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寧寧
智能手機的普及極大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手機依賴卻會影響個體的良性發(fā)展,本文首先分析大學生手機依賴現(xiàn)狀,總結大學生手機依賴影響因素,包括個體情緒化、大學青年自制力差,另外學生依賴手機也有可能是為了掩飾自身有悖于社會準則的行為。希望能為關注此話題的研究者提供參考意見。
防止大學生過度依賴手機,需獲得來自社會、家庭、戀人、朋友的實際支持,對大學生給予必要的關心。隨著大學生使用手機年限的增長,學生有可能更加依賴手機,這是因為社會交往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再加上考研和就業(yè)的壓力,學生的心理活動很有可能變得更加復雜,增強大學生群體的自制力很有必要。
在某次調查研究中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656份,回收1646份,其中有27份項目填寫不全,還有一份顯示不使用手機。因此本次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1619份。在全部的調查對象中,370名學生是城市戶口,1249名學生為農村戶口。1110人為非獨生子女,509人為獨生子女。814名男生,805名女生。學生每月手機消費的平均金額為38.2元,月消費50元以內的人數(shù)占比為82.4%,學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是4.3小時。聊天、觀看微視頻、玩游戲是學生使用手機的主要動機,排在前三位的手機軟件是微信、抖音、和平精英。學生對手機的依賴度由個體的不同需求決定,結果顯示依賴手機的學生有430人,不依賴手機的學生有1189人。學生使用手機主要是為了娛樂,而且占比比較高。教師和同伴的提醒會影響學生對手機的依賴度。當學生在玩手機時,聽從老師或者是同學的提醒,學生對手機的依賴度會有所降低。
2.1 個體容易情緒化
在某次研究中列舉了五大影響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因素,分別是人格、家庭親密度、家庭適應、大學生適應、感覺尋求。運用這五大影響因素,采取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手段,研究大學生的手機依賴戒斷癥狀、突顯性、社交撫慰、心境改變。建立回歸模型,戒斷癥狀作為因變量,預測變量有神經質、外向性、學習適應。把突顯性作為因變量,與之相對應的因變量有神經質、外向性、自我適應和去抑制。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手機依賴高分組和低分組的某些維度有明顯的差異性,這些維度有家庭親密度、人際關系適應、學習適應、自我適應、去抑制。手機依賴組學生神經質和開放性的得分比較高。而在嚴謹性、外向性和宜人性三項指標上,得分比較低。神經質得分高的人更容易情緒化,為人處世比較容易沖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容易焦慮,經常會逃避現(xiàn)實,對他人過分依賴。這一類的學生更喜歡使用手機與他人溝通交流。高開放性群體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智能手機在此方面有一定優(yōu)勢,能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豐富的的娛樂模式。
2.2 大一新生更依賴手機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手機依賴差異的產生與學校的類別、學生的性別、所學專業(yè)、是否為獨生子女、生源地沒有較強聯(lián)系。但是學生的戒斷癥狀、突顯性、社交撫慰與學生所處年級有很強的關聯(lián)??梢园l(fā)現(xiàn)大一的學生對手機更為依賴,明顯強于高年級學生。高考之后,學生處于高度放松的狀態(tài),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宣泄,而且進入大一之后,個體就要適應學校環(huán)境和周圍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此時學生很容易感到孤獨。低外向的學生更容易依賴手機,比較突出的表現(xiàn)是學生不愿意在生活中表露自己,而是使用手機中的某些功能刺激自我。低宜人性個體在日常生活中,很有可能會防備他人,甚至對他人充滿敵意。這部分人群缺乏穩(wěn)定健康的人際交往,常常會感到十分孤獨,因此比較依賴手機。嚴謹性得分低的人自控能力比較差,行為比較散漫,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過于隨心所欲。因此在使用手機時更容易失控,沉迷其中而不自知。
2.3 學生掩飾自身有悖于社會準則的行為
就感覺尋求而言,與手機依賴有密切關系的是去抑制因子。感覺因子和網絡成癮之間呈現(xiàn)顯著的正相關。研究的主要變量是一些不被社會認可的行為,這一項的得分越高,越說明學生有較強的放縱欲,不考慮他人感受,忽視社會準則。大學生為了維護自身的良好形象,就需要掩飾自身一些有悖于社會準則的行為。很少會展示真實的自我,而智能手機具有虛擬性和掩飾性,大學生在手機上能毫無顧忌的張揚自我,進而發(fā)生過度依賴手機的不良情況。
2.4 部分大學青年自制力差
大學是青年人實現(xiàn)人生目標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個體從被動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學習知識。在較為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個體可以自由支配時間,這就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律性。但是很多大學青年過度放任自己,不去限制不合理的行為,過度沉迷在手機應用帶來的快樂中,久而久之,學生會更加難以接受繁重的學業(yè),對手機過度使用是學生自律性差的表現(xiàn)。另外手機能起到宣泄不良情緒的作用,消除學生的孤獨感,這也是導致大學生過度依賴手機的影響因素。
總結:綜上所述,本文分析大學生手機依賴現(xiàn)狀與影響因素,認為高校要加強對科學使用手機知識的宣傳,幫助學生充分認識手機依賴綜合癥的不良影響,過度依賴手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質量。就大學青年本身而言,應積極監(jiān)督自我,注意有效控制使用手機的時間,養(yǎng)成正確使用手機的習慣。
項目基金:本論文為2018年度山東省青少年素質教育重點研究基地專項課題“大學生手機依賴的現(xiàn)象、成因和對策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山東協(xié)和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