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杰
【摘要】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學生智力、品德、生活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對童話題材文章的喜愛程度較高,對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童話教學融入德育教育理念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童話德育教育為研究對象,從語言拼讀、德育情境營造、德育活動組織等模塊,對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童話教學中德育知識的滲透措施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德育;小學;語文;低段童話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
在現(xiàn)有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中,童話內容占比較大。但是,在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低年級階段童話教學中,大多以單一童話文本教學為主,并沒有對童話語言文字中蘊含的德育知識進行深入剖析,制約了低年級階段童話教學價值的充分發(fā)揮。因此,以低年級階段童話文本為入手點,對德育在低年級階段童話教學中的滲透進行適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以低年級階段童話語言為入手點
小學低年級階段童話文本蘊含著豐富的德育知識。同時低年級童話語言生動、形象的形式,也為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語言發(fā)展提供了有效的引導。因此,依據(jù)低年級階段學生認知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低年級階段童話語言為入手點,鼓勵班級學生學習童話中人物的良好品德,達到德育教育的效果。如在《風娃娃》一文的教學過程中,首先,小學語文教學人員可以謎語導入課文:云朵見它躲開,小樹見它搖頭,小草見它彎腰,小花見它招手。在謎語提出之后,要求班級學生根據(jù)自身經(jīng)驗,在課堂中討論謎底。并板書課題:風娃娃長大了,它想做一些好事,還想和聰明善良的孩子交朋友,你們想和風娃娃做好朋友嗎?
在引入課文之后,小學語文教學人員可要求班級學生在課文拼音的幫助下閱讀課文。并在小組內討論風娃娃到底做了哪些好事和壞事。隨后小學語文教學人員可從風娃娃做的好事出發(fā),引導班級學生從風娃娃的視角,對風娃娃如何幫助別人、收獲他人的感謝進行深入分析。然后引導班級學生以自身為基準,了解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培養(yǎng)班級學生樂于助人的意識,隨后要求班級學生在課下搜集關于風能的益處,并將具體事物融入童話場景進行語言表述,同步提高小學低年級階段語言表達能力及信息匯總能力。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學人員也可以風娃娃做的壞事為立足點,結合具體事例,為班級學生具體闡述“好心辦壞事”的含義,幫助小學生了解真正的“做好事”的方法。
二、營造德育教學情境
德育教育情境營造主要包括童話賞析、童話演繹、童話創(chuàng)編三個模塊。
首先,基于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形象思維認識的特點,低年級階段童話故事豐富的道德形象,可以有效激發(fā)低年級學生賞析的積極性。而正面童話形象的營造,也可以凈化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的心靈。如在《羅明明的嘴巴》課程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首先為班級學生講述整篇童話故事。然后結合《羅明明的嘴巴》整篇文章內容,帶領班級學生具體剖析童話作品每一個人物。引導班級學生體會童話作品中人物的善、惡,促使班級學生認識到說粗話、臟話的弊端,進而幫助低年級階段學生克服說粗話或臟話的陋習。
其次,在童話演繹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可選擇與小學生生活較接近的題材。通過童話故事講解,幫助低年級階段學生培養(yǎng)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在一年級教學過程中,為幫助一年級學生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小學語文教學人員可以《丑小鴨》為例,根據(jù)故事內容,鼓勵班級學生說出自己對故事的看法。并允許班級學生自由選擇角色,分角色演繹童話故事。在通過故事演繹過程中,不僅可以加深低年級學生對故事的理解,而且可以幫助低年級學生了解丑小鴨的看法,體會丑小鴨面對挫折永不言敗的精神,從而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自信自強的生活態(tài)度。
最后,童話創(chuàng)編主要以童話中催人奮進的教育含義為核心,通過教學人員與低年級階段學生共同協(xié)作,可以激發(fā)班級學生對真誠、善良等美好品質的追求。如針對現(xiàn)階段部分低年級學生好高騖遠,不認真完成作業(yè)的情況,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寶葫蘆的秘密》為框架,進行與小學生實際生活類似的故事的創(chuàng)編。如明明擁有一只寶葫蘆,寶葫蘆可以幫助明明獲得良好的成績及朋友。隨后,明明逐漸……在童話基礎框架創(chuàng)編完畢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班級學生思考,并結合自身經(jīng)歷進行后續(xù)結果創(chuàng)編。在引發(fā)低年級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明明的不幸遭遇”,培養(yǎng)班級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及生活觀。
三、組織多樣化德育教學活動
一方面,童話世界中,人物大多是快樂、自由、富有創(chuàng)造性及想象力的。據(jù)此,小學語文教學人員可依托校園優(yōu)勢,開展一系列德育教育活動。如在元旦,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歡歡樂樂過元旦”為主題,組織班級學生在元旦活動中設計元旦吉祥物,并以元旦吉祥物為主人公,進行童話故事創(chuàng)編。或者以“元旦公益”為主題,組織班級學生在元旦活動中進入敬老院或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或與其他小朋友做游戲。通過多樣化德育活動的開展,可以為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構建一個自由、平等的童話世界。
另一方面,部分童話故事揭露了權貴貪婪、惡劣的本性。以此為依據(jù),小學語文教師可引導班級學生就相關童話人物特點開展辯論會,從而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懲惡揚善的是非觀。如在《百靈鳥》課程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人員可以杜鵑行為的惡與愛琴鳥的善為主題,組織班級內學生開展辯論活動。幫助學生了解懶惰導致的嚴重后果,以便學生從小建立勤奮好學的生活學習理念。
此外,小學低年級階段童話具有突出的幻想性,其與小學生天馬行空的心理特征具有一致性。據(jù)此,在童話課程教學階段,教學人員可依據(jù)童話故事的幻想性,在童話故事、德育知識間搭建有效溝通的渠道。同時開放童話教學空間,為德育知識滲入童話課程提供依據(jù)。如在《野天鵝》課程教學結束后,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適當點撥,幫助小學生認識到面對困難堅持不懈的重要性。
四、總結
綜上所述,童話為低年級階段學生傳遞了在生活之上的藝術美,激發(fā)了小學生對于美好品質及生活的渴望。因此,為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低年級階段童話語言為入手點,通過童話賞析、童話演繹、童話創(chuàng)編,營造德育教育情境。結合多樣化德育教育活動的組織,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學習觀,為小學生后續(xù)生活、學習提供正面的引導。
參考文獻
[1]黃小妍.因為童話,德育都是幸福的模樣——童話與低段品德課堂教學的整合[J].湖南教育(B版),2016(9).
[2]徐燕霞.品味童話? 落實語用——以低年級童話教學為例談語用訓練[J].福建教育,2017(31).
[3]張斌.小學語文低段童話教學中德育滲透探析[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