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重要的工作任務,也是高等藝術院校的重要工作,其目的在于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引導他們具備同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相一致的思想認知,樹立創(chuàng)作文藝作品要為社會主義新時代服務的基礎站位。高等藝術院校的學生與普通大學生相比,更有自身特點,更需要通過建設校園文化,營造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符的環(huán)境,才能夠積極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認知,使他們潛移默化中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實現(xiàn)自身思想政治水平的發(fā)展,滿足了當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要求,保證了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思想導向。
關鍵詞: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觀念;指引作用
1 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的概念
校園文化包含眾多元素,諸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質文化等都屬于校園文化的范疇。通俗而言,校園文化建設也就是在校內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之下,對校園文化的各個元素進行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以此實現(xiàn)校園文化的與時俱進,更新整個校園內的精神面貌。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從主課程設置上就是文化藝術方向,更有利于博采眾長,開展多種特色、有效、深入人心的校園文化活動。
實際上,校園文化建設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不同的概念。從其廣義概念來看,校園文化建設也就是立足于校園制度文化的保障基礎之上,全校師生大力開展人文活動,推進校園內精神文化建設和物質文化建設的發(fā)展,構建校園文化的共同體,將校園內的各個事物整合于校園系統(tǒng)之中,從而為校園營造良好的氛圍,推進校園和諧進步,實現(xiàn)校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從校園文化建設的狹義概念來看,也就是高校通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組建文化社團等手段,豐富學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們在此環(huán)節(jié)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發(fā)展自身的思想品德,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滿足文化育人的內在作用。因此,校園文化建設指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囊括了上述兩個概念,高校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認真思考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協(xié)調的校園文化建設路徑。
2 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
首先,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具有內在屬性的一致性特點。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精神文化建設屬于思想層面的內容,其意味著校園文化建設具有思想引導和教育功能,發(fā)揮文化育人的作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各個時期,各個高校必須堅持和把握的重要工作任務,借助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糾正大學生錯誤的思想觀念,引導他們熱愛國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成為一名德才兼?zhèn)?,能夠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新時代藝術青年。無論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精神文化建設還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二者都以大學生作為教育對象,實現(xiàn)大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是二者的共同目標。
其次,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作為積極接受新鮮事物的大學生群體積極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了解國內外的信息,豐富了獨立學習和獲取知識的渠道。對于當代的大學生而言,傳統(tǒng)的以課堂集中講解思想政治教育知識的模式已經(jīng)過于落后,無法滿足大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如果繼續(xù)使用舊有的模式將造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也隨之下降。在此背景下,高等藝術院校積極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校園文化建設為突破口,通過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圍,開展相關文化活動,激發(fā)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從而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最后,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成為高校教育的內容,二者之間相輔相成,推動了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發(fā)展。校園文化建設旨在借助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實踐活動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在參與中形成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成為一名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為大學生普及國家政治發(fā)展歷史,增強大學生對國家的認知和熱愛,將政治教育知識轉化為大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教育實踐,并成為藝術院校學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
3 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引作用
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積極的指引作用,它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實現(xiàn)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發(fā)展。具體而言,校園文化建設對于高等藝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幾點作用。
第一,校園文化建設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價值導向作用。高校通過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思想的分析與整合,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以及自身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使他們能夠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以極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身。高校借助校園文化建設在整個校園內確定了一種價值標準,積極行為得到大學生的支持和認同,而其否定的行為則引起大學生的一致反對。校園文化建設同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念深度融合,并對大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他們的以這種價值導向作為自身的準則。
第二,校園文化建設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行為規(guī)范作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制度文化建設同高校的校規(guī)校紀、規(guī)章制度要求等相協(xié)調,其目的是在校園內形成一種行為約束,為大學生營造一種相對的自由環(huán)境,使他們學會遵守規(guī)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則是講解更高層次的規(guī)則,它包括社會道德、國家憲法、法律法規(guī)等眾多保護公民利益,維護國家穩(wěn)定和社會和諧的規(guī)則。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制度文化建設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撐,它將這些更高層次的規(guī)則內容散發(fā)于校園文化之中,為大學生普及了基本的國家法規(guī)、社會道德等知識,對大學生的日常行為產(chǎn)生一種無形的約束力。
第三,校園文化建設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道德培養(yǎng)作用。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是一種高尚追求,立德樹人這個名詞指出了個體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才能逐漸成為一名高尚的人,才能成為一名德才兼?zhèn)涞乃囆g家,創(chuàng)作出人民需要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
4 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是指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1)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的強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校園文化的支持,因此高校必須從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兩個方面出發(fā),為指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造前提條件。
物質文化建設需要高校拿出足夠的資金支持校園內文化建筑和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增加宣傳欄的投入,借助宣傳欄等文化宣傳設施大力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主流思想,在美化校園的同時,對身處于校園的大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精神文化建設需要高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設置各種思想政治團體,借助開展相關主題的辯論賽、演講比賽等文化活動向大學生傳遞真善美等寶貴精神,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2)突出校園文化建設的方向性。當前,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趨勢的發(fā)展,各種良莠不齊的西方思想進入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想認知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此,高校需要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需求,把握好校園文化建設的方面。
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需要針對當今危害大學生價值觀念的行為采取對策,通過宣傳科學上網(wǎng),提升信息辨別能力等內容,指導大學生正確看待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信息,使他們保持思想方面的清醒。同時,高校還需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加強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借助傳統(tǒng)文化增進大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積極抵制西方反華勢力的消極影響,鞏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綜上所述,高等藝術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致性,其具有價值導向、行為約束以及培養(yǎng)道德等指引作用。高等藝術院校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結合當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有效開展校園文化建設。
參考文獻
[1]李治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3(11).
[2]覃好君.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大學校園文化的躍升與創(chuàng)新[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6).
[3]田蜜.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D].湖南大學,2010.
作者簡介
尹玲,女,河北保定,碩士,畢業(yè)于中央戲劇學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政教育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