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佳雯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橫涇中學,江蘇 蘇州 215103)
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對教師提出了這樣的教學建議,即教師應該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組織課堂時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為學生盡可能多地創(chuàng)造語言實踐機會,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也就是意味著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唐慧,2018)
課堂提問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起著引導學生思考并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初中英語課堂中仍然存在只注重對閱讀的文章的基本信息的提問,而很少注重通過參考性問題尤其是評估性問題提問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本文在對一堂課外閱讀課的評價與反思中,進一步思索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運用設問層級模型來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Long & Sato (1983)將課堂提問分成兩類:展示性問題與參考性問題。展示性問題指提問者已經(jīng)知道答案的問題,而參考性問題指提問者不知道答案的問題(轉引自胡青球等,2004)。展示性問題是原文信息的展示,學生可在文中找到答案。這類問題是對原文信息的獲取和加工。參考性問題是開放性的,需要學生通過分析、歸納、綜合等方式獲得自己的看法。這類問題是對原文信息的再加工,能促進學生高階思維品質的發(fā)展。對于最高層次的評價能力,Barrett(1968)指出評估性問題就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權威信息或觀點形成自己的判斷與評價的問題,是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關鍵(轉引自唐慧,2018)。
布魯姆的思維能力層級模型(見表1)從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與評價六個方面出發(fā),設置相應的展示性問題、參考性問題和評估性問題。但是從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設置的問題仍然以知識和理解類的展示性問題為主,而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的參考性問題和評估性問題太少,不利于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在本文中探討的初中英語課堂提問類型就可以分成三類,即展示性問題,參考性問題和評估性問題。
表1:
評價 根據(jù)具體的標準進行評判根據(jù)具體的論據(jù)提出合理的觀點評價性問題
本堂課是區(qū)級評課選優(yōu)活動中的一堂,授課內容為與教材單元話題相關的一篇課外閱讀,題目是World is running out of sand,材料來自21世紀學生英文報·初二版。在下文中,筆者將會探討在這堂課外閱讀課上的部分環(huán)節(jié)及教師的課堂提問,并按布魯姆的設問層級模型進行評價和反思,以期對后期的教學和提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有所幫助。
教師首先用幾張圖片引出沙子這個主題以及沙子的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然后教師提問:Where can we find sand? What do people use sand for in their daily life? 在學生回答之前,教師在PPT上已經(jīng)展現(xiàn)幾幅圖片,指明沙子的用途。
評價和反思:
此處學生可以從原文找到沙子存在于何處,屬于展示性問題,也可以激活背景知識,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沙子的用途,屬于參考性問題。但是教師在此設計上將后一問也變成了展示性問題,過早地將預設好的信息給學生,使學生的思維受限。此問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再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擴展思維,讓學生自己想到答案。
該環(huán)節(jié)教師基本上沿用“提問---在原文中找到信息---回答”這樣的模式,所以問題基本都是展示性的問題。原文如下:
Sea waves and some sea animals sometimes rub against rocks in the sea.This makes the rocks break down and become tiny pieces.Later,wind and water carry these tiny pieces to riverbeds,beaches and the seafloor.They become sand there.
評價和反思:
教師在讓學生讀完這段文章后,找出沙子形成的幾個關鍵字,并可提出一個參考性問題:Can sand be formed only in a few days,months or years? Why? 學生在讀完沙子的用途和使用的量之后教師也可設計一個參考性問題讓學生思考,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原文如下:According to the BBC,we use about 15 billion tons of sand every year to build houses,roads and other things.和 Palm Islands are three large manmade islands in Dubai,United Arab Emirates.They took 94 million cubic meters of sand to build.以及Sand can take tens of thousands of years to form.設計一個參考性問題:From the amounts used every year,what can we know about sand? 讓學生思考每年消耗這么多的沙子,但沙子的形成需要數(shù)萬年,那么讓學生思考沙子會發(fā)生什么問題,引出下文沙子即將耗盡和帶來的影響這個話題。
教師針對沙子的特征并且即將要耗盡這樣的現(xiàn)實,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思考如何緩解沙子這一自然資源即將耗盡的現(xiàn)狀。在進入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之前,教師設計了一些預設性的內容,即以圖片的形式讓學生先補充背景知識,畢竟初二學生的知識量相對不足。所以教師預設了三種方法。第一,以新能源車代替?zhèn)鹘y(tǒng)汽油車來讓學生聯(lián)想到可以用新的替代材料來代替沙子作為建筑材料。第二,以一則垃圾造路的新聞來讓學生聯(lián)想到可以用廢棄的建筑垃圾來填海造島。第三,從法律層面上來阻止沙子的非法交易和使用。
但是,在小組討論時,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還是未能打開,包括一些表達也太難,學生用不起來,所以課堂較沉悶。
評價和反思: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采用更為有效且能讓學生積極參與的方式。比如說教師在設計解決措施的時候,讓學生各抒己見,自由發(fā)言,如果學生想不出,則做好適當?shù)膱D片和口頭提示。在學生的回答的基礎上,寫下板書。之后的環(huán)節(jié)可以設計成對話模式,不僅可以將學生所提出來的解決措施應用于對話中,也可以將所學的文章里的信息也運用進去。這樣一個活動,既能鞏固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能培養(yǎng)學生口語和綜合運用能力。比如,教師可提供這樣一個對話的模板:
S1: I’ve just learnt an article about sand.I feel so surprised.
S2: Why?
S1: Because our world is running out….
S2: Really? Is sand very useful?
S1: Yes.We can use sand to…
S2: But I can see sand everywhere in our daily life.Why is it running out?
S1: Because we use….every year to….
S2: Oh,that’s too much.If we use so much sand,what will happen?
S1:…
S2: We should take action right now.What can we do to stop sand from running out?
S1: We can…
S2: Good idea.
通過這樣一個對話的練習,既能讓學生對原文信息進行復現(xiàn)和加工,也能把之前討論的內容用于交流中,體現(xiàn)了英語語言的運用。
根據(jù)新課標,英語課程的目標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向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強調學生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他們的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學習能力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王薔,2016)。這就說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學會觀察、比較、分析、判斷、歸納等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在平時的英語閱讀課堂上,應使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來訓練學生不同思維層次的發(fā)展,更多地運用展示性問題和評估性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并且注重對文章內容的外延,使學生將所學內容與自身的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能力。
這里并不是說要把學生變成應試的機器,而是現(xiàn)在的考試開始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關注考查的方向。目前蘇州市的中考題中有一題閱讀表達,其中的第一問為展示性問題,而第二問和第三問涉及到學生的高階思維。第二問基本上為歸納提煉題,屬于參考性問題。第三問為表達觀點題,屬于評價性問題。根據(jù)布魯姆的設問層級模型,三問分別反映了考生認知能力水平由“信息再現(xiàn)”到“信息重組”到“觀點生成”這三個從低階思維到高階思維的發(fā)展(見圖1,李留建等,2017)。另外,從2019年開始,蘇州市中考將單項選擇原15題變成10題,加入了一個新題型,即類似于高考的“七選五”,增加了語言的運用能力考查。從近幾年中考的情況來看,越來越重視學生對語言的運用,重視學生高階思維的考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
課堂提問對學生思維發(fā)展的引導很重要,在提倡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現(xiàn)狀下,教師要多進行參考性問題和評估性問題的提問,以期幫助學生發(fā)展高階思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