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計成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作用對于生產力提升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關于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應用,這是新技術與新工藝在實際使用之前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本文主要對科技成果轉化與推廣應用進行簡要的分析與總結,關鍵是展開關于科技成果的管理的總結,并著重分析了科技成果應用性以及科技成果的載體多樣性與推廣應用階段性。
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推廣
引言:
在新的技術研發(fā)成果,關于其形成并發(fā)展到推廣應用期間,這種過程中存在技術轉化的關鍵步驟,關于科技成果的管理,并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并積極的推廣新的技術與工藝,使其對生產力的推動作用充分的體現,有必要對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應用進行必要的研究。
1. 科技成果的管理
科技成果,顧名思義就是出現在不同的科研內的科技項目的管理,自項目立項時,一直到整個項目的最終結束,這屬于科技成果形成的正常鏈條?,F階段,在實際的管理時,立項時已經對成果與內容進行明確,并基本上存在相應的定性化的標準,可能是擁有新的理論,或者形成新的技術等等。在具體的項目實施時,通常會進行階段性的成果檢查,同時對目標進行確定與落實。而且,需要將科技成果歸檔,這樣科技成果形成。
在對科技成果進行管理時,需要明確相應的科技項目屬于成果的基本載體,其與成果的質量與規(guī)模息息相關,對其轉化與應用有著直接影響。現階段,科研項目通常涵蓋基礎研究與重大技術攻關以及配套集成應用。關于基礎研究,往往并不需要考慮應用任務,基本上屬于原理。而關于重大技術攻關,囊括有技術試驗項目,其成果為需要保證擁有新技術或者新的工藝等,關鍵是一些科研專項,展開應用條件研究,并沒有原則上的產業(yè)化規(guī)模應用的要求。關于集成應用類,這些科技項目,關鍵是對于新技術集成,以及配套應用,這屬于應用類的科研項目。關于科技成果,對其的管理的工作者負責項目的登記以及歸檔,并包括自主創(chuàng)新產品認證與知識產權的管理,同時涵蓋有科技成果的查詢以及新的服務工作。
2. 科技成果應用性分析
2.1 科技成果技術成熟度
技術在應用之前需要保證技術成熟度,需要經歷熟化過程。一般情況下,新的技術成果有必要擁有足夠的試驗與預應用,并通過重復的試驗,對其可靠程度進行驗證,保證其穩(wěn)定性。一部分的研究成果項目結束時只是對一部分的關鍵技術展開試驗,并未模擬實際應用環(huán)境,進行現場試驗。而且一部分研究成果在現場試驗應用頻率不高,而且普遍性不足。很多的新技術并未存在相應的規(guī)程與具體的規(guī)范,而且也沒有實際的標準總結。
2.2 科技成果應用技術配套性
大多數的科技項目,關于其研究成果,屬于在關鍵技術的創(chuàng)新,僅僅是屬于某個方面的突破,比如實際的項目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在實際應用中有著新的效果。倘若相關的項目并未存在相關擁有的配套技術展開相關的研究,而項目成果對于技術應用需要相關的配套技術與工藝,無法要求其單獨存在新應用技術,并未對技術的銜接進行考量,這樣相關技術研究推廣應用也會受到干擾[1]。
2.3 科技成果的先進性
對于一項技術項目而言,先進性是決定其研究成果生命力的表現,同樣也是技術推廣的重要條件??萍汲晒南冗M性主要體現在是否能夠利用該成果來推動生產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并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出新的經濟增長點,帶來經濟效益。現今,新科技成果的生命周期較短,難免出現新技術天生就接近淘汰的情況,導致技術可應用的空間和時間不大。同時因部分國產化技術的研究成功,大大降低了我國技術和產品進口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代替部分進口,以獲取到更為顯著的效益,但是技術的應用推廣空間卻較小[2]。
2.4 科技成果的應用條件
單純針對一項科技成果而言,其無法做到全面應用,包治百病。在科技成果的應用中必然存在一定的條件。在科技成果的應用過程中,應用環(huán)境、應用對象等因素的不同,都會導致科技成果的實際應用存在差異。同時在科技成果的應用過程中,難免會因技術自身原理的局限而導致該科技成果在應用的性能和精度方面時受到限制。所以,在一項新的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之前,有必要對其適用的對象、工藝條件和應用范圍進行明確。根據最佳的應用條件對該科技成果進行應用,從而實現最大化收益目標,避免出現因忽略新科技成果最佳適用性而導致技術應用障礙的情況[3]。
3.科技成果的載體多樣性與推廣應用的階段性
科技成果的載體多樣性與推廣應用的階段性有著如下的要求:
首先需要對科技成果的載體多樣性加強關注。對于不同類別科技項目的研究活動而言,項目的立項本身就對技術研究成果存在差異進行了確定??萍汲晒妮d體形式取決于其研發(fā)活動的性質。就基礎研究成果而言,一般情況下會生產理論、方式、認知或模式;對于重大技術的攻關研究而言,則會產生技術應用的硬件、軟件或配套工藝等;而對于技術的集成配套研究而言,常規(guī)情況下會產生相關的配套技術工藝、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等研發(fā)成果。對于上述成果的推廣應用來講,則需要對其具體的應用形式和條件進行區(qū)分明確,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宣傳或引進[4]。
就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而言,其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程,實際的推廣應用流程如下:認知接受—生產需求—嘗試應用—自覺應用—推廣。大致上可以將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科技成果的廣為傳播階段,在此階段中的主要推廣措施為對交流科技成果進行大力的宣傳;
第二,科技成果的示范應用階段,在此階段中的主要工作任務是對相應的示范點和示范區(qū)進行建立,該階段推廣應用的目標是通過實際的應用效果來打動客戶,追求眼見為實;
第三,科技成果的規(guī)模化應用階段,此階段的應用表現為市場對該科技成果的需求較為活躍,用戶整體的積極性大幅增強,逐漸形成技術的產業(yè)化和技術轉移,技術的服務項目和共享活動明顯增多[5]。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一項新科技成果如果想要實現有效的推廣應用,則需對相應的客觀性要求進行滿足,同時還需對科技成果載體的多樣性進行全面的考慮,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完成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在科技成果的實際推廣應用中,怎樣才能更好的實現管理,保證各項工作活動間的相互協(xié)調合作,充分發(fā)揮出生產部門的主力軍作用等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關鍵性問題,也是需要強化研究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熊敏,張雅青,丁麗,張麗英.淺談我國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與展望[J].農業(yè)與技術,2019,39(13):176-178.
[2]王慧賢,郭瑞峰,范娜,梁郭棟,白文斌.高粱產業(yè)科技成果轉化公共性服務研究[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8,46(12):2107-2110.
[3]戴嚴森,萬志前.新時代促進我國農業(yè)科技成果轉化的法律對策——以權益分配為視角[J].社會科學動態(tài),2018(11):43-48.
[4]楊婷娜,舒云天,徐磊,孫吉紅,韋翌,錢曄.云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的現狀及思考[J].經濟師,2018(06):152-153+156.
[5]蘇建華. 科普助推科技成果轉化[A]. 中國科普研究所、江蘇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第二十三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科普研究所、江蘇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中國科普研究所,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