)馬提雅爾說,他所獲得的稿酬與書商獲得的利潤相比,實在是太微薄了。原則上,書商要征得作者同意才能制作和銷售圖書,但未經(jīng)作者同意的情況較為普遍。另外,把著名作者的作品改為自己署名,以及盜用著名作者名義進行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和銷售的情況,也并不少見??梢哉f,當圖書成為商品之時,圖書商品特性的變異就隨之發(fā)生了,一直延續(xù)到今天。

        四、圖書商品的管理特征

        圖書商品的道德性體現(xiàn)在其獨特的價值功能方面,圖書商品的價值功能本身就表現(xiàn)為社會效益。圖書商品的社會效益簡單來說就在于養(yǎng)德,它從傳播知識開始,同時培養(yǎng)技藝和德性,讓人知書而后達理。讀書養(yǎng)個人之德,養(yǎng)社會之德,養(yǎng)民族、國家之德。誠如中國紀傳體史學的開創(chuàng)者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所說:“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堯舜之盛,《尚書》載之,禮樂作焉。湯武之隆,詩人歌之?!洞呵铩凡缮瀑H惡,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獨刺譏而已也?!彼€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鬃幼浜笾劣诮裎灏贇q,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他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他撰寫《史記》,就是要彰顯《易傳》和《春秋》等經(jīng)典著作的本意,使后人更好地立身行事,有益于世。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文研究秉持這一觀點,即知識是一種德性,使得人們凝聚于‘社會’中,培養(yǎng)人們的同情心,通過教育使人文明”。18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和語言學家孔狄亞克說:“各種語言都表現(xiàn)著操這種語言的民族的性格?!币簿褪钦f,一個民族和國家的語言文字成果塑造和反映著其國民特性、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椎襾喛嗣鞔_指出:“語言就是每一民族的性格和特點的一幅真實寫照。在這幅寫照里,人們可以看到想象是怎樣按照偏見和熱情把觀念結合起來的;在這幅寫照里,人們也可以看到,在每一個民族中,自然形成一種各不相同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差異隨著民族與民族之間交往接觸愈少而相應地愈多?!辫b于匯集內(nèi)容、傳遞思想、塑造精神的圖書這種特殊的價值功能,古往今來各個國家重視圖書都比重視其他商品尤甚,很多國家還把圖書和圖書內(nèi)容納入國家管理范疇。

        如前所述,一般商品具有道德性,圖書商品的功能價值本身就昭然了商品的道德性。然而道德是一種觀念范疇,不同的個人、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以及不同的歷史時期,道德觀念都會表現(xiàn)出差異性,對哪怕是同一本書所承載的內(nèi)容也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解讀,對其“社會效益”也會有不同的判斷。因此,對圖書內(nèi)容思想性和“社會效益”的把控,便成為古往今來任何社會和國家必須為之的事業(yè)。由于道德觀念的差異,圖書商品功能價值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不同圖書乃至同一部圖書在不同的時空和不同的人群中,呈現(xiàn)出了跌宕起伏的命運悲歡圖景。對于違背人類道德原則的一般性產(chǎn)品,人類通過制度設計對其生產(chǎn)和流通進行了禁止、限制和管理,這種制度設計同樣適合于圖書這種特殊商品??v觀人類知識和思想傳播史,我們也可以看出圖書商品的管理層次。其一是各個國家都嚴格禁止的內(nèi)容,包括宣揚暴力、色情、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等;其二是各自國家嚴格禁止的內(nèi)容,包括危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泄露國家機密,以及破壞民族團結等;其三是不同國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加以禁止的內(nèi)容,例如違背社會習俗、風俗和禮俗等;其四是不同國家根據(jù)各自不同的情況,規(guī)定需要嚴格管理的內(nèi)容。根據(jù)內(nèi)容的性質和用途,圖書產(chǎn)品分為公開發(fā)行和內(nèi)部發(fā)行,以及全球發(fā)行和國內(nèi)發(fā)行等出版方式??梢哉f,從圖書作為商品出現(xiàn)的那一天起,圖書生產(chǎn)和銷售的市場管理實踐就開始了,一直持續(xù)至今,而且必將持續(xù)下去。歷史留下的很多典型性案例資料,至今仍然具有啟發(fā)意義。

        早在口耳相傳時代,對知識和內(nèi)容的傳播,就被納入了行政管理范圍。在這方面,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古希臘人最著名的案例,來自于他們最偉大的智者之一蘇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之死,這件事至今都成為人類之痛,而且將成為永遠之痛。蘇格拉底被號稱當時世界最自由、最民主的雅典國家法庭判處并執(zhí)行死刑,罪名之一是瀆神,證據(jù)是“他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諸神而且還引進了新神”。罪名之二是毒害雅典青年,敗壞雅典青年的思想,在這方面有很多證據(jù),諸如,蘇格拉底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公共場所,“他在早晨總往那里去散步并進行體育鍛煉;當市場上人多起來的時候,總可以看到他在那里;在別的時候,凡是有人多的地方,多半他也會在那里;他常做演講,凡喜歡的人都可以自由地聽”。另外的指控是,蘇格拉底在公共場合的演講和在私下里教授學生,傳遞和灌輸?shù)乃枷雽η嗄晔怯泻Φ?,例如“他堅持認為,個人對于任何人類權威或法庭強制他走自己認為錯誤的途徑,應不惜任何代價拒不服從”,他斷言“個人的良心是至高無上的,是超越人類法律的”。指控他的人說:“他的的確確使得那些和他交往的人們輕視現(xiàn)行的律法,因為他說,‘用豆子拈鬮的辦法來選舉國家的領導人是非常愚蠢的,沒有人愿意用豆子拈鬮的辦法來雇用一個舵手,或建筑師,或奏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業(yè)的人,而在這些事上如果做錯了的話,其危害是要比在管理國務方面發(fā)生錯誤輕得多’?!笨卦V說,“這一類言論激起了青年人對于現(xiàn)有的政府形式的不滿,并使他們趨向于采取暴力行為”。對蘇格拉底指控的另一個證據(jù),就更加有趣,內(nèi)容是他經(jīng)常朗誦《荷馬史詩》中一段篇章,講述奧德修斯如何在“遇到一個王爺或知名人物的時候,他就彬彬有禮地走到他跟前,站在旁邊,勸阻他道:‘先生,對您像對懦夫那樣用威嚇的口氣是不妥當?shù)?。請您自己先坐下來,然后再讓別的老百姓也坐下來吧。’……但在另一方面,當他見到一個普通人在吵嚷的時候,他就用杖打他并大聲申訴他說,‘你這個家伙,安安靜靜地坐下來,聽聽別人的勸告吧,他們比你強多了,不像你這個懦夫和弱者,無論是在戰(zhàn)場作戰(zhàn),或是出謀獻策,都不中用’?!笨卦V者這樣說:“蘇格拉底經(jīng)常把這節(jié)詩解釋成好像詩人的意思是贊成責打普通人民和勞動者?!倍鴮嶋H上,“他所說的乃是那些既不能以言語又不能以行動對人有所裨益的人,不能夠在必要時為軍隊、國家或人民服務的人,如果在無能之外,他們還傲慢不恭,就應當受到阻止,盡管他們非常富有”。

        在羅馬帝國時期,拉丁文學第二個“黃金時代”提供了另一個有意義的案例。根據(jù)塔西佗的記載,公元62年,行政長官安提司提烏斯寫了一些誹謗尼祿皇帝的詩篇,并且當他在歐司托里烏斯·司卡普拉家中晚餐時,又曾在很多參加晚餐的人們面前朗誦過。因此,他遭到了元老科蘇提亞努斯·卡皮托的控訴,卡皮托控訴他犯了大逆不道罪。當選執(zhí)政官建議免去他的行政長官職務,并依古法斬首,有元老替他求情說:“過去許多不同的法律規(guī)定了各種懲罰辦法,根據(jù)這些法律所作的判決既可以使審判官們不致蒙受殘暴之名,又可以使時代不致蒙受恥辱之名。老實講,如果沒收他的財產(chǎn)并把他放逐到一個島上去,他帶著罪名生活得越是長久,他個人的痛苦便越會加深,而且人們還能夠從他身上看到國家對他的寬大這樣一個崇高的范例?!边@個沒收財產(chǎn)、放逐海島的提議,得到了多數(shù)元老的贊同,獲得了元老院的通過。塔西佗記載說:“不過執(zhí)政官不敢正式公布元老院的決定,因此他寫信給皇帝,向他陳述了元老院會議的意見。尼祿的情緒起初是有些害羞,又有些憤怒,但他終于回了一封信說,‘安提司提烏斯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就無緣無故地對皇帝講出了最不能容忍的侮辱言詞。元老院應當對這些嚴重的侮辱罪行給予相應的懲處。元老院理應規(guī)定一項同罪行的嚴重性相適應的懲處。雖然如此,既然他曾建議他們不要作出過分嚴厲的決定,因此他就不想干預他們的寬大措施。他們愿意怎樣決定就怎樣決定吧。他們甚至有把他赦免的自由’?!苯Y果,安提司提烏斯不可能不受到任何處罰,但他以被沒收財產(chǎn)并放逐海島而保住了性命。關于圖書管理的典型案例,還可以舉出很多,比如哥白尼、布魯諾和伽利略等驚世駭俗的巨著及其作者本人的遭遇,揭示了新知識新思想傳播的艱巨性,喬伊斯的《尤利西斯》極具戲劇性的命運,則深刻地揭示了圖書管理的復雜性。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有一句名言:“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眻D書的道德作用是如此之大,使得有史以來的社會組織和社會治理都高度重視它的制造和流通,努力將其引向有益于人類文明進步的發(fā)展途徑。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過去幾十年間,中國和國際社會發(fā)生了滄海桑田般的巨大變化,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階段。在這樣的歷史時期,認清圖書商品的實質,把握圖書商品的規(guī)律,不忘出版人“昌明教育 開啟民智”的初心,做好出版和文化工作,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注釋:

        ①林志純.世界通史資料選輯(上古部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81.

        ②范軍,何國梅.商務印書館企業(yè)制度研究(1897-1949)[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

        ③[32]芬克爾斯坦阿,麥克利里.書史導論 [M].何朝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24,97.

        ④⑤⑥赫爾德.論語言的起源[M].姚小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20,83,118.

        ⑦SAMUEL N K.The Sumerians,Their History,Culture and Characte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3:229.

        ⑧⑨[12][13]凱尼恩.古希臘羅馬的圖書與讀者[M].蘇杰,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39,43,54,54.

        ⑩[11]哈蒙德.希臘史(下冊)[M].朱龍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532,534.

        [14]費希特.論學者的使命 人的使命[M].梁志學,沈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28.

        [15][16][17][18][19][24][25][26][27][28][29]薩雷斯.古羅馬人的閱讀[M].張平,韓梅,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79,67,68,69,65,96-97,122-123,92,119,113,126-127.

        [20][21]蒙森.羅馬史(第一冊)[M].李稼年,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485.

        [22][23]帕斯卡爾.思想錄[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82,90.

        [30][31]司馬遷.史記(第十冊)·太史公自序[M].北京:中華書局,1982:3299,3296.

        [33][34]孔狄亞克.人類知識起源論[M].洪潔求,洪丕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259,272.

        [35][36][38][39][40][41]色諾芬.回憶蘇格拉底[M].吳永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1,4,8,20-21,21,21.

        [37]伯里.思想自由史[M].周穎如,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17.

        [42][43]塔西佗.編年史(下冊)[M].王以鑄,崔妙因,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545-546,546.

        [44]羅素.西方哲學史(上卷)[M].何兆武,李約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11.

        猜你喜歡
        圖書人類
        顫抖吧,人類
        哈哈畫報(2022年4期)2022-04-19 11:11:50
        無障礙圖書聯(lián)盟
        人類能否一覺到未來?
        人類會成長起來嗎?
        英語文摘(2021年2期)2021-07-22 07:56:54
        圖書推薦
        南風(2020年22期)2020-09-15 07:47:08
        人類第一殺手
        好孩子畫報(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1100億個人類的清明
        歡迎來到圖書借閱角
        班里有個圖書角
        圖書推介
        亚洲精品午夜精品国产| 亚洲色国产欧美日韩|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性啪啪无码AV天堂| 国产成人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免费APP|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无东京热|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毛片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老熟女乱一区二区|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最近在线更新8中文字幕免费| 色综合天天网| 韩国一级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自拍在线视频观看| 日韩午夜理论免费tv影院| 97精品人人妻人人| 亚洲有码转帖|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 大陆啪啪福利视频| 熟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婷婷片|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av午夜福利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67194熟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爱国产免费久久| 女主播啪啪大秀免费观看|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五码人妻少妇久久五码| 24小时免费在线观看av|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奥田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av麻豆不卡 |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国产精品农村妇女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