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云飛 顧新亮
【摘 ?要】目的:分析不同手術松解時機對小腸梗阻手術預后影響。方法:將2015.03-2019.06期間我單位收治的100例小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在患者發(fā)病48h后進行手術,觀察組在患者發(fā)病48h內(nèi)進行手術。對比兩組術后恢復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所用住院時間和恢復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手術時間可影響患者的預后效果,在最佳的時間對患者進行松懈手術治療,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降低患者的經(jīng)濟壓力。
【關鍵字】手術松解時機;小腸梗阻;預后;療效
【中圖分類號】R65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293-01
小腸梗阻主要是由于多種原因導致腸內(nèi)容物無法順利通過腸道,導致在小腸部位出現(xiàn)梗阻的情況。該疾病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病情復雜,患者在初期主要表現(xiàn)為腹脹和嘔吐,隨著患者病情的加重,會出現(xiàn)腹部陣發(fā)性絞痛等情況,病情嚴重時可導致患者進食障礙,水電解質失衡,從而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患者一旦被確診為小腸梗阻便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1]。本次研究以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手術松懈時機對患者的影響,詳細情況如下。
1 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將2015.03-2019.06期間我單位收治的100例小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平均年齡為(44.3±6.3)歲,在患者發(fā)病48h后進行手術,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為(45.2±6.2)歲,在患者發(fā)病48h內(nèi)進行手術。兩組患者在基礎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我單位倫理委員會已批準。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糾正水電解質失衡,補液,腸外營養(yǎng)支持以及禁食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患者發(fā)病后48h后實施松懈手術,觀察組則在患者發(fā)病后48h內(nèi)實施松懈手術,關腹之前需使用生理鹽水對腹腔進行清洗,放置引流管,術后注意保護切口。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術后恢復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數(shù)據(jù)納入SPSS18.0軟件中分析,使用t和“ ”表示計量資料,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術后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急性腸梗阻在臨床中并不少見,患者多具有惡心,嘔吐,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導致患者安全以及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此類患者的病情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若發(fā)病之后未及時對患者實施干預措施可能導致患者死亡[2]。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的原則為采用簡單快捷的方式解除患者腸道梗阻的情況,降低患者的不適感,當前,對患者治療的方式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對于一般性的急性腸梗阻,臨床通常采取保守治療,即利用禁食,腸胃減壓等措施緩解患者的病情,該方式屬于治療腸梗阻患者的必要措施,對于患者具有傷害小,成本低等優(yōu)勢,但患者經(jīng)保守治療之后無明顯好轉狀況,則需采用手術方式對患者進行治療,可將其作為患者術前手術治療的準備方案[3]。
而臨床對于患者手術時間的選擇存在著較大的爭議,部分學者認為患者在癥狀未得到有效控制前太早進行手術,發(fā)生意外的可能性較大,可能導致手術治療的效果受到影響,甚至導致患者死亡。而多數(shù)學者認為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過晚,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使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不僅會增加患者的不適感,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更為復雜,提高手術的難度。因此對于患者應該及時進行準確的檢查,在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之后,盡早給予對癥治療措施,為之后手術實施奠定良好的基礎[4-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術后恢復時間,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盡早實施手術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患者的康復所用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對于提高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具有顯著意義?;颊叩寞熜Ш褪中g時間的選擇具有密切關系,筆者認為可根據(jù)以下幾點選擇手術時機;1、患者若被診斷為結腸癌和嵌頓疝導致的腸梗阻,在確診之后應迅速進行手術治療。2、影像學檢查提示患者為旋渦征,腹腔游離氣體以及花束征等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3、患者的腹痛或者高熱癥狀具有明顯加重情況,白細胞計數(shù)顯著升高應盡快實施手術。4、合并腹膜炎,腹部壓痛患者與腸鉸窄關系密切,因此需密切關注患者的病情,做好隨時手術的準備。5、若患者具有內(nèi)出血等情況,需及時手術。部分患者在實施治療時應小心謹慎,如假性腸梗阻,麻痹性腸梗阻等患者并不適合進行手術治療,部分老年患者受機體因素的影響,在發(fā)病后的癥狀并不顯著,因此臨床治療時應該仔細斟酌,對于具有腫瘤嫌疑的患者,可先進行保守治療,在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緩解以及診斷明確之后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手段。
綜上所述,對小腸梗阻患者可先行保守治療,在明確患者的病情之后,結合患者的基本資料,在48h內(nèi)實施實施手術治療能夠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且具有安全性高,預后良好等特點,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王暉, 蘇曉麗, 戴維,等. 急性腸梗阻患者不同手術治療時機對療效及預后的影響[J]. 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7, 46(5):609-611.
[2] 魏林富. 不同手術時機治療急性腸梗阻患者的效果及對預后影響分析[J]. 蛇志, 2018, 30(4):669-671.
[3] 賈迎光. 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效果比較[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7, 15(14):151-152.
[4] 劉衛(wèi)東 . 腹腔鏡腸粘連松解術治療粘連性腸梗阻的臨床應用觀察[J]. 養(yǎng)生保健指南, 2018, 46(06):103-105+117.
[5] 時紅光, 陳琦, 魯頌獻. 嬰幼兒腹部術后遠期粘連性腸梗阻手術時機的選擇[J]. 中國實用醫(yī)刊, 2018, 45(3):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