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孩子各種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在素質教育的深入推廣下,注重育人之道,讓學生在學習中養(yǎng)成各種優(yōu)秀品質。音樂課堂教學文化有育人功能,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古典音樂儼如浩瀚的大海,不但波瀾不驚,海納百川的包容,古典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結構實現(xiàn)思想和感情表現(xiàn)與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育人教育,實現(xiàn)音樂的育人價值,是當前教師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古典音樂;小學生;性情培養(yǎng)
當今社會特別重視素質教育和人的全面發(fā)展,小學階段是學生道德品質和性情培養(yǎng)的基礎階段,教師要尤其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因此小學教師在日常教學生活中不近要教授各種文化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性情,行為習慣,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小學的音樂老師也不例外,古典音樂的獨有特點能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通過音樂的美感教育啟發(fā)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性情,這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但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師對于古典音樂的德育功能挖掘不到位,對于音樂課程德育功能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教師意識還有待提高,因此,對于古典音樂對學生的性情培養(yǎng)的意義和培養(yǎng)途徑是小學音樂老師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古典樂曲對小學生的性情培養(yǎng)的意義
(一)古典樂曲的音樂優(yōu)勢
古典樂曲是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既可以作為文化本身,也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古典樂曲帶來人們的不僅僅是好聽的樂曲,還帶有前任豐富的情感,有時寧靜,有時帶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古典樂曲教學是學生藝術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學生的性情養(yǎng)成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音樂教學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帶給學生一個輕松的氛圍,讓學生在古典樂曲的學習過程中得到快樂,學會思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
(二)古典樂曲的性情培養(yǎng)作用
古典樂曲比較形象,能夠帶給學生很大的情感體驗和愉悅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其中不同音樂中蘊含的情感,欣賞樂曲,感受樂曲,利用古典樂曲的美來陶冶學生的性情,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審美情趣。教師應挖掘不同古典樂曲的育人價值,學生通過學習各種不同的古典樂曲,可以在其中欣賞不同的音樂,并在其中感受音樂帶來的不同感受,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感和情緒,保持樂觀積極的態(tài)度。
一個的外部形象不僅包括外部容貌,還有其內在的氣質,學習古典樂曲是培養(yǎng)學生氣質的有效途徑之一。與其他課程不同。古典樂曲的藝術性決定了其學習過程以享受和感悟為主。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者,可以幫助學生欣賞古典樂曲,分析不同古典樂曲所具有的不同氣質,促使學生向知音識曲,能歌善舞的方向發(fā)展,并將其融入學生的言談舉止中,是學生在古典樂曲的熏陶下,提升自身氣質。
古典樂曲內容豐富多樣,其中有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樂曲,教師可以利用這一點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行為。比如,古典樂曲中有適合合唱的歌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合唱歌曲,要求學生嚴格聽從教師的指揮,把握音樂節(jié)奏并且和同學協(xié)調配合,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團結和合作意識,養(yǎng)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當學生對古典樂曲產生很大興趣,渴望去演奏樂曲而去學習一門樂器時,需要足夠的耐心、耗費大量的精力和努力,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
二、古典樂曲培養(yǎng)小學生性情的途徑
(一)選擇合適的古典樂曲
教師在選擇樂曲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特點,小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生動有趣具體的事物比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選擇完適合這個年齡層學生的歌曲后還要特別注意教學方式,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古典樂曲有很多,例如莫扎特的《小星星變奏曲》、《土耳其進行曲》、《幽默曲》、《小夜曲》等,莫扎特的這些曲子歡快、輕巧、和諧有趣,對于小學生有很強的吸引力,上課氛圍輕松愉快;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睡美人》、《天鵝湖》等,他的這些樂曲都是以童話故事做原型的,在上課過程中可以結合這些古典樂曲背后的故事一起將給學生聽,帶領學生感受音樂情感的變化,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性情的目的。
(二)舉辦古典樂曲的音樂活動
音樂活動是音樂教學形式的一種,音樂賞析是其中一部分,音樂活動可以將音樂賞析和表演結合起來,舉辦音樂活動可以使身體動作與音樂節(jié)奏相協(xié)調,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也可以是小學生的動作變得協(xié)調、敏捷并且優(yōu)美。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是出于音樂美,可以培養(yǎng)學生追尋美好的興趣的習慣,學生對于美的追求,也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賞析著名古典樂曲
音樂賞析是音樂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手段,在音樂中去感知、領悟和表達感情,是音樂賞析的重要方面,教師也可以引導小學生進行音樂賞析。例如舒曼的《童年情景》就可以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己去賞析,表達自己的感受。這首曲子主題簡潔,旋律跌宕起伏,比較吸引學生,主題簡潔也方便學生理解。
三、結語
古典音樂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藝術教育,對于小學的古典音樂教育,關系著兒童今后的性格品質,對于學生性輕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影響,通過古典音樂的調節(jié)培養(yǎng)學生調節(jié)情緒和感情的能力,幫組學生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性格特點應對未來的變局。古典樂曲的教育可以很好的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對于學生的性格養(yǎng)成在潛移默化中有著非常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四鳳.小學音樂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與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6,08.
[2] 牛曉凈.小學音樂教學如何讓學生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展[J].學周刊, 2015,25.
[3] 鄭蕾.淺談音樂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0,03.
[4] 孫信晴.小學音樂教學的育人之道[J].考試與評價,2017,11.
[5] 何琦.音樂中的育人之道—談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好家長,20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