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仟
摘 要:進入二十一世紀,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日漸多樣化,讓教學課堂更加富有生機與活力。小學語文對于學生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有著啟蒙作用,在課堂中讓學生多發(fā)言,多思考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力,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打下基礎(chǔ)。因此,在這一階段中恰當引入討論式教學,可以增加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間的交流互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并在討論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適應(yīng)小學語文課堂的學習。
關(guān)鍵詞:討論式教學;小學語文;學習氣氛;表達能力;思考角度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的基礎(chǔ)學科,同時,這一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關(guān)鍵階段,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對學生的長期發(fā)展而言都極為重要。討論式教學可以引導(dǎo)學生參與進課堂學習,增強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在交流、討論中進行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之所在,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促成學生的發(fā)展。
一、活躍課堂學習氣氛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輕松有趣的課堂學習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集中課堂精力進行學習。同時,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還沒有形成主動學習的概念,缺乏主動學習的意識。討論式教學從這一方面來說,可以引導(dǎo)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進行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間的交流互動,在這一過程中調(diào)動課堂氛圍,學生都嘗試踴躍的發(fā)言,更能形成寓教于樂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授《曹沖稱象》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的方式引入課本內(nèi)容的學習,教師可以提問如:讓學生想出一個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尚且富有想象力且對世界充滿好奇,因此,教師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走進課文,了解曹沖,了解曹沖稱象的原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如:曹沖稱象的過程,為什么大家同意采用曹沖的方法進行稱象。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通過一定的自主學習,增強自身學習主體地位,通過討論交流,學生會明白曹沖稱象分成了四個步驟,曹沖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稱出了大象的重量,并從中感受到這篇課文中主人公曹沖的聰明,這篇課文的趣味之所在。
二、強化學生表達能力
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的一個關(guān)鍵時期,良好地表達能力會使學生更加樂于闡述自身觀點、見解,更樂于展示自己。討論式教學側(cè)重于討論學習,它的有效應(yīng)用有利于增加課堂學習中學生口語表達的時間與次數(shù),讓學生在交流與討論中逐漸學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并在長期的交流討論中,鍛煉、強化自身的表達能力,最終能夠條理清晰、邏輯嚴密、有理有據(jù)的進行表達,達到討論式教學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授《竊讀記》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對課文及課文作者有相關(guān)的了解,以便在課堂之初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做一個簡單的討論從而引入課堂學習,如,可以讓學生討論這篇文章大概講了怎樣的一件事,這件事和作者小時的生活背景、經(jīng)歷有什么關(guān)系,讓學生在討論中對課文內(nèi)容形成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認知,以便教師在課堂可以進行深層次的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就所教學內(nèi)容提出問題,如:作者為什么認為自己是在竊讀,認為竊讀的滋味是怎樣的,你怎樣理解竊讀的滋味,等,讓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充分互動討論,并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學生自身表達的不足,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拓寬學生思考角度
常言道:“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睂W生的學習也是如此,每個學生對于課文的學習都存在大同小異的理解。通過討論,學生可以了解他人對于文章不同的理解,獲取更多的學習信息,做到集思廣益,從而幫助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了解、看待文章,對待人物、事件初步具有辯證思維,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寬學生的思考角度和思維空間。
例如,在教授《少年閏土》這篇文章時,這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接觸不多的魯迅先生的文章。因此,在教授時,教師可以悉心引導(dǎo)學生去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理解其中的情感。在分析少年閏土的形象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進行討論,在討論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神態(tài)、外貌、著裝、動作等方面進行分析,教師在學生討論結(jié)束后進行反饋時,就可以將不同的分析角度進行板書,讓學生切身明白分析人物形象可以從多個角度出發(fā)綜合分析。此外,教師也可以就為何作者和少年閏土相聚不到一個月卻建立了如此深厚的情感,為何長大后的作者同閏土的關(guān)系就疏離了許多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通過發(fā)散性思維從不同角度尋找答案,讓每個學生都進行思考,最終集思廣益,讓學生在學習中明白分析文章內(nèi)容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分析,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
總而言之,討論式教學作為課堂教學模式之一,有著自身的優(yōu)勢和適用范圍,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適應(yīng)班級教學的需要。討論式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可以更好地激發(fā)課堂學習活力,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并讓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表達能力,同時,在長期學習過程中得到思維的鍛煉,幫助學生在無形之中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志軍.合作學習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yīng)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
[2]靳西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課堂討論的策略[J].學周刊,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