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摘 要:微課借助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東風是目前我國教育界非常流行的教學新技術,在各學科的教學中發(fā)展非常迅速,為了進一步推動鋼琴教學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的深入發(fā)展,本研究立足于筆者的教學工作實際,對微課在鋼琴音樂教學中應用思路展開探索,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為鋼琴藝術在青少年群體中的推廣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鋼琴教學;微課;學生
鋼琴教學是大學藝術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而言具有較大難度的科目,優(yōu)化鋼琴音樂教學質(zhì)量,應該在教學技術上不斷推陳出新,探索一種與鋼琴藝術深度契合的教學新技術。隨著網(wǎng)絡新技術和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微課作為新教學技術不斷滲透到各學段和各學科教學工作中,在教育領域掀起了“微課熱”,微課與鋼琴教學的有機結(jié)合需要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有效激發(fā)鋼琴教學的魅力與潛力。
一、微課應用于鋼琴教學的思考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技術,“微”是其根本特征和基本表現(xiàn)手段,其一,微課時間較短,方便學生利用“碎片”時間開展學習活動;其二,微課內(nèi)容相對較少,求精而不求多,簡明不冗長,一個微課往往只闡明一個知識點;其三,微課制作方便,且要求直奔主題,并且再現(xiàn)性強,是學生學習的好幫手[1]。微課在鋼琴音樂教學中的滲透,不應以追求教學技術的簡單革新為目標,而應以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轉(zhuǎn)變?yōu)樽罱K目的,微課的應用應凸顯主動性和系統(tǒng)性的基本特點[2]。所謂主動性,即將鋼琴知識點和技巧以“微”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降低學習難度,誘發(fā)學生主體性,引導主動學習。所謂系統(tǒng)性,即微課的定位是一種補充教學手段,應著力營造“線下”和“線上”相結(jié)合的教學氛圍,即引導學生在線上運用微課積極突破重難點的同時,也應引導他們積極地和教師開展線下的交流溝通,打造良好教學生態(tài)。
二、微課應用于鋼琴教學的策略
(一)運用微課激發(fā)自主學習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和新教育理念不斷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凸顯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既是探索教學新技術的基本指導思想,也是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由之路。對鋼琴教學而言,其作為音樂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學生缺乏像學習文化課一樣的充足時間開展學習,因此,自主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鋼琴教學中用好微課,并不在于將微課滲透到教學工作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而應該用好用對,見縫插針,微課并不是要完全顛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優(yōu)化和拓展。具體而言,教師在課堂上要善于將學生引入自主學習環(huán)境中,在進行新知識點授課前,先以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遇到疑難點,通過學習微課資源自主解決,最后教師再進行疑難解答。這樣的教學思路能夠有效引導學生自主探“微”,使鋼琴教學走出無意義模仿操作的困境。鋼琴微課教學可以依據(jù)每一個小知識點制作微課視頻,突出重點,明確方向,吸引學生的關注度,課后學生還可以就這些小視頻進行鞏固學習,查漏補缺,真正融會貫通,達成更好學習效果。
(二)運用微課推動差異化學習
鋼琴是高雅藝術的代表之一,而學生由于個人愛好、基礎水平以及家庭環(huán)境等影響在鋼琴水平上是參差不齊的,這就為確保鋼琴教學進度的協(xié)調(diào)性造成了很大困擾,教師在面對層次不一的學生時,難以同時兼顧,面面俱到[3]。微課,可以憑借自身細致入“微”的特點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層次劃分,從而兼顧學生的差異性,開展針對性教學。
以往鋼琴課教學由于學時的限制在教學內(nèi)容制作上顯得比較籠統(tǒng),不能很好地適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而這正是微課教學需要優(yōu)化的地方。教師可以在微課制作上體現(xiàn)出層次性,以知識點難易程度作為分類依據(jù),將鋼琴微課制作成初、中、高三個級別,供給學生對號入座。這樣,學生能夠結(jié)合自身的能力水平選擇相應的任務,并且隨著能力提升開展循序漸進的學習,在微課引領下,鋼琴教學將進入更高效的分層教學模式。
(三)運用微課提升學習效率
現(xiàn)場演示是鋼琴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然而這種一對多的模式也有一定局限性,即對操作步驟的展示沒有微課來的詳細和清楚,傳統(tǒng)鋼琴課上,教師在講解鋼琴知識和傳授彈奏技巧時,往往需要親自進行彈奏演示,而在演示完后,學生只能借助腦海中的印象進行練習[4]。如果學生基礎較差或者練習科目難度較大,很可能就會因為某個知識點或技巧掌握不牢而影響整個曲目的演奏水平。
基于此,微課教學應充分發(fā)揮細致入“微”的特色,可以根據(jù)教學任務實際要求將演奏的重難點和彈奏步驟制作成微課視頻,進行重點標注,再輔之以教師的專業(yè)講解,這樣學生就能夠通過反復觀看微課完成強化練習。尤其是對于一些鋼琴學習的重難點內(nèi)容,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教師需要通過反復講解才能讓學生習得技巧和技能,通過微課打造的這種直觀性強、可控性強的教學資源,將這些知識點加工成能夠供學生反復學習的教學資源,提高學習的針對性,消除學習瓶頸,能夠幫助學生輕松且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掌握操作技能,同步優(yōu)化教學質(zhì)量。
三、結(jié)語
微課為鋼琴音樂教學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通過教師細致入“微”的教學設計,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強化學生自信心,拓寬鋼琴學習的廣度和深度。運用微課為代表的新教學技術是學校開展鋼琴教學改革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成為學校和音樂教師著力實踐的重點。
[參考文獻]
[1] 鄭燕琳.微課模式下創(chuàng)新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探究[J].北方音樂, 2018,22:200+202.
[2] 李麗婧.微課在職業(yè)院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以鋼琴教學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8,39:215.
[3] 唐薇.微課在地方本科院校鋼琴集體課中應用的可行性探究—以湖南科技學院為例[J].黃河之聲,2017,24:37-38.
作者簡介:孫潔(1982-),女,湖南新化人,博士在讀,長沙學院音樂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