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芬
一、談談籃球運動的起源
籃球最早叫做奈史密斯球,是在1891年,由當時在在國際青年訓練學院擔任體育講師的奈史密斯發(fā)明的。當時奈史密斯為了學生不在冰天雪地中無所事事,就根據(jù)足球、橄欖球、曲棍球的原則,發(fā)明了一種把球扔進籃子里的運動。
由于籃球運動是一項富有吸引力的新穎的室內運動項目,很快就風靡全球。籃球運動1894年傳入我國天津,不出幾年傳遍全國各地。 1948年起,在許多國家的少年兒童中開始出現(xiàn)小籃球活動,受到國際籃聯(lián)的重視,于1968年成立了“國際小籃球委員會”。在近幾年,小籃球活動開始進入幼兒園,并得到小朋友的喜愛和大家的認同。
二、談談開展籃球活動教學的意義
1.發(fā)展幼兒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玩球是幼兒與生俱來的天性,但是由于幼兒年齡小,動作協(xié)調能力和靈活、精確性還未完善。在幼兒園開展籃球活動有利于提高幼兒對球體的觸覺、感知覺、手眼協(xié)調能力,促進幼兒體能的發(fā)展,還能培養(yǎng)幼兒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讓幼兒建立自信心,滿足參加運動的愿望。
2.符合《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要求
《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健康領域對幼兒的教育建議是: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鉆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由此可以看出籃球活動是適合幼兒活動的一種活動。籃球是幼兒園最基本的一種體育器械,具有拍打、投擲、滾推等功能,也是幼兒最喜歡玩的球類之一,這正符合了《3~6歲幼兒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的要求。
3.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園籃球教學是指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通過游戲形式教授幼兒籃球活動的基本動作,在幫助幼兒掌握各種基本動作的同時,增強幼兒的體質以及促進幼兒良好個性品質與社會性發(fā)展的教學活動?;@球活動利用自主活動與游戲相結合,非常符合3~6歲幼兒的生理、心里特征。此外,籃球活動還能培養(yǎng)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和良好的個性。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可以陶冶幼兒情操,促進幼兒童身心和諧健康發(fā)展。
三、談談籃球活動教學的具體指導策略
1.制定符合各年齡段的籃球教學目標和課程
為了使籃球教學得到有效落實,我們應根據(jù)幼兒不同的年齡特點,計劃和制定適合的教學目標,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去落實教學策略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可按照籃球運動的學習技巧,將其分級為拍球、接球、傳球、運球、投球等級層。又如拍球:小班可以學習雙手原地拍球;中班可以學習單手拍球;大班可以左右手交替行走拍球。我們通過實踐教學,以及每節(jié)籃球課后的反思和個案分析的基礎上,制訂了一套完整適合大中小班的籃球課程。在籃球活動教學中,以兒歌、游戲、錄像、趣味比賽等多種的形式展開籃球活動,練習籃球基本動作,掌握動作要領,強化動作規(guī)范到位。此外,教師還可依照幼兒群體的個體化差異,將不同層級的教學目標進行細化,促使教學目標更加科學高效,符合不同年齡段、不同成長狀態(tài)的幼兒對籃球運動的需求。
2.創(chuàng)設良好的籃球運動文化環(huán)境
幼兒園的籃球教學還需創(chuàng)設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體驗籃球活動的樂趣,這樣不但創(chuàng)新了我園的教學游戲環(huán)境,而且凸顯了籃球特色,促進幼兒產(chǎn)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
在開展籃球活動之前,我們就根據(jù)個年齡段幼兒的體能和身高情況,設置了適宜不同年齡幼兒進行籃球運動的籃球架,規(guī)劃了適合開展不同籃球游戲的場地等。為增強幼兒對籃球活動的興趣,我們在幼兒園增添了不少籃球運動的色彩。如班級走廊:利用籃球涂鴉掛在上面做吊飾;走廊設置籃球主題區(qū)域:展示籃球文化、籃球運動小知識、張貼籃球明星海報如籃球明星,如姚明、喬丹、易建聯(lián)等。海報上除了他們打籃球時雄姿外,還有他們在賽場上獲獎的圖片,通過這些圖片讓孩子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偶像。訓練之余跟孩子們聊聊球星,聊聊學習籃球的目的,以偶像為榜樣,激發(fā)自己的追求。又如開展籃球活動日、節(jié)日籃球花樣表演、籃球拍球比賽、籃球親子游戲等活動中展示籃球的魅力。在操場體育區(qū):布置活動展示板報:張貼進行籃球活動的花絮,展示在籃球游戲及籃球活動比賽中的精彩瞬間……這些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都讓幼兒在籃球文化的熏陶下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幼兒對籃球活動的興趣。
3.將籃球活動教學情景游戲化
由于幼兒年齡尚小,理解能力有限,若將籃球動作要領、注意事項、籃球技巧等知識以說教的形式教授給幼兒,會讓幼兒感到不知所云,也感受不到籃球運動的樂趣,我們應結合幼兒的心理需求和身體運動能力,創(chuàng)設籃球活動的教學情境,使其游戲化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4.在籃球活動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新玩法
在籃球活動教學中,我們打破以往老師講方法、制定規(guī)則、幼兒按方法、規(guī)則進行的模式,而是在基本動作練習完成后,老師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在活動中想一想可以怎樣玩?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如現(xiàn)在我們的球不可以用手拿球要玩球怎樣玩?兩個人不用手可以怎樣把球運過去?讓孩子們主動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實踐。隨后孩子們想到了許多玩法:兩個人對著抱對方,把球放在兩人胸前;兩人背靠背互抱,把球放在兩人背間;兩人用臉夾球運過去等等……這樣不但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興趣和積極性,而且更有利于幼兒活動能力的提高和拓展。
5.關注個體差異,加強個別指導
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fā)展過程中,各自的發(fā)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支持和引導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發(fā)展,如在籃球技能訓練過程中,我會不停地去發(fā)掘能力差的孩子的閃光點,對孩子的點滴進步都會及時地表揚;對一些孩子在訓練過程受到的挫折,要及時引導,同時進行個別指導,這樣既保護孩子了的自信心又幫助孩子掌握了籃球活動的技能,讓他們都能感受到籃球活動的快樂。
本園自從2017年9月開展籃球活動教學以來,一直深受幼兒的喜愛。通過有趣的籃球技能訓練,全面、有效地促進幼兒身體素質和機能的全面發(fā)展,讓幼兒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活潑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