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曉燕
摘要:隨著小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出現了許多問題。特別是小學生學習依賴性強,獨立思考能力差的現象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本文闡明了學生獨立思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
一、前言:
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關鍵時期。但是,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阻礙了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發(fā)展,很多的數學課堂還是用灌輸的方式讓學生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是為了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而不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對學生的發(fā)展是一個非常不利的現象。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必要的。
二、培養(yǎng)和加強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具有重大的意義
教育的改革一直在不斷地加強和深化,對于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也成為了數學教學過程中一項重要的任務,這也是我國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必須在這個階段發(fā)揮作用。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通過各種合理的手段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它既是素質教育的關鍵,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在知識的傳授中不斷加強學生的學習技能,注意對學生智力和思維能力的開拓,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三、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現狀
一直以來,小學數學教育都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主導地位,強行向學生灌輸知識,要求學生記憶和傾聽,并根據具體想法解決問題。只有所謂的“標準答案”值得記住。不僅小學生崇尚自由的天性受到極大的壓制,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也被無情殺害。在此過程中,小學生很少獨立思考,只知道一味地遵循教師的思路和方法,學習上存在較強的依賴性。與此同時,在教師和家長的耳濡目染下,小學生對分數普遍抱有較高的執(zhí)著,如果成績不理想他們將會產生挫敗感,失去學習的信心,思想負擔十分沉重。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小學生往往會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背誦習題上,無法產生獨立思考的意識,長此以往,小學生的思維會日漸僵化,學習能力也會愈發(fā)低下。
四、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措施
(一)選擇獨特的教學內容,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數學課程具有較強邏輯思維的特點,很難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對此,就需要教師選擇獨特的教學內容,即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內容結合起來,并以有趣的方式呈現,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讓學生樂于參與實踐操作。例如,在學習“克和千克”相關內容時,開始可以讓學生從稱橡皮的重量,到稱椅子的重量,再到稱同學的重量著手,一步步加深學生對克與千克的認識,利用稱重的數據,能讓學生開始去思考克與千克之間有聯系嗎?能夠轉化嗎?這種抽象的數學知識將成為具體的數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掌握實際操作中的知識,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獨立思考能力。
(二)采取引導教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
隨著課程改革的開展,同時也提出了要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教育理念。這個概念還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間,同時改變了教師的課堂風格。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非常有幫助。為此,教師要在現有課堂的基礎之上加以創(chuàng)新,借助一些小技巧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從原來的課堂教學的主導者轉變?yōu)檎n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積極地思考。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要格外有耐心,不能因為學生接受速度慢、理解能力較差或者基礎比較薄弱就對學生加以批評,相反教師更要耐心地鼓勵他們,幫助這些學生一起找到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學生學看鐘表時,一般教師是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這樣雖然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但不夠直觀,不利于學生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將幾個大鐘表帶到教室并將它們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自行調換鐘表上的時間,再讓其他學生讀出表上顯示出來的時間。比起由教師領著學生認時間的教學方法,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給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對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是更有幫助的。
(三)進行互動,發(fā)散獨立思考的方法
獨立思考是對數學知識的綜合性應用,在學習新知識和解決數學問題時,使用哪種知識、進行怎樣的處理,是獨立思考的方法之體現。如果學生能夠掌握這些方法,獨立思考就會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利器”。而不同的數學問題,需要運用的思考方法是不同的,互動學習可以幫助學生逐漸總結這些思考方法并進行發(fā)散性的應用。例如,在學習統(tǒng)計的時候,可以讓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自己進行一個小的統(tǒng)計活動。比如,每個學生說出自己喜歡吃的兩種水果,統(tǒng)計出哪種水果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將水果的名稱寫在黑板上,學生每說一種水果,教師就記錄在黑板上。學生有的說喜歡吃香蕉和蘋果,有的說喜歡吃西瓜和桃子,通過對每個學生喜歡的水果的統(tǒng)計,可以讓學生了解到統(tǒng)計的作用,學生也可以根據這個互動活動得到啟發(fā),思考出更多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四)給學生反思的時間和空間,逐步完善自我
學習其實跟吃飯一樣,要先學習,然后得有思考的過程才能更好地吸收成為自己的知識。布置海量的作業(yè),讓學生不停地寫作業(yè)都沒有檢查思考的時間,上課時連續(xù)講而沒有留有充足的思考的時間那只能是囫圇吞棗。所以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反思的時間,不管是講課還是提出的問題,要讓學生進行反思,有自己獨立的思想,這樣才能更好地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更好地學習。
五、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引起高度關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不斷努力和積極探索,加強對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順利完成小學數學知識的傳授。
參考文獻
[1]李輝.淺析小學數學學習中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 才智,2017,(13):166.
[2] 黃達俊.小學數學教育中獨立思考能力養(yǎng)成分析[J].成功(教育),2013年01期
[3] 陳閩鋒.在數學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J].考試周刊;2014年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