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燕
摘 要:生物學科是中學階段的重要科學課程之一,是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們的不懈追求。教育與心理學息息相關,學習情感是影響學習活動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就可以動機策略理論研究為基礎,設計出高中生物課堂動機激勵策略的教學框架,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動機激勵理論,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挖掘,個性得以和諧發(fā)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生物課堂的素質教育目標。
關鍵詞:激勵策略;生物;課堂教學;方法
生物學科是中學階段的重要科學課程之一,是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們的不懈追求。教育與心理學息息相關,學習情感是影響學習活動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教師就可以動機策略理論研究為基礎,設計出高中生物課堂動機激勵策略的教學框架,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動機激勵理論,可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挖掘,個性得以和諧發(fā)展,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生物課堂的素質教育目標。
什么是激勵?激勵就是教師通過施加積極的教育影響,讓學生處于一種主動活動的動力狀態(tài),把教育影響內化為自覺意思,從而引起需要,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內在潛能,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目標的心理過程。心理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學習結果不僅受智力因素的影響還受到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非智力因素有情緒、態(tài)度、動機、興趣等,所以,廣大生物教師應舍棄以往的傳統(tǒng)教育方式,根據生物課程的教學目標,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方法去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學熱情,讓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化厭學為樂學。生物課堂教學的激勵策略有哪些呢?
一、問題教學,增強學生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求如欲
在課堂上,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才有交流的動機,思維才會活躍。學習新內容前,教師布置預習任務和相應預習問題。在課堂教學時,進行預習問題的檢查,教師要讓學生多提問,說出自己的看法,集思廣益,然后對學生提出的預習問題給予肯定和夸獎,并與同學共同探討開放性問題,激勵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這樣一來學生的問題意識會漸漸加強,課堂上再對學生的的問題進行演示與解答,學生四維就會逐漸活躍起來,好的課堂氣氛自然就會形成。例如:在學習“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準備實驗材料——鼠婦的時候,讓學生記錄鼠婦的生活環(huán)境特點,觀察鼠婦的身體結構特點等。在課堂教學時,先檢查預習問題,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這時,學生就會提出“鼠婦靠什么生存?”“為什么拖把上會長出鼠婦?”“鼠婦的形態(tài)、顏色都一樣嗎?”等等,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學習將會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促進學生的自主思考,相應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二、運用激勵性評價,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良好動機
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該根據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教學內容、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學習的狀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激勵學生,讓學生從內心體驗成功,產生學習的動力。例如在學生進行某些生物探究實驗時,實驗方案設計很嚴謹很認真,但實驗卻失敗了。這時,教師應該正確地對學生進行評價,耐心引導,充分肯定他們在實驗中積極認真的態(tài)度,同時和學生一起分析、找出原因,允許他們重做實驗,直至成功。讓學生感受教師的真心幫助,樹立起學習的信心。
多用鼓勵性的語言,正面贊揚和鼓勵學生的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在實施“激勵性評價”時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評價時要尊重正視學生具有的多元智能,秉持熱切的期望來觀察、關注和接納學生,建立“分層多維”的評價標準,來肯定和促進學生的豐富潛能,支持和推動學生的生命成長。給予評價時一定要真誠、中肯,恰如氣氛,不可過分夸張,讓學生切實體驗到教師的每一句鼓勵和贊揚都是發(fā)自內心的真情實感;評價語言要新穎,獨特,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評價激勵時要全面兼顧,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不偏愛優(yōu)秀學生,不冷落后進生,而且,創(chuàng)設不同層次的問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三、為后進生設立一個激勵目標,幫助他們確定學習方向
每個班都有優(yōu)秀生和后進生,相對于優(yōu)秀生而言,但后進生現場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世界上沒有甘心落后的人,后進生的眼里也經常閃動著渴求上進的光芒,只不過這種光芒往往被我們所忽略。每一個落后的學生將來都有可能成為優(yōu)秀的人,就如同一棵小樹一樣,不管它今天多么彎曲,數年之后也可能成為棟梁之材。老師的責任就是努力創(chuàng)造學生生長的適宜環(huán)境,為他們提供上進的機會。一個只會訓斥、嘲笑、輕視學生的老師,永遠都不可能營造出適宜學生成長的空間。絕大部分后進生落后的原因,不是智力的低下,而是缺少自我約束的能力,沒有穩(wěn)定的方向。這時,教師就需要多注意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為后進生設立一個激勵目標,幫助他們確定一個方向,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設和實施多種激勵機制,如在課堂上正確回答問題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課后練習時對做得好的地方打高分或批注表揚和肯定的批語,在考試取得進步時,當眾表揚,肯定他們的進步等,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那么激勵教育就會增強學生改掉不良習慣的信心和勇氣。
四、總結
人的發(fā)展是長期性的,對學生的激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教師們成功激勵學生擁有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后,一定要根據學生的目標完成情況,在符合學生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更有挑戰(zhàn)性的激勵目標,不斷形成激勵刺激,強化積極行為,形成后浪推前浪一浪高過一浪的洶涌之勢。對待后進生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因為這些學生的弱點并不是智力問題,而是毅力和上進心的問題,所以,采用激勵教學策略時一定要持之以恒,前后一致,不可動搖,要知道教師的猶豫和動搖將有可能會毀掉一個學生的前程。
參考文獻
[1]寇軍.生物教學中的激勵性評價.教壇天地.2014
[2]冉妮.淺談生物教學中的激勵策略.學習方法報.教研版.2012
[3]劉峰.運用激勵策略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時效性.2015
[4]林國海.生物課堂教學中激勵策略的運用.考試周刊.2012
(作者單位:融水苗族自治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