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shù)り?/p>
吃過午飯,80歲的魏鳳泉騎車來到西寧市興海路的紅香柳刀削面館,看望他的老鄉(xiāng)王曉軍,“我們認識有10年時間了,最開始我是來吃飯的客人,現(xiàn)在我們是關系要好的朋友?!?/p>
魏鳳泉和王曉軍結緣于一碗刀削面,“他開店以后我就經(jīng)常來吃飯,后來他知道我有70歲了,就再也沒有收過我的飯錢?!?/p>
這間不足100平方米、僅能容納9張餐桌的刀削面館是王曉軍退伍后開的。“我們都會老,趁我們還年輕多給老人做些事,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友愛。本店現(xiàn)向70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就餐!”這張收銀臺下面的海報一貼就是近10年。
“2010年開店第一天起我們就向7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費就餐服務。”王曉軍說。很多老人是獨居老人,無人照料,能在這樣的店里吃上一口免費的熱乎飯,老人們特別高興。
1996年,王曉軍離開家鄉(xiāng)河南來到青海,在這里度過了12年的軍旅生涯。當時,王曉軍的部隊駐扎在自然環(huán)境惡劣、霜凍期時間長的海北州海晏縣。每次巡線執(zhí)勤時只能帶著饅頭充饑,村子里的老人看到后,都會招呼他回家喝熱乎乎的奶茶。
令王曉軍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發(fā)生在1997年,巡線執(zhí)勤時由于雪下得過大,只能在當?shù)啬撩窦冶苎M屋后家里的老人對他噓寒問暖,走的時候還送給他一張羊皮被子?!皬哪且院?,我對老人們的印象就特別好?!?008年復員后的王曉軍再回去尋找那個幫助過他的老人時,老人已經(jīng)不在人世了。
開店后,王曉軍就想著用自己一點微薄之力,幫助那些年邁的老人。隨后的幾年里,他又陸續(xù)為五保戶提供免費用餐服務,并對環(huán)衛(wèi)工人實行半價就餐的優(yōu)惠。2013年,王曉軍又開了兩家刀削面館,并實行同樣的優(yōu)惠,可沒過幾年就撐不下去了。
位于興海路的這家紅香柳刀削面館,是王曉軍開的第一家店。王曉軍介紹,每個月面館的房租加上員工工資等,有18000元的開銷,自己基本上賺不到錢?!拔椰F(xiàn)在連一套房子都沒有,一家四口人還是租房子住。”
在紅香柳刀削面館采訪的近兩個小時內,來就餐的客人里面有近一半是70歲以上老人,每天這家小店要免費送出20多碗刀削面,這么多年累計送出8萬余碗面。76歲的老人張明慧最近一次吃面是上周六,“我的老伴是浙江寧波人,不喜歡吃面食,每次都是我一個人坐公交車來吃面?!?/p>
后來,知道王曉軍的人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給予這家小店愛與關懷。“我們經(jīng)常會收到好心人送到店里的面粉、水果等,逢年過節(jié),有些老人還會給我們送來自己包的餃子,心里感覺暖暖的。”廚師趙禎強笑著說。
(摘自中國新聞網(wǎng))
【賞析】
一張暖心的海報,送出的8萬余碗面,王曉軍的行動彰顯了中國軍人的責任感和社會使命感,即使生活拮據(jù),卻依舊以行動踐行著尊老的美德。我們希望這樣的愛心能在社會蕩起陣陣漣漪,但也要注意維護這樣的愛心,關注他們的生存現(xiàn)狀,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這樣的愛心面館生存不下去,那是不是對我們這個社會莫大的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