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麗
摘 要: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樂就是情感的藝術。初中是學生人格塑造和道德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而音樂可以說是情感教育的源泉,教師要以音樂熏陶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初中音樂教育的重點不在于培養(yǎng)音樂家,更多的是要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愛好,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關鍵詞:初中音樂;情感;興趣;策略
對于初中音樂教學,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課堂滲透情感教學增強學生情感體驗,實現(xiàn)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立足課堂,共生共長。
一、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
音樂教學活動中急需解決的諸如:聽——聽什么、怎么聽?唱——唱什么、怎么唱?奏——器樂進課堂、樂隊排練;動——課內活動、課外實踐。這就需要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與學生能力的提升,以及明確音樂課堂教學形式與目標的達成。因此,音樂教師要注重教學基本功的常態(tài)化訓練,做音樂教學的有心人,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活動,廣泛汲取優(yōu)秀作品的營養(yǎng),不斷提升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教學中選擇合適且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以達成合理的、具有操作性的教學目標;要注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與音樂表現(xiàn)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課堂教學關注音樂元素、體現(xiàn)音樂學科特性;認真進行鉆研教材,反思教學得失,整理有推廣價值的做法和經(jīng)驗,形成高質量的專業(yè)論文。
例如:在班級唱歌(唱綜)教學中,教師應遵循音樂課堂教學規(guī)律,分層次指導學生“唱會、唱齊、唱美”,進行有梯度的教學,逐步達到教學目標;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教師要強調“聆聽”在整個教學中的重要性,聆聽樂曲體裁、聆聽描繪的畫面、分段聆聽和對比聆聽等,要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聽賞;教師應精煉授課語言,運用口說、目視、身行等多種方式啟發(fā)學生,做高層次教師。
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金鑰匙,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源泉。初中音樂教師應當把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重點,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首先,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親密、相互交流的課堂氣氛。其次,教師讓微笑走進音樂課堂,第一印象影響學生心情,讓學生以愉快的心情走入音樂課堂教學。最后,增強學生演唱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律動感。以多種形式調動學生使其主動參與音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熱情,讓學生獲得了豐富的藝術體驗。
例如:《歌劇之夜》是突出“舞蹈”和“音樂”的結合,教師處于個人興趣愛好對舞臺表演比較擅長,并且對學生的帶動能力強,通過本課,教師使學生做到了認識美、了解美、感悟美,使學生樹立了正確的認知音樂美學觀念。教師從音樂劇的對白、表演、舞美設計、歌唱引導學生根據(jù)音樂的情緒、肢體的舞動去理解所要傳遞的內容,之后多媒體播放一些著名的歌劇或音樂劇像《魔笛》、《貓》,都較好的讓學生對音樂劇這種比較陌生的藝術形式有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感悟。再如教師由美麗的新疆視頻欣賞入手,引出維吾爾民歌《青春舞曲》。教學過程中緊緊依托鋼琴帶領學生通過聆聽老師彈唱、用“l(fā)a”哼唱旋律、視唱曲譜,感受歌詞,并引導學生體會音樂的旋律之美。后面的肢體語言與手鼓的表演使學生對新疆音樂的節(jié)奏特點和民族特性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和理解。
三、增強學生情感體驗
體驗式音樂唱歌教學,就是要改變音樂教學的“高耗低效”的被動局面,讓我們的初中音樂課堂動起來、樂起來,讓我們的孩子通過唱好歌、愛唱歌,豐富他們的情感體驗,延伸出課堂之外更大的舞臺。前提是教師自身“用心、動情”才能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坝眯摹敝傅氖墙處煈斁膫湔n,努力挖掘教材重點,通過備教材、備學生潛移默化讓學生了解學習內容,掌握音樂知識?!皠忧椤本褪墙處煶浞诌\用體驗式教學法豐富學生的藝術情感。
例如:京腔新韻,余音繞梁,演繹新聲?!毒┣恍马崱啡A麗開啟,老師將傳統(tǒng)京劇與現(xiàn)代音樂相結合,設計的惟妙惟肖,運用多種教學體驗手段,將京劇四功中的唱、念、做、打柔于戲歌中,讓學生體驗了戲歌的魅力,感受了傳統(tǒng)之美。教師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從戲歌到傳統(tǒng)京劇的關系,恰如其分的運用低調華麗的語言,舉手投足將京劇的唱、念、打柔細于戲歌渾然于一體,“唱”樂了學生,“做”活了課堂,“念”出了傳統(tǒng)藝術的韻味,,一堂生動、有趣、激情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們難以忘懷??傊?,教師通過唱、念、做等體驗式教學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讓整個課堂充滿生機,活而不亂。
總之,作為一名初中音樂老師,筆者深知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性,做一個“用心、有情”的音樂教師。作為一名有追求的教師,筆者要終身學習、潛心鉆研,大膽嘗試,努力創(chuàng)新,盡可能讓音樂課“唱起來、動起來、樂起來”,力爭讓全體學生在音樂感受與體驗興趣、音樂表達與表現(xiàn)能力、音樂交流與合作經(jīng)驗、音樂情感與審美態(tài)度、音樂文化與社會理解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吳天嬌. 論初中音樂教學與情感教育的完美融合[J]. 黃河之聲, 2018, No.510(09):93.
[2]洪葉. 微課,讓音樂課堂變得更“活潑”——淺談微課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 科教導刊(下旬), 2017(0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