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教/朱孟迪 評析/金 奎
《平行與垂直》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與梯形”單元起始課。教材基于“圖形分類”的方式編排:在白紙上任意畫兩條直線——對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分類——認識平行與垂直。這種方式有一弊端,學生所畫的所謂的“平行線”不能突顯其本質(zhì),換句話說,平行線很難畫,稍一偏差就是相交(教材已取消平行線的作圖要求)。教師借助方格紙讓學生“直覺表征”,可以激發(fā)學生內(nèi)部動力,通過改造“學習材料”,逐步剝離“錯誤的”、“偏差的”、“非本質(zhì)的”經(jīng)驗,進而形成正確的認知。
師:同學們,這是一張白紙,今天我們要把它看作一個平面,請你展開想象:這個平面可以這樣大,這么大,變得(用手比劃)……無限大。今天,我們就要在這個平面內(nèi),研究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直線與直線有怎樣的關系呢?
師:請你先想一想,平行是怎樣的?垂直呢?想好了嗎?請你在方格紙上分別畫出你心目中的平行與垂直。
(學生操作,教師收集作品)
師:老師收集了一些作品,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作品一:
師:這位同學這樣畫,符合你心目中的平行標準嗎?你是怎么想的?
生1:平平的線就是平行。
生2:這兩條直線的中間都是1 格,像這樣即使無限延長后也不會碰在一起。
師:是的,像這樣無限延長后也不會碰在一起的兩條直線就是平行。
作品二:
生:因為中間都是3 格,所以無限延長后它們?nèi)匀徊粫鲈谝黄稹?/p>
師:你們都說無限延長,那我一條這樣延長,另一條這樣延長,現(xiàn)在你認為它們還是不是平行,為什么?(如下圖)
生:直線可以無限延長,長一點短一點都沒有關系。
師:(轉(zhuǎn)動方向)這樣,你認為還是平行嗎?
生:還是。因為它們還是不會碰在一起。
作品三:
師:有人這樣畫,你覺得它是平行嗎?
生:是的。(將作品旋轉(zhuǎn)至水平位置)
師:改變方向,只要不碰在一起,就是平行的。
作品四:
師:剛才同學們畫了兩條直線,這位同學呢?(1條)你們認為這是平行嗎?(不是)如果給它加一條直線變成平行,你會怎么幫助他呢?(學生比劃)看來,你們心目中的平行是指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師:①號為什么是平行?
生:無限延長也不會碰頭。
師:②號為什么不是平行?
生:兩條直線相交了。
師:我們把這樣的位置關系稱為兩條直線相交,相交的點稱為交點。
師:③號、④號作品也沒有相交,它們應該算平行了吧?
生:③號向左延長后會相交。④號是兩條曲線,不是直線。
(1)呈現(xiàn)概念。
師:在同一平面內(nèi)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想一想,為什么要在“平行”前面加上“互相”兩字?
生:只有一條是不夠的,是兩條直線的一種位置關系。
(2)語言表征。
師:如果老師給一條直線記作直線a,另一條直線記作直線b,于是我們可以這樣說——直線a 是直線b 的平行線,直線b 是直線a 的平行線,它們互相平行。誰能像老師一樣來說一說?
(3)符號表征。
師:為了表示方便,數(shù)學上還給平行規(guī)定了符號——a∥b,讀作a 平行于b。你看,這個符號多像平行線。請你們在草稿紙上表示出自己作品中的平行,并讀給同桌聽。
師:同學們,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這些相交的情況。你感覺哪兩條直線最特殊?為什么?
生:⑤號,因為4 個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師:要知道是不是直角,我們得借助——三角尺驗證。
(1)呈現(xiàn)概念。
師:在數(shù)學上,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2)語言表征。
師:如果我們給這條直線取名為直線a,這條直線取名為直線b,你會怎么理解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呢?
生:直線a 是直線b 的垂線,直線b 是直線a 的垂線,它們互相垂直。
(3)改變方向。
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組互相垂直的直線旋轉(zhuǎn)方向,再轉(zhuǎn)動,現(xiàn)在你認為它們還是互相垂直嗎?為什么?
生:只要這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它們就是互相垂直。
(4)符號表征。
師:數(shù)學上,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還可以用這樣的符號表征——直線a 與直線b 互相垂直,記作a⊥b,讀作a 垂直于b。
3.判斷中深化垂直本質(zhì)的理解。
師:這是同學們一開始畫的“垂直”(一條豎線)。你猜一猜,他當時可能是怎么想的?
生:垂下來的一條直線就是垂直。
師:老師也畫了這樣的一些垂直,請你快速判斷。
師: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生:要判定兩條直線是不是互相垂直,至少看到一個直角就可以了。
師:學到這兒,現(xiàn)在你認為在同一平面內(nèi)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幾種呢?請你靜靜地想一想:想好了嗎?我們來快速判斷。
(課件依次呈現(xiàn)“平行——相交——相交——相交(垂直)——相交”)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整理一下,我們發(fā)現(xiàn),在同一平面的兩條直線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不相交,我們也可以稱它為互相平行。另一種是相交,如果相交成直角,它們就互相垂直;如果相交成鈍角、銳角,我們就稱它們普通相交。
【評析】
一、改造“平行”經(jīng)驗,先體驗、再實踐、后概念
1.先體驗。
課伊始,確定本課的學習范圍——在同一平面內(nèi)。學生根據(jù)自己經(jīng)驗嘗試畫出心目中的“平行”,教師借助學生的“作品”進行“改造”,進而完善對概念本質(zhì)屬性的理解?!案脑臁敝型怀鲆韵聨c:(1)平行線之間的格數(shù)保持不變,突顯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的本質(zhì);(2)改造成“一條線長,另一條線短”的視覺效應,突破平行線的本質(zhì)實則為“直線”,與畫的長短無關;(3)改變平行線的方向,借助旋轉(zhuǎn)變化,
突顯“只要兩條直線不相交”的本質(zhì)。一次次的經(jīng)驗改造,一次次的思維沖突,打破非本質(zhì)因素對概念建構的影響,進而把學生的思維聚焦于本質(zhì)屬性上。
2.再實踐。
出示一組“判斷素材”,學生借助直觀經(jīng)驗,借助討論辨析找到“平行”,豐富學生對概念本質(zhì)的理解。
3.后概念。
借助先體驗與再實踐,學生頭腦中已經(jīng)有了豐富的平行表象,平行的概念呼之欲出,教師只需要順勢利導,呈現(xiàn)概念。
二、改造“垂直”經(jīng)驗,打破思維定勢
1.借助判斷,突破難點。
一方面,以“垂下來的線”為素材展開辨析,讓學生知道數(shù)學中的垂直是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另一方面,學生辨別一般的“垂直”幾乎沒有問題,但對于“丁字型”或“直角型”往往會出現(xiàn)問題。借助直觀演示與爭論,學生把思維聚焦于“兩條直線”,進而很好地說明了問題,突破了難點。
2.溝通聯(lián)系,形成體系。
以“快速判斷”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為載體,一方面讓學生理解垂直是一種特殊的相交;另一方面形成兩條直線位置關系的框架結構,幫助學生在思維上形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