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芳
摘 要: 討論式教學方法能有效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從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討論式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對其應用方法進行討論,以期為未來討論式教學方法推廣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 討論式教學 高中歷史 教學應用
在課堂中嘗試加入討論環(huán)節(jié),且伴隨著新課改,討論環(huán)節(jié)的課堂占比不斷提升,這是討論式教學法的雛形與發(fā)展。高中歷史是一門問題較多的課程,有較大的討論空間,利用討論式教學方法提升歷史課堂品質成了一種必然。
一、討論式教學方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學方法上:不是一問一答,而是討論。
討論本身是有來有回的思想交鋒,而不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問一答。但由于部分高中歷史老師的錯誤理解,導致進行討論式教學時學生只是照搬課本答案回答老師的問題,卻被誤以為討論。
(二)問題設計上:忽視組織討論。
教師往往會非常重視如何設問,如提出問題:“應當如何評價秦始皇?”而學生多是回答問題書本上出現的疑似評價秦始皇的內容。這種形式上的參與很難進行深層次、多元化討論。教師忽視對問題挖掘的討論組織。
(三)問題追求上:過分要求答案統(tǒng)一。
討論本身迸發(fā)出的精神就應該是多元化的,而非一言一語地統(tǒng)一回復。高中歷史教育中,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認為學生回答的問題必須統(tǒng)一且唯一。這種要求一方面打擊了學生的討論興趣,阻礙了其多元化發(fā)展。另一方面使討論式教學徒有其表。
(四)組織經驗上:尚有欠缺。
伴隨討論問題難度加大,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往往出現經驗不足的情況。比如,遇到一個比較重大且較為開放的歷史問題時。如如何評價蔣介石的功過問題上。教師在設置討論步驟、提供討論方法和引導學生正確思想觀和價值觀形成方法上,可能會失去把控能力,導致討論失敗,討論結果不了了之,甚至可能出現中途停止討論活動的情況。
二、如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應用討論式教學方法
(一)深刻理解討論式教學方法的含義。
討論式教學方法的核心在于“討論”。傳統(tǒng)討論形式為教師提出問題,要求個別學生發(fā)表看法。或者直接引導學生發(fā)表看法。這種只是對話而非討論的形式應當被摒棄。所謂討論,需要大多數學生的共同參與,看法應當是學生內心的、自我的、真實的想法。此外,討論形式應當是小組模式,討論的方法應當是自由寬廣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更應當是平等的。
(二)精心設計問題,組織討論。
討論教學的引子就是“問題”,問題設置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討論式教學是否成功。首先,問題設置應該是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并且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踐有一定聯系,只有這樣的問題才具有討論價值。因此,教師設置問題時需要兼顧歷史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社會實踐。如討論“辛亥革命中表現出的精神力量對現實社會的指導與思考”,此類問題能很好地進行討論。
組織討論是一門藝術,教師組織討論時往往采用小組分組模式。舉例來說,依舊是對蔣介石的功過問題評價的討論上,教師再讓學生按一定規(guī)律組織學生討論小組,這個問題進行討論。討論中,要求學生說出最多元化、最自我、最真實的想法,并要求組長對同組同學的想法做出總結,然后在全班進行發(fā)表,再由教師進行評價。這時,我們就會發(fā)現對于蔣介石功過問題的評價,不再是一面倒或者照搬書本內容走過場,而是學生對歷史人物真實的、多元的看法。
(三)引導學生進行多元化的討論。
教師應當做好準備工作,廣泛查閱資料。在對問題充分理解的情況下結合學生需要了解的知識歷史進行準備,這樣設置出來的討論問題才能有的放矢。
為了引導學生得出多元化觀點,教師要在討論過程中善于發(fā)現。當發(fā)現比較新穎的觀點時,應當及時提煉出來進行鼓勵和引導。此外,對于新觀點中一些比較偏激的看法要及時糾正,同時給予鼓勵。如學生認為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起到了中堅力量的作用,因此蔣介石是承擔起了領導抗日的責任的。這種觀點在肯定國民黨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作用上值得表揚,但忽視蔣介石抗日的原因是出于維系自我政權,被迫與主動承擔責任尚有一定的差距。
(四)勤加練習,豐富運用討論式教學的經驗。
在討論式教學過程中,教師擔任的角色者需要教師具備相當豐富的指導經驗。具體來說,討論式教學中常常出現的問題為:學生認為討論無法進行而鴉雀無聲,或者學生提出十分不靠譜的想法時會引發(fā)尷尬。因此,教師指導討論時應當盡量一步一步地啟發(fā)學生,引導討論。同時不能輕易否決學生的觀點,對一些十分不成熟的建議應當與學生耐心地解釋與引導,可以先表達自己的疑問,引導學生做出調整。
討論式教學方法對高中歷史課堂有著相當大的促進效果,但尚需教師豐富自身經驗,對討論問題、討論方法、討論場景進行把控與預設,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蓉,左曉園.試論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改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01:161-163.
[2]劉梅蘭.“討論式”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索和實踐[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07: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