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華
【摘 ? 要】 ?啟發(fā)式教學在高中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有其特定的優(yōu)點和價值,教師要善于利用各自教育教學資源,開設啟發(fā)式教學活動,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興趣,引領學生成長,讓輕負高效的課堂效果悄然無聲地生長于我們的課堂。
【關鍵詞】 ?啟發(fā);高中生物;課堂;實踐
伴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不斷推進,對課堂教學模式也提出來新的要求,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就在此時進入高中生物課堂。而在生物課堂中應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探究的好奇心,也能夠使學生探索生物知識學習的規(guī)律,從而不斷提高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基于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內容,將啟發(fā)式教學模式融入課堂呢?
一、借助同伴力量
從社會對人才提出合作能力的要求之后,教師就將合作學習策略引入高中生物課堂之中,用于滿足當前社會的要求。而基于啟發(fā)式教學模式下開展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借助同伴的力量,發(fā)展自己的思維,從而拓寬自己的思考方向,實現(xiàn)在生物知識中的思考。但是,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注意到,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在知識的認知上存在自己獨有的特點,所以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生物知識掌握情況,對小組合作的成員進行優(yōu)化分配。
例如,在開展高中生物《伴性遺傳》的教學中,教師首先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反應,對學生進行層級的劃分,分別是伴性遺傳知識掌握程度較好、一般和較差的學生。之后,教師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組員的合理分配,使得每個小組中既有對伴性遺傳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也有對伴性遺傳的內容掌握程度一般和較差的學生。隨后,教師向學生提出“為什么同樣是伴性遺傳病,但是最后的結果卻不相同呢?以實例說明。”的合作學習任務,讓學生以上述分好的小組形式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小組中學生的生物知識掌握程度不同,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向和角度也不相同,因此,在小組活動中,差異化水平的小組成員之間能夠互相激發(fā)一些新穎的想法,從而促進“為什么同樣是伴性遺傳病,但是最后的結果卻不相同呢?”這一問題的解決。
顯然,在開展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利用合作學習策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共同進行生物知識的思考,從而使學生在相互討論中,能夠借助同伴的力量,啟發(fā)對生物知識新的認知,啟發(fā)學生智慧的碰撞、思維的生長。
二、設計探究實驗
“實驗”是生物課堂中的一大特色。相對于其他課程的知識來說,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更加注重生物知識的生成過程,因此,“實驗”在生物課堂中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對學生進行生物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生物實驗進行探究性的設計,讓學生結合自身對生物知識的認知,以及生物實驗室的操作水平,進行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和實驗流程的設計,從而讓學生在參與實驗中,啟發(fā)自己的思維,將生物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加強對生物知識的認知。同樣也凸顯生物課程學習的價值與意義,促進學生在學習生物環(huán)節(jié)的不斷深入。
在高中生物《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這一實驗。在實驗中,教師根據《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這節(jié)課中的糖類的結構、蛋白質的結構等內容,讓學生自主分析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方法,從而在分析中深化對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鑒定實驗原理的認知。之后,教師讓學生對該實驗的流程,器材和材料的選擇等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在不斷探究中得到啟發(fā),提高對《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這一課知識的認知。
可見,實驗的探究性設計對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堂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基于自身對生物理論知識的認知,探究實驗的原理和流程等,從而逐步啟發(fā)自己的思維,強化自己的認知。
三、注重問題引導
在生物課堂中,“問題”的應用已經屢見不鮮,教師往往將問題看做是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同時教師能夠以問題的形式,檢驗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效果,學生也可以使用問題的形式,向教師反饋自己對生物知識的看法,從而促進雙方溝通思想,在互相解答問題中,實現(xiàn)生物知識的有效學習。而基于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下開展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教師可以基于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具有探究性的問題,啟發(fā)學生針對生物知識進行思考,從而在思考中,逐步深化對生物知識的認知。
以高中生物《細胞的衰老和凋亡》這一課的教學來說,在教材中安排了“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細胞的衰老特征和原因”等內容。而為了實現(xiàn)對學生啟發(fā)式的教學,也為了深化學生對“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細胞的衰老特征和原因”等知識的認知,教師向學生提出“老年人的體內就沒有稚嫩的細胞了嗎?他們體內的細胞不再生了嗎?”“剛出生的幼兒的體內也沒有在老化的細胞嗎?”“我們如何判斷一個細胞是否處于衰老呢?”等探究性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結合“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細胞的衰老特征和原因”等知識進行思考,從而在解答這些問題的同時,深化對“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細胞的衰老特征和原因”等知識的認知。
從上述案例中不難看出,在對學生進行生物知識的教學中,教師能夠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啟發(fā)學生對生物知識進行探究,從而踐行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意義和價值。
類似的啟發(fā)式教學的方法與策略還有很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偠灾?,啟發(fā)式的教學模式對高中生物知識的教學具有積極意義,在高中生物的實踐教學中,教師能夠基于啟發(fā)式教學模式的特點,結合當前教材中對生物課程內容的安排,進行傳統(tǒng)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使學生在生物課堂中,啟發(fā)自身的思維,提高學習生物知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