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美玲
摘 要:近年來,國民經(jīng)濟的不斷增長以及城市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人們對于居住環(huán)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園林綠化工程也隨著人們對居住要求的增高,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因為其可以有效改善人們的居住環(huán)境。分析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途徑,并且為施工質量的控制途徑和思路提供可行性建議,希望能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綠化;施工質量;強化措施
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各界對于我國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特別是該項目施工建設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等方面越來越關注。在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會受到不同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如何在這一背景下,對其發(fā)展現(xiàn)狀和影響因素進行系統(tǒng)分析,探究出更加合理的質量控制與解決方法,成為了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工作重點之一。
一、園林綠化工程基本介紹
園林綠化工程,即為風景園林綠地工程的建設工程,可為人們提供休息、娛樂的場所。與此同時,可有效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而有效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園林綠化,即為園林城市綠地、風景區(qū)與園林進行建設工程,主要為園林建筑、土方、園林筑山和園林理水、園林綠化等工程,而上述工程均可通過適宜的施工技術,將園林藝術和地面建筑融為一體。園林綠化工程,能夠通過合理設置喬木、灌木叢、草坪的方式,結合植被習性,實現(xiàn)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的效果。由此可見,為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質量,應做好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各個階段的質量控制工作。
二、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的問題和成因
施工過程中,沒有對地形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分配,而土壤的肥力和養(yǎng)分也存在一定不足。與此同時,地面垃圾不能在第一時間進行清理,使得地表殘余物質較多,直接對土壤肥力和養(yǎng)分情況構成不良影響;實際采購植被的過程中,采購人員為節(jié)省成本,采購一些低等級的植被物種,進而對園林整體施工效果造成不良影響;施工人員沒有通過專業(yè)植被管理培訓,以及栽培技能培訓,使得較多的園林植被沒有栽種就枯死,這和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責任意識有直接的關系;植被在實際栽培階段,沒有合理使用松土施底肥,使得排水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的植被因缺乏空氣,長時間浸泡發(fā)生干枯的情況;此外,沒有合理設置植被層次、間距,使得灌木由于缺少光合作用,生長效果較差。實際栽培的階段,不能給予根株大小、土球完整性更多的重視,使得植被生長情況受到直接的影響。而園林綠化后期維護工作中,沒有及時除蟲除草,導致較多植被發(fā)生枯萎現(xiàn);實際維護施工中,沒有及時修剪枝條,使得園林的美觀性受到影響;沒有進行合理灌溉,同樣會促使植被的生長受到限制。
三、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完善方法
3.1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前準備工作質量控制方法
(1)施工現(xiàn)場清理。在園林綠化工程過程中要想控制質量,地形整理是前提,首先應做好施工場地的清理工作,做好喬木、灌木的移植。對于施工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場地污染現(xiàn)象,需及時清理,固有道路和舊植物應充分考慮施工的影響。同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人員要著重考慮施工場地的透水性與地下水的流動性,考慮是否形成不透水層,假如地下存在積水坑,可能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長。因此,在園林綠化工程整理施工場時,施工人員應加強建設排水系統(tǒng),保證土壤水流可以暢通,以免地下出現(xiàn)積水坑。
(2)做好換土工作。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做好換土工作,是地形整理工作中的關鍵組成部分,由于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本元素,所以,換土工作是提升植物成活率的核心控制點。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人員在換土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土壤中瓦礫和石塊的含量,一般需控制在5%范圍以內,不能過多,以免影響土壤的質量與營養(yǎng)成分。同時,還需要考慮土壤中熱量、空氣、肥料和水分等含量,應盡量保證土壤有充足的肥力,促進植物生長。另外,需要控制土壤的酸堿度和有機質含量,這都是控制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
(3)嚴格驗收地形。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過程中,地形整理往往要求四周低、中間凸,在回填土壤時需充分考慮土壤的松緊度,可分2 次回填園林綠化帶土壤,而且還應關注植物栽培之后的土壤情況,做好植物栽培后土壤的二次回填工作。另外,由于我國在城市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的沒有具體規(guī)范質量驗收,所以,在驗收園林綠化工程時,應根據(jù)其實際經(jīng)驗,細化驗收施工地形。比如,在驗收公園造景時,需要根據(jù)實際設計驗收和控制地形,并要求一些監(jiān)理人員和資深專家進行評審,從多角度、全方面驗收地形。
3.2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階段質量控制方法
做好苗木進場的檢驗工作,旨在明確苗木是否存在蟲蛀情況,及時了解苗木根部是否存在受損,從而滿足工程需求和要求,選擇質量達標的苗木加以種植。實際施工中,工作人員應提高自身責任意識,進場后做好苗木的監(jiān)督工作、檢查工作。植被的取放,應保證動作輕柔。然后,需合理掌握苗木栽培的密度,因為栽培的密度過大,會對苗木攝取養(yǎng)分情況造成直接影響,還會使得土地面積不能被充分利用,無法達到整體美觀的效果。反之,會使得苗木栽培距離過近,直接危及苗木生長情況。為此,園林綠化工程需合理使用栽培技術,結合栽培苗木的規(guī)律和順序進行種植。通常來講,首先應實行喬木的種植操作,旨在確保植被的成活率、生長狀況。實際進行填土操作時,確保土壤良好的透水性,合理設置水渠、通氣孔提高透水性。在驗收階段,管理人員做好現(xiàn)場評審工作非常重要,評審應從全局評價,以便找到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經(jīng)有效措施及時加以處理。
3.3園林綠化工程后期養(yǎng)護質量控制方法
園林栽植后,需做好后期的養(yǎng)護工作,以此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做好后期植被的養(yǎng)護工作,確保植被良好的長勢,進而防止產(chǎn)生干枯、壞死情況。園林綠化工程施工3年后,植被生長情況良好,可達到較好的園林美觀性。后期的養(yǎng)護工作,主要涉及澆水、支撐、枝條修剪、防蟲、施肥、防寒等。需要注意事項:植被當日首次澆水,應確保水量、澆水速度的適宜。然后,在3天后、10天后分別澆水,確保水量適宜。后期澆水和澆水量,應結合園林綠化養(yǎng)護工作的具體要求操作,建議在清晨、傍晚澆水。植被首次完成澆水操作后,需嚴格觀察植被的情況,防止出現(xiàn)苗木歪斜情況,對苗木后期生長情況造成不良影響。若發(fā)現(xiàn)苗木栽培歪斜,應在第一時間進行扶正、固定和支撐處理。與此同時,后期養(yǎng)護工作中,還需做好植被枝條的修剪工作,確保枝條的透光效果、通風效果,以滿足苗木設計要求。此外,還應做好預防病蟲的工作,根據(jù)病蟲害出現(xiàn)規(guī)律,經(jīng)人工方式做好相關的防治工作,以便將幼蟲及時清理干凈,做好枯枝爛葉的修剪處理工作。完成園綠化工程施工后,通過專業(yè)人員對植被進行看管,結合溫度、植被生長狀況,實行防寒處理、追肥處理。需加強對園林綠化工程的養(yǎng)護、保護,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并對園林綠化工程實行嚴格管理,進而提高人們對自然的保護意識,加強對園林綠化工程的保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公眾在我國城市化建設發(fā)展過程中,逐漸提升了對環(huán)境質量的要求。各個階層的人民群眾生活理念和發(fā)展需求產(chǎn)生了深刻變化。因此,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需要充分探索出更加高效的管理與控制方案。通過制定合理化的管控目標,強化對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施工現(xiàn)場的管理力度。完善項目竣工階段的資料收集與管理能力,可以為項目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真實和有效的數(shù)據(jù),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葛婷婷,盧正香.論園林綠化工程施工中的質量控制[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16(30):79.
[2]施雨澤.簡析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的施工質量控制管理[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6(0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