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麗
摘 要 復習課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課型之一,單元復習課是眾多復習課中的基本元素,在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說新課教學是“栽活了一棵樹”,那么單元復習課則是“育好一片林”。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上好單元復習課比上好新授課的意義還要重大。然而單元復習課又像“雞肋”一樣,讓老師們深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原因是:學生對復習課的學習激情下降,沒有了學習新課程的新鮮感;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比較單一,使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時間長了扼殺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久而久之使復習課課堂氣氛沉悶、乏味,學生參與度低,最終導致老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越復習越差。因此如何上好單元復習課也就成為教師教學的“盲點”。本文從初中化學單元復習課的內(nèi)容入手,對初中化學單元復習課模式的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 初中;化學;單元復習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2-0202-02
單元復習的過程是使學生鞏固、理解、整合本單元主要化學知識的過程;是站在新的高度上對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梳理、深化認識、綜合運用,并在復習中形成技能,掌握策略的階段;單元復習的過程又是查缺補漏的過程,從教師角度講,通過復習可以彌補平時教學中的不足,對學生在平時習題中出現(xiàn)問題較多的知識點進行再教,再強化練習,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從學生角度講,可以彌補平時學習中的漏缺環(huán)節(jié),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如果說新課教學是“栽活了一棵樹”,那么單元復習課則是“育好一片林”。如何提高單元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呢?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提一些自己膚淺的認識。
一、端正復習態(tài)度,正確對待復習
單元復習課難上,首先是老師們對待單元復習課的重視程度不夠,老師們在備課時不再挖空心思的去想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采用什么方法更好的去突破本節(jié)課的重點和難點,致使我們把單元復習課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知識點的簡單重復,變成了練習課,導致學生沒有了學習興趣。所以端正復習態(tài)度,正確對待復習是上好單元復習課的前提和關鍵。
二、明確復習目標
復習目標對復習課起著導向、激勵、調(diào)節(jié)和評價的作用。復習目標的確定,要依據(jù)三個方面。
(一)依據(jù)教材
復習要從教材整體性出發(fā),既要夯實基礎,又要進一步對重點與難點知識進行加深與拓寬。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思維導圖的模式構建本單元的知識網(wǎng)絡,以達到對知識點的復習作用。通過這種復習方式,使學生感受到復習不是對舊知識的重現(xiàn),而是把所學的知識結構化、系統(tǒng)化,使學生把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形成按知識結構、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使所學知識成為一個有機體。久而久之,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主動地積極地構建知識線、知識圖,知識框架的習慣,自覺運用構建思維導圖的模式提高學習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依據(jù)課程標準和自治區(qū)中考標準
要按課標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容、題型、答題要求等落實復習目標。布置作業(yè)或搜集習題時要注意把握題目的難度系數(shù),難度大了會挫傷學生復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難度小了又會失去練習與考查的目的。
(三)依據(jù)學生實際
所謂學生實際就是要很好的分析學情,對基礎好的和基礎差的學生要有不同的目標要求,要因材施教,使他們各有所得,都能主動參與到復習課的教學中來。根據(jù)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和練習中反饋回來的信息,老師精選例題和練習,采用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達到對知識點的鞏固和靈活運用的目的。在練習的講解過程中注意對解題方法的歸納和指導,使學生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以求解題時不會遇到大的障礙,緊扣住得分點。
三、做好習題精選,精講精練
單元復習的過程不是搞題海戰(zhàn)術,因為復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得到更大的提高呢?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和布置作業(yè)環(huán)節(jié)要下功夫,在選擇練習時一定要做到準確性、針對性、典型性、層次性和啟發(fā)性。對于某一知識點,它的命題形式可能有多種,由于課堂練習時間有限,學生回家做作業(yè)負擔也較重,因此我們要認真分析近幾年的中考題,選擇題型應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和重點,形式要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練習題選材要新穎,問題設置要有梯度、有創(chuàng)意、情境創(chuàng)設要緊密聯(lián)系生產(chǎn)和生活實際,考查的內(nèi)容應該是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這樣設計的練習可以做到少、精、活。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做到了精練,老師在講解過程中也要做到精講,對學生掌握較好的內(nèi)容,可以一筆帶過,對學生容易出錯的知識點,通過形式多樣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
四、優(yōu)化復習方法
復習教學關鍵是要使學生在復習中產(chǎn)生舊知識、新面孔的新鮮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補、學有所得、練有所熟。好的單元復習課就像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必須優(yōu)化復習方法,在復習方法上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努力創(chuàng)設有趣的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境,在課堂教學中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喚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初中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決定了它們對有趣的問題易于引起注意,并能保持較長時間的關注,教師可以采取創(chuàng)設豐富學習情景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興趣,達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二)以學生為主
復習過程是一個信息交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材是客體,教師是媒體,教師起著溝通學生與教材的作用。復習中切忌喧賓奪主,不要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應該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由配角變?yōu)橹鹘?,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教師不應當面面俱到、滿堂灌,而應把主要精力放在設計安排、點撥總結、答疑引導和評估反饋上。
(三)講練結合,以練為主
上課前要認真做好課前準備,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精心設計教學程序,合理安排講練時間。復習課應充分體現(xiàn)“有講有練,精講多練,邊講邊練,以練為主的”原則。做到練的內(nèi)容要“全”,練的習題要“精”,練的方法要“活”,訓練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講要講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總結出規(guī)律性的東西。練要練出新花樣,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學生通過教師講,自己練,有常學常新之感,真正達到溫故而知新之效。多練能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使學生在考場上熟能生巧、巧能升華、臨陣不亂、沉著應戰(zhàn)。
(四)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主
知識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聯(lián)的。知識的存在和增長,的確是能力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對某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考核,必須以相應的知識為載體。教師在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重點應放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上。
最后,在單元復習開始時,提醒學生建立自己的錯題集,這個方法是不少中考狀元和高考狀元的經(jīng)驗之談,看錯題能更好地起到查漏補缺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也可以建立學生的錯題集,以便在后續(xù)的復習中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參考文獻:
[1]許曉凡.初中化學復習課摭談[J].中學教學參考,2018(25).
[2]黃繼敏.淺談如何上好初中化學復習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