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菊
摘要:繪本故事教學,利用故事豐富的情境和趣味性,開展與故事相關的多種教學活動,使小學生在學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學生外語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種素養(yǎng)協(xié)同發(fā)展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閱讀素養(yǎng);繪本教學;途徑;方法
目前,有些小學開展的英語閱讀課,其教學內容仍局限于語言、詞匯、語法知識等,并沒有很好地依托學科內容,教授語篇背后所要傳達給學生的寓意。那么,閱讀教材應如何選擇,繪本故事教學有何意義,又應該如何選擇英語繪本故事,繪本故事教學是如何進行的,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
一、閱讀教材的選擇
與其他讀物相比,繪本更加直觀形象,更加生動有趣。它貼近生活、關注兒童的情感體驗,但同時又高于生活,有利于培養(yǎng)兒童的思維能力,實現(xiàn)了抽象與具象的統(tǒng)一閱讀與生活的融合。
二、繪本故事教學的意義
繪本故事教學并非指簡單的講故事,而是以故事為素材,利用故事豐富的情境和趣味性,開展與故事相關的多種教學活動,使小學生在學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聽、說、讀、寫能力,促進學生外語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種素養(yǎng)協(xié)同發(fā)展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生活、懂得交往、善于溝通,具有責任擔當,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
三、如何選擇英語繪本故事
(一)教學故事的標準
題材應是兒童所喜聞樂見的;有故事情節(jié)、相應的語境、有不同的角色;符合相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學習水平;語言難度適中,朗朗上口,新知識所占的比例不應超過故事內容的三分之一;故事的長度適中,一般不超過十分鐘;教學語言點自然地穿插或重復出現(xiàn),有可預測性;故事情節(jié)有利于開展師生活動;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二)推薦英語繪本
《典范英語》《攀登英語閱讀系列》《外研社麗聲拼讀故事會》《大貓英語分級閱讀》,書目內容大都為小讀者體驗過、接觸過的事物,有過的情感經(jīng)歷等。
四、繪本故事的教學流程
(一)故事前(Pre-story)帶著想象進入繪本
老師可設計以下活動:交談與故事主題相關的經(jīng)歷;預測故事內容;介紹故事背景、人物等信息;引導學生進行繪本封面導讀;學習影響理解故事的生詞。
例如:學習繪本《Monkey Puzzle》時,故事前,先讓孩子們預測故事內容,猴子是在哪里走丟的呢?猴子走丟后先遇到了誰呢?(老師可以提示:會飛的小動物)
(二)故事中(While-story)帶著問題理解繪本
1.通過看動畫,讓學生初步理解故事
動畫版的繪本教材,更有助于理解故事。在這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老師可以設計兩或三個事實性問題。例如教繪本《Wrestling game》時,可設計兩個問題:How many rounds are there? Who wins the game at last?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感知繪本故事,之后又解決了問題,這不但有助于理解文本,還培養(yǎng)了良好的傾聽習慣和啟發(fā)了思維。
2.圖片環(huán)游,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以問題為引導,老師可設計推理性和評價性的問題,通過主題圖等啟發(fā)學生主動觀察、預測、思考、分享個人經(jīng)驗。同時學生還在這一過程中推斷故事情節(jié),理解人物心理、聯(lián)系個人生活,使圖片環(huán)游讀懂故事的過程成為師生合作探究故事意義的過程。
3.帶著期待朗讀繪本
孩子一開始主要是模仿,跟讀的過程,是模仿語音語調,培養(yǎng)好語感的過程。分角色趣味朗讀,用聲音演繹各種語氣詞、擬聲詞,惟妙惟肖地配合人物表情。結合繪本中人物的表情、動作,學生們的朗讀會更有感情,更能體會文本中所蘊含的人文情懷及價值觀。
(三)故事后(After-story)帶著欣賞分享繪本
1.帶著感情講述或表演繪本
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關鍵詞語或圖片(簡筆畫)來幫助孩子更好地復述繪本內容。如繪本《Brown bear,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我借助動物的出場順序圖來幫助學生復述故事。表演繪本故事要注意以下要素:角色、情景氛圍、語音語調、表情動作、道具、服裝、媒體。學生在看、聽、讀、說的基礎上進行角色扮演或復述,用他們重建英語情景或重述故事片段,完成從情景到語言,再從語言到情景,從分散文本到整體信息輸出的過程。
2.談談體會和心得
一個優(yōu)秀的繪本故事一定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學習了繪本故事后,學生們一定會有所感或有所悟,所以,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談談自己的所感所得。
3.續(xù)寫或改編繪本
續(xù)編故事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活動。有些繪本的結尾意味深長,很適合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續(xù)編故事。我們可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來續(xù)編故事。還是以《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這本經(jīng)典繪本為例,在故事的后面問:“Children,children, what do you see?” ,這時如果我想訓練學生認讀人物和名字方面的內容,我會出現(xiàn)Amy, Sam, Ms Smart等圖片,他們就會續(xù)編下去: I see Amy \ Sam \ Ms Smart looking at me.等學生明白我的意圖后,我要求他們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如用我們班上同學\朋友的名字)來編,這樣的接龍故事既真實又好玩。
通過繪本故事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力和閱讀水平,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增進了學生潛意識學習英語的好方法,滲透了學生道德情感的教育,讓學生在愉悅的故事里,不知不覺的就學到了英文單詞或句型,培養(yǎng)了學生英語閱讀素養(yǎng)和終身學習的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逸曦,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6.
[2]韓笑,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之我見[J].讀與寫,2017.
[3]莫燕香,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