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11月3日文章,原題:各(學前教育)中心正目睹對幼童——包括6個月大的嬰兒——中文課堂的需求上升更多(新加坡)父母正尋求讓孩子參加中文充實課,其中一些人考慮為小至6個月的嬰兒開辦的課堂。《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核實表明,多家中心已目睹對更年幼兒童中文課堂的需求正上升,并因此類興趣激增而計劃開辦更多門店。
近日舉辦的“講華語運動”40周年活動上,總理李顯龍告誡稱新加坡正喪失雙語優(yōu)勢。更多華裔家庭把英語當成主要語言——從20年前的42%上升至如今的71%。個中危險是,新加坡將輸給那些正學習中文以抓住中國發(fā)展機遇的其他國家。
受訪的學前學校和中心表示,招收的大部分兒童在家主要說英語。父母希望中文沉浸課堂或幼兒學習課程將彌補他們對中文接觸的缺失。
新加坡伊頓國際教育集團負責人表示,當?shù)丶彝υ摷瘓F開辦的華語沉浸學前學校的需求,已增至4年前的3倍。該校每天都會收到來自華人或非華人家庭的咨詢。這種中文沉浸式教學為年幼兒童提供將更多時間用于在各領域學習漢語的機會,包括文學、算術和科學等。
該集團招收的半數(shù)學前兒童來自當?shù)丶彝?,另一半來自混合國籍家庭。在受歡迎的周末課程和早教項目中,學員需排隊等待才能入學。
兩個男孩的父親吉米·謝表示,自每周參加有關課堂后,三歲的大兒子已對中文表現(xiàn)出更濃厚的興趣。他計劃下月讓將年滿兩歲的小兒子也參加相同項目。南洋理工大學國立教育學院亞洲語言文化學部副主任陳志銳副教授表示,“重要的并不僅僅是對這門語言的精通程度,而是你正影響孩子(對中文)的態(tài)度?!薄拔覐臎]深入意識到中文的重要性,直到開始工作。我希望確保我的孩子們擁有良好的(中文)基礎?!薄?/p>
(作者阿米莉亞·騰,崔曉冬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