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小利
教育的創(chuàng)造性在教育的過程中占據(jù)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做到尊重學生更要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多年來中職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還不夠重視,導致大多數(shù)學生在工作崗位上不能積極主動、缺乏自信等影響。因此在學生教育的培養(yǎng)問題上不但要將課堂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對于學生未來的自我發(fā)展是十分有益的。從以下幾點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融入到學習中去,同時舒適的氛圍可以帶給學生足夠的安全感也可以讓學生們心理上產(chǎn)生一種自由感。那么如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呢?首先,從學生和老師的關系出發(fā)師生關系問題一直是一個難題,很多學生對老師的身份有抵觸心理,首先應該打消學生心理上的防御,讓學生從內心深處認可師生間的和諧關系,師生間的心靈溝通是十分必要的。第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像一顆幼苗一樣是需要愛的澆灌的,學生在某些方面會認為老師和他們間是有差距的無法深入交流。這正恰恰說明了學生心理上是獨立的,他們有自己的認識正如不同的文言文在不同的情境下含義也不盡相同,老師應該給予一定的肯定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見解也是有價值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近師生間的關系。同時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在逐漸的加強,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應該結合自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現(xiàn)狀逐漸的探索合適的教學模式。
創(chuàng)造力是由多個因素組成的,它包括了觀察力、想像力以及思維能力。要逐漸的發(fā)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孩子還處于青春期階不要讓這階段的青春逆反心理影響教學效果。在課上可以運用各種的啟發(fā)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的能力,這不但可以培養(yǎng)教師與學生的配合度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教育者應該想辦法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只有學生對此感興趣了才會想要深入的去了解它,在這一過程中教育者應該逐漸去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教育者的啟發(fā)下朝著正確的思路去發(fā)展。教育者可以采取互動的模式來讓那個孩子自我觀察并進行合理的想像,在想像的過程中也加深了學生對本節(jié)課上內容的理解,在講解過程中也可以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并加強了學生的認知程度。
好的興趣是學生的教育活動中最好的助力,興趣是一切活動的根本,孩子在最初的學習過程中都是在感興趣的基礎上去進行的,因此應該著重的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在語文的世界里孩子的思維或許只是一個童話故事,那么在這個世界里孩子就是這個故事唯一的主角,從孩子的視角出發(f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童話方式將文章的內容講述出來,這或許才是最好的接受方式吧。語文教材可以是書面化的但是講述形式一定要采用最好的接受模式,這樣對于學生課下的復習是十分十分重要的,老師通過教學模式對學生的進行刺激活動,讓孩子愿意去參與到學習中來。
課上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生的心里老師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孩子一旦有了自己的想法首先想到的就是被肯定,如果在這個時候孩子得到不是積極的鼓勵或許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課上遇到了有意思的事情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們積極的進行互動,讓每位學生都參與進來同時也達到活躍課堂氛圍的作用。每次的互動都是教育者和學生的心靈交流,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讓每位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參與學習的過程。課上的互動可以采取我說你推的模式,每位學生都說出自己認為對的然后讓另一些學生找出合理的理由來推翻觀點,這樣也可以鞏固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不是一日就可以形成的,需要多次的心理暗示和反復的交流與溝通。孩子在課上的時間遠遠的超過了與家長見面的時間,因此教育者對于孩子的影響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者的行為舉止都被孩子們關注著這對于孩子以后的行為處事方式具有深遠的影響作用,因此作為一名教育者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教育者可以多帶孩子們外出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孩子的成長需要不一樣的精彩生活,作為一名教育者需要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加強孩子內心的教育活動。課上活動的精彩程度也決定了孩子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力度。
4.1 加分活動
好的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上可以采取加分環(huán)節(jié),讓孩子主動的參與進課堂與老師積極互動。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之間進行搶答活動,以老師的答案為最終的答案,答對的小組以加分,每個月分數(shù)最高的小組可以擁有一個自己想要的東西。
4.2 擊鼓傳花環(huán)節(jié)
擊鼓傳花大家都玩過,簡單容易接受,課上也可以用擊鼓傳花的形式進行互動。由老師傳傳到哪位同學手中就需要回答老師的問題答對了有獎勵答錯了需要講述自己的學習方法,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習方法判斷該名學生存在哪些問題或者誰有哪些可以值得其他學生學習的地方,由老師進行總結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正確的學習模式,更加合理的進行學習。
4.3 閱讀環(huán)節(jié)
閱讀是語文課上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老師可以采取輪番閱讀的形式讓學生們互動起來,一個人讀一部分由老師決定停的位置,讓下個學生去讀下一段,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還加強了學生對文章的印象。不需要反復的去閱讀內容。
活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的,主要的目的還是吸引學生,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其中加強學生的課上利用率,減輕課下復習的壓力,課上老師的分析和引導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造力,活動的新穎程度也加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對于學生而言大大的減輕了學習和生活壓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商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