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要】在高中音樂教學當中,合唱是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能夠訓練學生合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素質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強化學生的音樂技能。但是,在實踐研究調查當中發(fā)現,音樂教學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高中合唱基礎訓練進行研究,做出以下分析。
【關鍵詞】高中;合唱;基礎訓練;實踐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越來越重視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樣化的發(fā)展,基于音樂教學,通過在合唱訓練教學過程中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合唱教學當中的意義,順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在快樂的學習當中掌握一技之長,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發(fā)展。
一、高中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學生認知不足
在目前的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qū)來說,學校教師認知不足,沒有認識到高中音樂教學存在的意義。以應試教學為主要目的,運用文化課取代音樂課。從而使得學生漸漸地學習當中淡化音樂教學課程,認為音樂教學與他們毫無關系,不會影響正常發(fā)展。此外,部分學校在音樂教學當中,忽視了合唱的項目,沒有對學生的合唱學習加強管理,部分學生濫竽充數[1]。
(二)教學資源不完善
在教學過程中,許多學校的音樂教師專業(yè)知識不足,教學過程中一味的按照課本當中的教學模式來對學生展開教學。就以合唱基礎訓練為例,部分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已經接受過合唱訓練,部分學生對合唱處于茫然無知的狀態(tài),教師在教學時,沒有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學生音樂合唱訓練的教學設施資源短缺,不滿足學生合唱訓練的需求,從而致使合唱基礎訓練不能夠正常的開展。
(三)教學方式不準確
在合唱基礎訓練教學當中,對于高中生來講,正處于發(fā)育的時期,聲音不穩(wěn)定性較大,難以滿足合唱教學要求。處于現階段的高中生,由于時代發(fā)展的不同學生和教師欣賞音樂的目光也不相同,教師選擇的合唱基礎訓練的歌曲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合唱基礎訓練的過程中,沒有從基礎的訓練出發(fā),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和聲部發(fā)音進行訓練,從而降低了整個音樂合唱基礎教學的效率[2]。
二、高中合唱基礎訓練帶來的意義
合唱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技能的一種方式。在高中合唱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加強學生合唱基礎訓練,能夠訓練學生在音樂學習當中正確的發(fā)聲、標準的音準以及對節(jié)奏的控制等。在正確的合唱訓練當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敏銳的感知,使得學生建立一定的音樂欣賞標準,從科學的角度來評價音樂。通過合唱基礎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通過學生感受合唱的榮譽感和成就感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和意義,對學生將來融入社會、走向工作崗位有一定的幫助[3]。
三、高中合唱基礎訓練的實踐探究
(一)提升教師和學生認知
在高中合唱基礎訓練的實踐探究過程中,首先,基于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學校要重視學生的音樂教學,建立一支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團隊。教師要在一定的教學基礎上不斷的完善自我,豐富教學經驗,提升音樂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不斷的對音樂教材進行拓展和延伸,豐富教材的教學內容知識,深化理論教學知識。在教師的帶動下,學生漸漸的認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了解到音樂教學對自己將來的生活產生的影響,從而真正地投入到音樂基礎學習當中。在音樂合唱基礎訓練當中,作為教師,要從全方位考慮學生發(fā)展的需求,注重在合唱訓練當中加強學生理論知識的培訓,讓學生全面的了解音樂教學內容知識。讓學生對合唱基礎訓練當中的曲目的創(chuàng)作背景,涉及到的歷史故事進行學習,使得學生與音樂之間產生共鳴,主動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積極的進行學習,從而有效的開展合唱基礎教學[4]。
(二)完善音樂教學設施
針對部分學校音樂教學器材不全,學生合唱基礎訓練不能正常開展的問題。在此當中,學校部門要積極的向上級部門反饋,尋求資金的支持。作為教育部門,要對學校的發(fā)展進行實地考查和研究,合理地為學校撥發(fā)援助資金,協(xié)助學校完善音樂教學設施。學校對分發(fā)的教學資金進行合理的分配,依據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結合高中教材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需要的音樂教學設施進行合理的購買,健全學校的音樂教學器材。教師在音樂合唱基礎訓練當中,要借助音樂器材的節(jié)奏感,來讓學生找準合唱當中的標準節(jié)奏,通過在不斷的訓練過程中,讓學生掌握節(jié)奏感,從而有效開展音樂合唱基礎訓練。就以發(fā)音練習為例,教師不能實時對每一位學生的發(fā)音標準進行評判,在相應教學設備的運用下,能夠及時對發(fā)音標準進行評判,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發(fā)音[5]。
(三)注重學生差異,落實學生基礎
音樂對于學生來講是一門特長,許多家長為使得自己孩子有一技之長,都會從小培養(yǎng)學生相應的音樂能力。為此在音樂合唱基礎訓練教學當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對學生掌握音樂教學內容進行調查分析,了解每一位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注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區(qū)分,注重分層教學。加強學生的基礎教學,從而正確的開展對學生的教學過程。教師要借助小組交流合作的教學方式,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對學生分組,使得學生在合作訓練的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全面的提升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合唱基礎訓練做好基礎工作。學生合唱基礎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當代社會背景下流行的曲目以及學生喜好類型,用科學的目光選取適合學生訓練的曲目[6]。
(四)優(yōu)化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
合唱基礎訓練能夠培養(yǎng)學生扎實的合唱能力。在教學當中,部分教師過于嚴謹,使得整個教學課堂的氛圍變得格外的壓抑,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為此,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不斷優(yōu)化教學方式,借助新課改教學背景下一些新型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升教學效率。就以訓練合唱當中學生的氣息調控防方式,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借助一些比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訓練學生的肺活量。在學生肺活量提升后,借助特定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換氣方法。教師要對學生練習當中出現的錯誤及時指證,讓學生準確掌握換氣方法。在學生訓練當中,教師要隨著學生技能的提升增加訓練曲目的難度和多樣化,提升學生的合唱技巧,實現最終的訓練目標。
四、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科學的合唱基礎訓練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人格素養(yǎng),使得學生養(yǎng)成一定的音樂技能。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為此,作為學校和教師,要不斷完善自己在教學當中的不足之處,注重學生合唱基礎訓練,運用先進的教學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合唱基礎,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袁萍.新課改下如何優(yōu)化高中音樂課堂的合唱教學[J].黃河之聲,2019(4):106.
[2]陳婉麗.合唱教學中提高學生音樂基礎素養(yǎng)的途徑探討[J].藝術科技,2016,29(2):392.
[3]譚燕.合唱訓練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25):166-167.
[4]李玥琪.合唱訓練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北方音樂,2018,38(13):167.
[5]張立柱.高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6(5):213.
[6]丁曉夢.談合唱訓練中實現聲音“和諧”的策略[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6(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