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南靖四平鑼鼓樂與地方信俗

        2019-11-12 19:52:24盧佳秀
        閩臺文化研究 2019年2期
        關(guān)鍵詞:南靖縣鑼鼓四平

        盧佳秀

        (閩南師范大學(xué) 閩南文化研究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作為閩客交界地帶的南靖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擁有眾多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而在20世紀20~40年代,南靖地區(qū)最負盛名的當屬四平鑼鼓樂。當?shù)孛耖g有著“萬盛鑼,誘船婆;萬盛鼓,誘查某”“四平吹,熱煞囝仔胚”的說法,可見當時四平鑼鼓樂在南靖乃至閩南地區(qū)的興盛情況。南靖縣的四平鑼鼓樂,當屬金山鎮(zhèn)為之最。

        一、南靖的地理與民間信仰

        (一)南靖之七山兩水一分田

        南靖縣,古稱蘭水縣,“前身為南勝縣,建置于元至治二年(1322),隸屬漳州路。至正十六年(1356),因縣治地僻多瘴,遷至雙溪口之北蘭陵(今靖城鎮(zhèn)),因地處福建南部,且呂寇不靖,故把南勝縣改為南靖縣,意為‘南方之靖’,以兆吉祥?!蹦暇缚h與龍巖市交界,“地處博平嶺山脈的東南側(cè),屬于閩浙丘陵的一部分。境內(nèi)山丘廣布,峰巒起伏。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丘陵、山地與河谷盆地相間分布。此外,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山脈與河谷呈三起四伏狀態(tài),境內(nèi)高谷深,高差大。其中,千米以上山峰50多座,大多分布在西北部。”屬于暖熱濕潤的南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縱觀整個南靖縣山區(qū)面積廣大,有著七山兩水一分田之說。南靖縣獨特的地理條件孕育了獨特的水急峽多的山區(qū)性河流。“本縣地處九龍江的支流西溪上游地區(qū),境內(nèi)多山,雨量充沛。因而溪流眾多,山河相間,大小河流72條,均屬九龍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流經(jīng)本縣九龍江支流西溪上游的三大支流:船場溪、龍山溪、永豐溪?!逼渲?,龍山溪這一支流流經(jīng)和溪、金山、龍山三鎮(zhèn),至豐田寶林與永豐溪匯合于香江,成為溝通閩南與閩西重要的汀漳要道。

        南靖縣金山鎮(zhèn),自古以來就是連接閩西南一帶的中轉(zhuǎn)地帶。金山鎮(zhèn)“位于縣東北部,東與華安縣交界,西與奎洋鄉(xiāng)、船場鎮(zhèn)接壤,南與龍山鎮(zhèn)毗鄰,北連和溪鄉(xiāng),總面積223平方公里。東西部多山地,沿河流域較平坦?!蓖窘?jīng)金山的九龍江西溪作為九龍江水系主要支流之一,源于閩西龍巖象溪鎮(zhèn)四旺村,東與九龍江北溪在龍海三叉河交匯,這條河流促進了內(nèi)陸與沿海地區(qū)的商業(yè)貿(mào)易往來、文化交流。據(jù)《南靖縣志》載:“水潮,亦名水頭。金山之上,通汀、贛,舟行至此。村落市肆,商賈集聚……舟載貨物始此,名水頭焉?!闭怯捎谄涮厥獾牡乩砦恢?,南靖金山鎮(zhèn)屬于溝通閩東南與閩西的水運交通要道,自古以來商賈云集。而往來經(jīng)商的“水客”,途經(jīng)金山鎮(zhèn)時,常祭拜金山鎮(zhèn)境內(nèi)的輔順將軍、鵝仙洞九鯉仙、保生大帝、觀音佛祖等神明,求保佑多金多福。

        (二)民間信仰繁盛

        南靖縣民間信仰種類繁多,“從南靖縣寺廟供奉的主神來看,觀音菩薩最多,有72座;其次是保生大帝,53座;再次是關(guān)帝圣君,36座;還有玄天上帝25座;福德正神(土地公)16座;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15座;廣應(yīng)圣王(謝安)13座;開漳圣王陳元光11座;民主公王10座;廣濟祖師(楊義中)6座;媽祖、大眾爺、慚愧祖師各5座;屈原、伽藍菩薩各4座;城隍公、城隍媽、武則天、林太師、趙淵各三座;地藏菩薩、陳靖姑、哪吒太子、馬仁各2座。”

        受到地理位置、交通樞紐、水客活動等因素的影響,金山鎮(zhèn)自古以來民間信仰興盛,民俗活動成為當?shù)孛癖娚畹闹匾M成部分。常年香火旺盛的鵝仙洞九鯉仙、九月半埔千家宮以及眾多村社的社廟形成了一個較為龐大的信仰圈,因此,當?shù)氐拿袼谆顒右餐瑯臃笔?。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正月廿、三月半、九月半等都有熱鬧的民俗活動,尤其是年底持續(xù)到正月里,各村社的民俗慶典活動更是十分繁盛。

        恰逢當?shù)貜R會時,這些往來汀漳貿(mào)易的“水客”也會隨當?shù)孛癖娞硐阌湍酥脸晟裰x戲以庇佑生意興隆。尤其是恰逢金山村九月半輔順將軍馬仁誕辰之際,往來龍巖漳州的“水客”在此進行農(nóng)村貿(mào)易集市活動,貨品琳瑯滿目,稱為會市。千家宮“每年九月半都要舉行一次規(guī)模盛大的廟會,從古歷十一日到十七日連演七天七夜的戲,由漢劇、四平戲、潮劇等劇種,四五臺戲同時演出,當時稱為‘斗戲’。其中常參加斗臺的四平戲就有龍山的‘榮華班’和金山的‘鳳儀班’?!薄扒Ъ覍m供奉輔順將軍,香火世代綿延,金山每逢九月半有四臺同演、連演七日大戲歌其功德的舊俗……”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而這些“水客”與民俗活動聯(lián)系緊密,促進了當?shù)貜R會發(fā)展興盛,也進一步帶動了當?shù)孛耖g信仰的發(fā)展。早期南靖四平戲演出更是民俗活動的一部分。直至后來四平鑼鼓樂也同樣依附于當?shù)氐拿袼谆顒拥淖鄻繁硌葜小?/p>

        進一步說,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往來汀漳的商賈在金山水潮一帶由于地勢原因水運無法繼續(xù)向上游閩西通行,貨品不得不在水潮進行水陸運輸?shù)霓D(zhuǎn)換,在金山形成了較為熱鬧的水潮圩。往來商賈為了庇佑生意興隆往往捐資當?shù)貜R會,推動了當?shù)孛耖g信仰的繁榮,而當?shù)孛耖g信仰發(fā)展也帶動民間信仰文化慶典儀式的興盛,進一步發(fā)展和豐富了四平鑼鼓樂。

        二、南靖四平戲與四平鑼鼓樂

        (一)由盛而衰的閩南四平戲

        在閩南戲劇舞臺上,四平戲曾輝煌一時?!八钠角皇敲髦腥~興起的南戲戲曲聲腔,這是從弋陽腔生發(fā)出來的一支新聲腔。明代四平腔的一路從贛南流傳到閩粵交界的平和、漳州、南靖、詔安、云霄等地,稱作四平戲”“四平戲從明代嘉靖中期至清中葉道咸間,約有三百多年時間盛行于中國南方各省,而福建流行更為廣泛?!庇纱丝芍?,早在明清時期便流傳并盛行于福建一帶。而漳州南靖地區(qū)的四平戲約為明代從江西流入,并在閩南地區(qū)卷起了興盛之風(fēng),影響著當?shù)孛癖姷膴蕵飞睢?/p>

        “清中葉后,‘四平戲’在長期發(fā)展中也受到昆曲、亂彈、外江戲和當?shù)毓爬蟿》N竹馬戲以及小梨園的影響,從流行于閩南的地方戲劇種吸收不少劇目、唱腔和表演藝術(shù)……后臺伴奏樂器也從早期的‘鑼、鼓、吹’增加了弦樂器?!倍?,閩南四平戲以“中州官話”唱白,有別于閩東、閩北的四平戲。

        《南靖文史資料第十輯》載:“二十年代還是四平戲昌盛末期,曾有過‘萬盛、鳳儀、榮華、永春’等四平戲班社的‘四臺斗’歷史,金山鄉(xiāng)的鳳儀班和龍山鄉(xiāng)外學(xué)底社的吳松組建的榮華班(1887~1943),常年活動于閩西南地區(qū),為適應(yīng)民間游神游藝的需要,四平鑼鼓樂則在本縣各地盛行?!睒s華班的演出對于當時閩南至閩西地區(qū)的民眾生活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在老一輩人口中還留有“榮華看一出,勝過咸菜燒排骨”“榮華吹,吹煞囝仔胚”以及“彩同旦無看,戲金少一半”的說法?!岸兰o二十年代,用閩南語系方言演唱的薌劇、潮劇深受歡迎。漳州四平戲因唱白用‘中州官話’,不易為群眾所接受,加上老藝人相繼去世,后繼無人,從此走向了衰落?!?/p>

        另一方面,到了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以來,以榮華班為主的南靖四平戲戲班因抗戰(zhàn),百業(yè)蕭條,老藝人相繼去世,戲班生存也舉步維艱。榮華班試圖轉(zhuǎn)變原有的戲劇形式,嘗試注入潮劇的藝人,并有了“半夜反”的情況出現(xiàn),即上半夜演四平戲、下半夜演潮劇的情況。1943年,恰逢在龍巖適中演出時遇旱災(zāi),風(fēng)華一時的榮華班最終解散。直至四十年代末,鳳儀班、萬盛班、永豐堂等漳州著名四平戲戲班也紛紛解散,四平戲也在抗戰(zhàn)后逐漸走向了落沒。在訪問過程中了解到,當時榮華班班主吳松的后人(曾孫吳成火今年85歲,現(xiàn)今年老體弱)依舊居住在龍山鎮(zhèn)龍山村外學(xué)底,可是文革后,當時榮華班解散后遺留的戲籠等物資竟然全部當成廢品變賣了。1960年為了搶救瀕危的四平戲,曾在平和縣成立過專門的四平戲培訓(xùn)班,可最終也是曇花一現(xiàn)。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更迭,現(xiàn)今四平戲正瀕臨消失,福建僅在閩東北的屏南縣和政和縣有部分遺存,形勢十分嚴峻。但曾經(jīng)為漳州主要戲種之一的閩南四平戲在現(xiàn)今的閩南一帶逐漸消逝并幾乎退出了歷史舞臺。而配合其演奏的四平鑼鼓樂則保留下來,多用于民間婚喪喜慶的演奏。

        (二)絕處逢生的南靖四平鑼鼓樂

        正是因為配合民間游神游藝的需要,四平鑼鼓樂漸漸從四平戲中獨立出來,形成單獨的一種演奏形式并向外傳播。配合四平戲演奏的四平鑼鼓樂依托閩南民俗活動存留至今。四平戲為四平鑼鼓樂提供萌芽土壤,而民間信俗的發(fā)展進一步為其奠定了興盛的社會基礎(chǔ)條件。四平戲逐漸消亡的背景下,四平鑼鼓樂依托民間信仰、民俗活動而獲得了進一步發(fā)展的可能性。尤其在南靖地區(qū),四平鑼鼓樂與民間民俗活動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四平鑼鼓樂也俗稱粗鑼鼓,屬于弋陽鑼鼓樂,多為迎神游藝而演奏。配合四平戲的表演所衍生的南靖四平鑼鼓樂正是借助民間信仰這一依托而日益興盛,在上個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期間達到了頂峰。相較于閩南四平戲,曾憲林在《從四平鑼鼓看閩南戲的演變——以南靖縣金山鎮(zhèn)四平鑼鼓為例》一文中對于四平鑼鼓樂的進一步發(fā)展原因提出了一些看法。首先,從四平戲消亡的原因看:一為語言審美差異。四平戲的“中州官話”相較于閩南語系的閩南地區(qū)而言,不易學(xué)習(xí)且不再適應(yīng)當?shù)孛癖姷膶徝佬枨?;二為發(fā)展過程中喪失其劇種特色。四平戲在清末以來吸收多種外來聲腔劇種的劇目、曲牌、表演和唱腔音樂而將四平戲特色逐漸喪失,加上新劇種的沖擊,最終失去了市場;其次從四平鑼鼓樂存活的內(nèi)因看,一則保存了戲劇內(nèi)容的器樂形式。后臺伴奏的鑼、鼓、吹器樂保存了四平戲的特色,不僅保存了四平戲的樂隊體制,還保存了帶有戲劇內(nèi)容的曲牌音樂,將戲劇內(nèi)容的曲牌組成套曲,成為吹打樂。二來吸收了閩南民間的地方音樂。四平鑼鼓與閩南的弦管、十八音、錦歌等都有密切聯(lián)系。最后,四平鑼鼓樂藝人的分離,使之與四平戲脫離了關(guān)系?;诖耍钠借尮臉凡庞辛肆鱾髦两竦目赡?。

        南靖地區(qū)的四平鑼鼓樂隊伍,金山為之最。四平鑼鼓樂依托廟會盛行的金山鎮(zhèn)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發(fā)展達到了頂峰:“四十年代的金山廟會活動,游藝多達23臺,加神像伴游,則需鑼鼓陣30多個,該鄉(xiāng)最多時達40多陣鑼鼓隊伍。”。此外,在《南靖縣志》中也有這樣記載:“1941年前后,金山廟會游藝有30多陣四平鑼鼓樂陣,震天動地……大多數(shù)由族長主持聘請民間樂師傳授。四平鑼鼓隊的樂器分為吹奏類、打擊類兩大部分。吹奏類主要是嗩吶,長度為47.5厘米,口徑14厘米,嗩吶中間有八個音符孔。”當時,金山鎮(zhèn)的金山村、安后村、東建村、新內(nèi)村均有四平鑼鼓樂樂隊,甚至一個村就有3、4支鑼鼓隊伍。由此可見,清末時,四平鑼鼓樂在金山已十分盛行。僅一個金山鎮(zhèn)四平鑼鼓樂隊伍數(shù)量之多令人驚嘆,更何況在閩南這一地區(qū)范圍的影響之大?!耙话阋园巳藶橐粋€演奏單位,根據(jù)情況可增加2~4人進行演奏?!盵20]每陣四平鑼鼓隊配備樂器有大鼓、小竹鼓、大鈸、小鈸、大銅鑼、小鑼(響盞)、大腹吹2支。表演時藝人們可圈坐,也可游行表演,具體按照活動形式不同而表演形式可隨之變換,游行走路時需加1人幫抬大銅鑼。以大小鼓居前,大小鈸、大小鑼居左右,二吹手排列居后的方陣順序,每迎一神像或一臺藝都有一陣鑼鼓在前開路。表演時,四平鑼鼓樂演奏中主要以嗩吶主奏,以鼓振節(jié),并輔以隊形。

        根據(jù)安后村手抄整理的四平鑼鼓樂譜,現(xiàn)遺留在金山的四平鑼鼓陣曲目最多十套:即:《頭音吹排》《二音吹排》《三音吹排》《大破對陣》《看陣》《拾排》《雙劍記》《鐵弓賢對陣》《武松殺嫂》《大皇宮》《串仔譜》《大吹譜》,以這十套鑼鼓陣曲目為綱,每一套即對應(yīng)相應(yīng)的一回四平戲演奏。據(jù)安后村四平鑼鼓樂鼓手吳阿民介紹,最初學(xué)四平鑼鼓樂時只學(xué)了《大破對陣》《看陣》《拾排》這三套,現(xiàn)今演出最常用的也是這三套在循環(huán)演奏,其余的已經(jīng)失傳了。此外,在船場鎮(zhèn)《榕樹坑四平鑼鼓吹譜》中,還有《看陣鑼鼓譜》《大報鑼鼓譜》《拾福鑼吹譜》等曲目。四平鑼鼓樂的排練和演奏都是遵循戲劇節(jié)目按套進行的,都備有每套曲目的工X譜:

        《鐵弓緣》對陣用:黃虎崗、吹日、只見他、掩可他、牙仔、尾排、發(fā)怒、錦於香、包老吹、月外聰、彩板等吹譜。

        《看陣》用:粉疊兒、曲言回(泣顏回)、石榴花、下小樓、黃龍滾、小樓惠、疊疊令、清板、尾聲等吹譜。

        《武松殺嫂》用:景陽岡、三婆洋(山坡羊)、智祭、通殺人、拾三節(jié)、尾凡是、清板等吹譜。

        《雙劍記》用:大過場、彩板頭、小過場、步步嬌、折車令、江如水、雁兒落、夭夭令、收江南、完林好、沽美酒、清江引、川不足、喜遷英、德留子、四門子、水仙子、落尾、尾聲等吹譜。

        《大報鑼鼓譜》用:千秋歲、火炮四下尾(大過場)、新水令、少陽洲、拾細串、喜遷英、花眉跳駕、錦英串、長三通、得流子、割地方、四門子等吹譜。

        《拾福吹譜》用:醉花音、和合仙、三通紅文尾、出墜子別加冠、道新水令、江兒水、姑美酒、清江引、過串天下樂、團圓等吹譜。

        為了配合四平戲場景的需要,四平鑼鼓樂的曲目演奏也有各自的場景。比如官員入座用“大小過場”、調(diào)陰將用“石榴花”、出武將用“粉疊兒”、旗牌軍出陣用“玉芙蓉”、中箭用“古風(fēng)入松”“急三章”、拜堂成親用“拜堂串”“天下樂”、出皇帝、扮仙用“出弟子”等等。

        而鑼鼓打擊樂樂語有:起介、大介、戰(zhàn)、火炮、拉山(滿天星)、空松、空戰(zhàn)、兵仔戰(zhàn)、苦相思、三不和、二點半、七點、二錘寡、三錘寡、入臺四下尾、三下鼓、入臺、陰陽鼓、三腳鼓、口白鼓、過串、開鑼等形式。一首吹譜中往往運用了好幾種打擊樂樂語,如《看陣鑼鼓譜》中的《粉疊兒》的工X樂譜中則運用到了這幾種樂語:

        上吾六X工X(介),五乙五X五乙五六X工X(戰(zhàn)),X工六工上X乙五,X工六工X(介),五乙五六(戰(zhàn)),五乙五X五乙五六X工X,X工六工X工X工五六(火炮),工上X乙五,X工六工X,五乙五六(口白鼓),五乙五X,五乙五六X工X(介),X工六工上X乙五X工六工X,五乙五六(入臺四下尾)。

        在流傳過程中,以榕樹坑遺留的四平鑼鼓樂譜和安后村的四平鑼鼓樂譜來看,兩個地方的樂譜仍然有一定的出入。比如在樂譜的寫法上,安后村更趨于古法符號的書寫,而榕樹坑社的已全部轉(zhuǎn)化成現(xiàn)代書寫——樂譜通過電腦進行整理;在一些鑼鼓打擊樂樂語中,也有稍微的不同。但總而言之,四平鑼鼓樂節(jié)奏感強,吹音曲調(diào)、鑼鼓節(jié)拍與吹音旋律配合緊密,優(yōu)美動聽,且氣氛熱烈,包含有本土樂曲薌劇曲調(diào),又有外來樂曲,深受眾多民眾的喜愛。

        三、南靖四平鑼鼓樂與民俗活動

        四平鑼鼓的起源與四平戲密切相關(guān),而興盛卻離不開閩南民間民俗活動的推動。在現(xiàn)今的鑼鼓樂演奏樂譜中都還有四平戲的影子,即鑼鼓樂演奏都遵循戲曲節(jié)目按套進行,都有每套的工X譜。

        據(jù)了解,四平鑼鼓樂演奏多出現(xiàn)在以下兩大類民俗活動:一為神明出巡、迎神賽會。例如神明進香、新廟落成慶典、開光儀式、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神明出巡(各地神明出巡時間不同)、三月十五大道公誕辰日抬龜粿、九月半輔順將軍誕辰民俗文化節(jié)等等。在此類的民俗活動中,四平鑼鼓樂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沒有鑼鼓樂便沒有了熱鬧的氣氛。以金山鎮(zhèn)安后村四平鑼鼓樂隊為例,一般情況下,每年村里社廟請他們演奏一天的報酬為1200元左右,民俗活動上的演奏時間較為固定。為農(nóng)歷正月初九神明繞境巡游、正月十三迎關(guān)帝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安后、金山村龍藝到碧溪、馬公村)和正月二十(碧溪、馬公村的龍藝隊伍游行到金山、安后村)鬧龍藝、三月十五保生大帝誕辰抬龜粿、農(nóng)歷九月十一至十八的金山“九月半埔”輔順將軍誕辰廟會以及安后村龍德宮保生大帝三年一次的刈香活動等。

        在查閱查閱相關(guān)資料得知,金山鎮(zhèn)金山村的吳賀祥十六歲學(xué)藝,刻苦好藝,聞雞起舞,達到較高的藝術(shù)造詣?!坝诿駠嗄觊g,一次隨神佛進香漳州東橋亭,單吹演奏,驚動觀眾及寺廟和尚圍觀,深受贊揚。在青年時期曾從漳州市內(nèi)游香到市外,長氣吹奏,吐納自如,得曲藝界好評?!笨梢哉f,四平鑼鼓樂與當?shù)亻}南民間信仰所衍生的民俗活動息息相關(guān)、相輔相成。安后村這支四平鑼鼓樂隊除了滿足本村的民俗活動之外,也常常被其他村社請去演奏,乃至遍及南靖和溪、奎洋、龍山等地。

        二則用于紅白喜事上的奏樂。實際上在當今的閩南地區(qū),四平鑼鼓樂于白事之用則更普遍得多。不管是社里神明游行抑或紅白事需要,一開始這些民間組織并沒有十分固定的人員安排,他們中多根據(jù)自己時間允許,在社里熱鬧的時候自發(fā)組織的幫忙。這種在鄉(xiāng)里自發(fā)性的幫忙即被看成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生活中為人處事的需要、村民的責(zé)任義務(wù)的體現(xiàn)。在四平鑼鼓樂中也沒有固定的人員規(guī)定一支隊伍需要的人數(shù),到后期由于鄰社的紅白喜事需要,往往會專門聘請一支享譽街坊鄰里的四平鑼鼓樂隊來演奏,這樣才慢慢形成了較為固定的人員組成一支隊伍,并承擔著社里社外的民俗活動和紅白事的迎送聚鬧。這種自愿性的社里熱鬧一般不收取費用,而社外人員邀請演奏時,以二十世紀初為例,一般情況下,參與演奏的人員人均可獲得的報酬為一包香煙和二三十塊錢的紅包。但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雖有專門演奏喪事的樂譜曲目,但安后村的這支四平鑼鼓樂隊目前以民俗活動之類的喜慶活動為主,近年來已不再涉足喪事奏樂。

        昔日“學(xué)拳頭顧本身,學(xué)鑼鼓顧社面”的盛況場面早已不復(fù)存在,隨著人民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需求減少而慢慢在生活中消失?,F(xiàn)今四平鑼鼓樂主要流傳于南靖縣金山鎮(zhèn)、奎洋鎮(zhèn),此外,金山鎮(zhèn)接壤的船場鎮(zhèn)一些村落現(xiàn)也有一小部分四平鑼鼓樂遺存。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初船場鎮(zhèn)榕樹坑村的四平鑼鼓樂隊才達到一個活躍期,最熱鬧的時候一年約有二十余次外出巡演。該支四平鑼鼓樂隊除了滿足社里隆興廟騎虎尊王游神活動、鄰社神明廟宇進香的演奏之外,也常被附近村社請去奏樂演出。尤其是喪事儀式上的奏樂表演,四平鑼鼓樂作為葬禮儀式中重頭戲的四平鑼鼓樂必不可少。但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船場鎮(zhèn)僅有鼎寮村、梧宅村兩個村曾有四平鑼鼓樂隊,但近幾年梧宅村的四平鑼鼓樂已經(jīng)不再演奏,取而代之的為大鼓樂隊。鼎寮村除了社里正月初四(先前為正月十五,由于方便外出人員后改為正月初四)騎虎尊王的繞境巡游時演奏四平鑼鼓樂,其余也以大鼓演奏為主。

        金山鎮(zhèn)的安后村、東建村、金山村等都曾有過四平鑼鼓樂隊,現(xiàn)今也只剩下安后村這一支隊伍仍然活躍于今了。近年來,隨著一些傳統(tǒng)民俗活動在民眾生活中日益淡化和西洋樂器對此的沖擊,南靖縣除了金山、船場、奎洋等鎮(zhèn)還有少數(shù)四平鑼鼓樂隊外,大多已后繼無人,停止了演奏活動。加上當今西洋樂器的沖擊,新式婚俗、新式葬禮的普及,四平鑼鼓樂市場大大縮減,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里日益減少。

        四、結(jié)語

        作為閩南山區(qū)民間音樂文化的遺存的南靖四平鑼鼓樂,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發(fā)展,走進了瀕臨消亡的邊緣地帶?,F(xiàn)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變化日新月異,娛樂生活方式多樣化,傳統(tǒng)的四平鑼鼓樂演奏早不如電子產(chǎn)品對年輕一代的吸引。而民間信仰的文化慶典儀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現(xiàn)今生活水平的沖擊,導(dǎo)致四平鑼鼓樂隊伍也驟然銳減,傳承鏈條斷缺,源于古代四平戲的四平鑼鼓樂也經(jīng)過了一段由盛至衰的歷史過程,現(xiàn)狀不容樂觀。不可否認,四平鑼鼓樂在保護的道路上愈加艱辛,如何更好傳承和保護這一問題在鄉(xiāng)村建設(shè)中也日益突出?,F(xiàn)筆者擬以南靖四平鑼鼓樂在傳承方面所面臨的困境,以小見大,反思傳統(tǒng)文化中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承與保護的困境。

        具有歷史意義的四平鑼鼓樂節(jié)奏感強,鑼鼓節(jié)拍與吹音旋律配合緊密,象征著一種陽氣、熱鬧與蒸蒸日上的集體記憶,是閩南民間藝術(shù)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作為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四平鑼鼓樂,被冠以“非遺”帽子的時候不可不直面嚴峻的文化傳承斷層問題,“非遺”不是末途,而是新時代文化保護的起點??偠灾?,應(yīng)當以此為契機,更加注重拓寬傳承之道。許多像四平鑼鼓樂這樣的地方民間音樂形式在傳承方面可能同樣面臨嚴峻的困難,這種處于邊緣山區(qū)的古老音樂形式,由于政府干預(yù)有限、傳承人自我覺悟不高、資金不到位、無法形成規(guī)模等原因,現(xiàn)今處于瀕臨消亡的邊緣,此類型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與產(chǎn)業(yè)化之間目前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古老技藝的傳承不容刻緩,面對現(xiàn)今嚴峻的傳承之路,社會各界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將留存至今的傳統(tǒng)保留下來,在新世紀以新的面貌去發(fā)揮它更大的價值所在。

        注釋:

        [1]截止2018年,南靖縣具有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一項——客家土樓營造技藝;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三項——田螺坑客家山歌、南靖竹馬戲以及四平鑼鼓樂;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有土樓閩南山歌、南靖提線木偶戲、歌仔戲(南靖都馬抗建劇團)、火梨花等四項以及二十一項縣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如木質(zhì)旋轉(zhuǎn)秋千、奎洋冬筍凍、金山火把節(jié)、和溪慈濟行宮祭奠儀式等等。

        [2][9]楊志成主編:《南靖寺廟志》,南靖:南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2013年,第4頁,第6頁。

        [3][4]南靖縣教育局編:《南靖地理》(福建省中學(xué)鄉(xiāng)土教材),南靖:南靖縣教育局,1993年,第9頁,第23頁。

        [5][19]吳榮宗主編:《南靖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年,第72頁、第1007頁。

        [6]金山水潮現(xiàn)今地處金山鎮(zhèn)與和溪鎮(zhèn)交界,因為九龍江西溪這一河道從水潮往上不再平緩,多流經(jīng)山間雜石多,導(dǎo)致水流落差大,船運不暢,往來商賈的水路運輸也只能在此中斷,久之該地形成較為繁華的水潮圩。當?shù)厝朔Q這些往來九龍江西溪的商賈為“水客”。

        [7]姚循義:《南靖縣志》(乾隆版)卷二《山川》,南靖:南靖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2年,第36頁。

        [8]在筆者到金山鎮(zhèn)田調(diào)時,當?shù)厝硕嘁浴八汀币辉~形容往來汀漳貿(mào)易的商人。唐宋時期就有“水客”這一名詞,當時多用來指水上船家漁走。到清初,“水客”則作為專有名詞出現(xiàn)于商界,多有走私意味。近代也指常川往來于海外與國內(nèi)之間,為華僑捎錢寄信同時跑單幫帶貨盈利者。后來,初閩粵臺地區(qū)將沿海地區(qū)的走私活動稱為走水,走私著成為水客,走私貨成為水貨。參見連心豪:《水客走水:近代中國沿海的走私與反走私》,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

        [10]土丁:《龍巖“饒平戲”和龍溪“四平戲”是同一劇種》,《福建省四平腔學(xué)術(shù)論文集》福州:福建省戲曲研究所戲曲歷史研究室編,1984年,第62頁。

        [11]《千家宮重修戲臺碑記(2013年)》,該碑在南靖縣金山鎮(zhèn)千家廣場戲臺。

        [12]陳世雄、曾永義主編:《閩南戲劇》,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2頁。

        [13]葉明生:《瀕危的四平戲》,《福建藝術(shù)》2006年第4期。

        [14][16]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福建省漳州市委員會編:《漳州地方戲曲》,福州:海風(fēng)出版社,2005年,第137頁,第137頁。

        [15][23][26]編委會編:《南靖文史資料第十輯》,南靖:福建省南靖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1988年,第28頁,第30頁,第34頁。

        [17]曾憲林:《從四平鑼鼓看閩南戲的演變——以南靖縣金山鎮(zhèn)四平鑼鼓為例》,福建省藝術(shù)研究所編《中國四平腔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 下》,2006年,第608~655頁。

        [18]福建省南靖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編委會編:《南靖文史資料第四輯》,南靖:福建省南靖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1985年,第71~77頁。

        [20]南靖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局、南靖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展演中心編:《南靖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南靖:漳州翰林印刷有限公司承印,2014年,第24頁。

        [21]金山安后村四平鑼鼓樂的樂譜由吳炎祥整理,吳炎祥之子吳阿民提供。

        [22]船場榕樹坑社四平鑼鼓樂隊的樂譜,由賴松江整理、提供。

        [24]《粉疊兒》選自《榕樹坑四平鑼鼓吹譜》中《看陣鑼鼓譜》的第一段樂譜。

        [25]據(jù)傳,金山鎮(zhèn)安后村、金山村吳姓與碧溪村的吳姓為甥舅關(guān)系。按習(xí)俗,每年正月十六安后村與金山村組織龍藝,一同巡游到馬公碧溪村,俗稱“吳氏外甥回碧溪看望母舅”。到了正月二十,馬公村的母舅則回訪到外甥家做客。

        [27]南靖縣西部的客家地區(qū)多供奉民主公王,與客家地區(qū)接壤的船場鎮(zhèn)受到客家文化影響,多供奉民主公王,并以此為社庵門。民主公王又稱民主公、民主尊王、騎虎尊王。

        猜你喜歡
        南靖縣鑼鼓四平
        邵伯鑼鼓小牌子
        華人時刊(2022年17期)2022-02-15 03:07:26
        “搖擺不定”等十三則
        雜文月刊(2022年1期)2022-02-05 00:21:55
        九江絲弦鑼鼓
        心聲歌刊(2020年2期)2020-06-16 03:37:28
        福建漳州螢科昆蟲種類調(diào)查初報
        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
        民族音樂“如何教”VS“怎么學(xué)”——以民樂合奏《豐收鑼鼓》一課的教學(xué)為例
        南靖 南靖縣民間慈善會慰問貧困戶
        紅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42
        南靖縣境域沿革三題
        桉樹速豐林種植技術(shù)研究
        對四平保衛(wèi)戰(zhàn)的沉思
        軍事歷史(1996年3期)1996-08-16 03:05:12
        成人国产自拍在线播放|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色妺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av电影不卡| 色小姐在线视频中文字幕|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新视觉亚洲三区二区一区理伦|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不卡|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偷自拍另类图片二区| 亚洲成精品动漫久久精久| 亚洲天堂av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一区二区人妻少妇| 欧美成免费a级毛片| 91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青青草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风流老太婆大bbwbbwhd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大豆网 | 女人被狂躁到高潮视频免费网站|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亚洲AV激情一区二区二三区| 久久久久久无码AV成人影院| 日本韩国亚洲三级在线|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 久久aⅴ无码av免费一区| 亚洲精品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美女一级做a爱视频| 国产91久久精品成人看网站| 乱中年女人伦| 日本高清www无色夜在线视频|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av在线观看| 9191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