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鄉(xiāng)市中心醫(yī)院(453000)王麗麗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8年1月我院老年梗阻型輕癥ABP患者74例,按入院時間不同分觀察組(n=37)、對照組(n=37)。觀察組男15例,女22例,年齡61~74歲,平均(68.97±4.01)歲;對照組男16例,女21例,年齡61~75歲,平均(69.08±4.06)歲,。兩組基礎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方法 均完善血常規(guī)、CT、腹腔穿刺等檢查。均行EUS、ERCP術治療。對照組圍術期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糾正水電介質紊亂、胃腸減壓、營養(yǎng)支持、并發(fā)癥干預、飲食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圍術期采取整體化護理干預:①入院后及時評估病情,安撫消除焦慮情緒,了解既往病史、文化背景、疾病認知程度等,并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耐心介紹。②心理干預,對患者表現(xiàn)足夠尊重,耐心傾聽其傾訴,并時刻保持輕松愉悅心情,面帶微笑,感染、調動患者積極情緒;根據情況給予針對性心理干預,再次介紹衛(wèi)生知識等注意事項。③營養(yǎng)支持,根據情況早期給予腸胃營養(yǎng)支持,補充能量,促進康復,增強免疫力;注意營養(yǎng)支持期間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待腸功能恢復,給予無需消化能直接吸收的素膳,并嚴格控制脂肪、糖的搭配比例。④引流干預,注意檢查各種引流管,確保正常,并標記、固定,定期沖洗,避免扭曲、受壓等,注意觀察引流液質、量、色等,出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主治醫(yī)師,給予處理。⑤出院指導,囑定期復診,禁煙禁酒,切勿暴飲暴食;適當運動、遵醫(yī)用藥等。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禁食時間、住院時間。②對比兩組并發(fā)癥情況。③兩組干預前后均參與健康調查簡表(SF-36)調查,滿分100,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通過SPSS21.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并發(fā)癥情況)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SF-36評分、禁食時間、住院時間)以(±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禁食時間、住院時間 觀察組禁食時間、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P<0.05),見附表。
2.2 并發(fā)癥情況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8.92%,低于對照組43.24%(P<0.05)。
2.3 S F-36 評分 干預前觀察組S F-3 6評分(48.67±2.01)分與對照組(49.01±2.13)分對比無顯著差異(t=0.706,P=0.482);干預后觀察組SF-36評分(68.94±2.17)分高于對照組(65.01±2.28)分(t=7.595,P=0.000)。
附表 兩組禁食時間、住院時間對比(±s,d)
附表 兩組禁食時間、住院時間對比(±s,d)
組別 例數 住院時間 禁食時間觀察組 37 48.67±2.01 14.91±1.87對照組 37 53.26±2.15 17.60±2.09 t 9.486 5.835 P 0.000 0.000
整體化護理干預中責任護士除需加強對患者臨床癥狀的關注外,還需將注意力放到患者心理狀態(tài)、所處環(huán)境、物理因素等影響康復的因素上[1]。學者沈奕新等[2]研究指出,基于整體化理念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利于促進康復。本研究將整體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梗阻型輕癥ABP患者EUS、ERCP術圍術期,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禁食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該護理干預模式能促進患者康復,減少并發(fā)癥。本研究通過心理干預、引流干預、營養(yǎng)支持、出院指導等措施,針對不同患者需求給予心理疏導,能緩解負性情緒,促使其樹立正確的心態(tài)。同時早期給予營養(yǎng)支持利于機體盡快恢復生理機能,提高自身自抗力,利于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研究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觀察組SF-36評分較高,說明整體化護理干預能提高老年梗阻型輕癥ABP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可能是因為該干預模式的實施能預防并發(fā)癥,康復效果良好。
綜上可知,老年梗阻型輕癥ABP患者EUS、ERCP術圍術期施以整體化護理干預可促進康復,降低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