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芬
(甘肅省臨洮縣明德初級中學 730500)
學生對化學課是非常熱愛的,對化學實驗的盼望之情更是急切的,但由于演示實驗的無法觸摸和分組實驗的數(shù)量有限,所以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近幾年來筆者利用課間大課堂開放化學實驗室,打開了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大門,為學生走向科學的殿堂鋪平基礎之路.那么如何組織這項活動呢?現(xiàn)將筆者的經(jīng)驗與大家分享.
根據(jù)以往授課經(jīng)驗,筆者確定了九年級一學年的活動內容主要有七類.
1.趣味實驗
有魔棒點火、燒不壞的手帕、滴水生火、吹氣生火、魔棒生煙、水中花園、海中升明月、噴霧做畫、噴泉實驗等等.
2.制做教學模型和實驗裝置
如金剛石、石墨、C60、NaCl的結構模型;可控制反應發(fā)生和停止的固液不加熱型發(fā)生裝置;家庭化學實驗箱;自制滅火器.
3.探究實驗的拓展設計實驗.
(1)“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2)探究紅磚粉末、MnO2能否做H2O2、KClO3產生O2的催化劑;(3)H2、面粉的爆炸實驗;(4)水的電解實驗;(5)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及變式實驗;(6)CO2的性質探究實驗.包括CO2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CO2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7)金屬活潑性順序的設計實驗;(8)鐵生銹條件的探究;(9)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實驗探究
4.疑難知識實驗化
5.家庭實驗
(1)教材中的八個課外實驗.(2)空氣的成分測定.(3)水的電解.(4)燃燒條件的探究.(5)氧氣、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質.
6.實驗改進
(1)蠟燭燃燒產物的檢驗.(2)硫的燃燒.(3)燃燒條件的探究.
7.創(chuàng)新實驗
1.制定學年、學期、周、課時計劃,并下發(fā)給學生.設計實驗學生兩周前準備,一周前教師審核并反饋給學生,家庭實驗周前安排學生準備用品.
2.課前做好周密的儀器、藥品和用品的準備工作.
3.教師要有每一次活動的詳細方案.鑒于初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預設實驗方案,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做好示范.現(xiàn)舉幾個案例:
例1“燃燒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拓展設計實驗
方法1 將裝有白磷的密封試管放入熱水中,白磷燃燒后取出試管,待其冷卻后,將試管倒扣于燒杯中的水中.
方法2 將鐘罩扣在水中,點燃紅磷后,迅速塞緊橡皮塞.
方法3 將一段放有紅磷的銅絲放入裝有水的U型管一側的密封空氣中,將銅絲接通電源.
方法4 在注射器中放一塊白磷后將其放在裝有熱水的燒杯上.
例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與水反應的類似實驗設計.
方法1 將裝有二氧化碳的試管倒扣在紫色石蕊試液中.
方法2 向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瓶口放一去殼的熟雞蛋.
方法3 在收集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口塞緊有注射器(裝滿紫色石蕊試液)和90°導管的雙孔橡皮塞,將導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推動注射器.
例3燃燒條件的探究實驗改進
在2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白磷和紅磷,試管口都塞緊套有氣球的帶導管的橡皮塞(裝紅磷試管的橡皮塞是雙孔,另一孔導管一端伸到試管底部,另一端連有橡皮管和洗耳球).將它們放入燒杯中的熱水中,白磷燃燒,紅磷沒有燃燒.取出裝有紅磷的試管,擦干外壁 ,邊用酒精燈加熱邊擠壓洗耳球,紅磷也燃燒了.
例4面粉的爆炸實驗
在一小塑料瓶的瓶身處剪一大孔,從孔處加入炒干的面粉,在瓶口處連接一長橡皮管.再將一剪掉上端瓶口處的大塑料桶倒扣在小塑料瓶上.將一支燃著的蠟燭放進大塑料桶中,向橡皮管中吹氣.
例5家庭實驗:水的電解
把一礦泉水瓶截掉下半截,倒轉過來,在瓶口兩側分別扎兩個小孔,從孔處分別插入一根鉛筆芯,小孔周圍用橡皮泥或口香糖封嚴.向瓶中加入適量自來水(可加入NaCl或Na2CO3增強導電性),將兩根鉛筆芯通過導線分別連接到電池兩端.用兩個一樣大的小玻璃瓶把氣體收集起來,比較兩瓶中氣體的體積并加以各自檢驗.
4.教師對每一項活動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定要掌握每一個實驗成功的要素,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驗教師先要反復驗證,再指導學生.
5.教師要將動手與動腦結合,并且指導學生也要手腦并用,既要開發(fā)智力,也要鍛煉操作能力.
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挖掘一切教學可利用的資源,以培養(yǎng)學生為根本出發(fā)點,兢兢業(yè)業(yè),勤奮鉆研,不拘常規(guī),為培養(yǎng)新世紀的創(chuàng)新人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