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
安徽省亳州市渦陽縣第七小學
“合作學習”已走進當今課堂。合作學習是針對教學條件下學習的組織活動形式而言的,相對的是“個體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jīng)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有明確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積極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使所有學生能進行有效地溝通,建立并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決組內(nèi)沖突。讓學生在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象創(chuàng)造,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yǎng)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合作學習,是體現(xiàn)一個團體的合作能力,可讓學生明白團結(jié)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學習首先一定要合理地分組。一般而言,合作學習小組4 人最合適,最好遵循“就近原則”選擇小組成員。如果是年紀較小的學生,則可兩人一組,即同桌合作。合理建組便于成員合作,同時可以激發(fā)各組間的競爭,這樣易于形成和諧的學習氣氛,同學們之間可以強弱互補,共同進步。建組應注意優(yōu)、中、差生之間的組合和學生之間的性格、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與身高等各種外在因素的互補,同時需遵循“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原則。在小組分配完成后,要進行民主推薦,選出各個小組的組長,并依照性格特點分配組內(nèi)其他成員的負責要點與任務,這樣的分配保證每個成員都能發(fā)揮自己最佳狀態(tài),使任務快速圓滿完成。在每個成員完成各自的任務后,應讓他們嘗試另一個角色中的工作,使他們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得到更多的經(jīng)驗。例如,在講授“小小的商店”這一章節(jié)中,教師可以在班級內(nèi)開起“小商店”,學生的各種小玩具、文具等均為商店里的物品,而學生則扮演顧客、店長、店員、收銀員等各種用角色,此時教師需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如分為顧客組、收銀員組、店員組等。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如果不分組或分組不科學,則可易產(chǎn)生混亂的局面,降低合作學習效率。
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愉快的合作。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心情舒暢的狀態(tài)下學習工作,才能思路開闊,思維活躍;而在情緒低落時,思路狹窄,思維遲鈍。同樣,學生也只有在寬松、和諧、自主的環(huán)境中學習,才能敢想、敢說、敢做、敢懷疑、敢標新立異。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無拘無束地展開討論,必須轉(zhuǎn)變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建立平等和諧、民主友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教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就要因題而異,通過巧妙的誘導,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新教材編輯了大量的情境教學內(nèi)容,圖畫精美、生動細膩,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為我們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寬松愉快的合作氛圍提供了生動有趣的素材??傊?,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寬松愉快的合作氛圍,可以將數(shù)學知識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學生樂于接受。并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便能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組合作學習中去,從而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課堂練習是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今天,具有不定性、探索性的開放性練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采用。而運用小組合作進行開放性練習,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給他們以較大的思維空間,使他們樂于交流,從而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天地。
在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很快掌握了新知,有的學生一知半解,這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練習,讓每個學生發(fā)表見解,相互啟迪,實現(xiàn)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開展合作練習的初始階段,學生的討論的合作意識可能不強,這時教師可以加強指導,并安排特定的時間,有意識培養(yǎng)他們合作練習的意識,實施新課程以后,可以把教材安排的討論題,作為合作練習的素材,這樣,既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學到別人的好思維,好方法。更有利于學生表達觀點,發(fā)揮想象,互相啟發(fā),共同發(fā)展。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建議與鼓勵都是至關重要的,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更應慎重考慮才可以說出每一句評語。教師要做到這樣,首先要將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進行有機結(jié)合,既要注重個人評價,又要注重小組評價,肯定個人在小組合作中的重要性,對學生之間出現(xiàn)的合作互助關系給予表揚;其次要注重學習過程中和學習結(jié)果的評價,尤其要注重學習過程中的評價,肯定學生合作過程中的表現(xiàn),并對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學生及時糾正錯誤。
總之,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學機制以及教學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展開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需要通過多種方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如此才能促使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取得最大化的學習效果。在此過程,教師本身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掌握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以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為學生展開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予以有效的指導,同時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得到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