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蕊
隨著新課改之風吹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師對文言文教學中實施審美教育格外重視。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之美,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還有利于激發(fā)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提高文言文教學的有效性。然而,有些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并不能有效把審美教育落到實處,也不能有效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之美。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文言文教學為例,就如何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之美進行如下幾方面研究。
從某種意義上講,不同風格的文言文猶如不同類型的圖畫:游記類文言文猶如清新雋永的山水畫,人物傳記類文言文猶如生動逼真的人物素描圖,抒情類文言文猶如意境深遠的水墨畫。因此,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領略文言文的畫面美。情境教學法便應運而生。情境教學法能夠營造“浪漫與夢幻齊飛,靈動與鮮活共舞”的氛圍,有助于學生馳騁思維,想象文言文所蘊含的畫面美。具體來說,教師要依據每一篇文言文具體的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或靈動,或深沉,或綺麗,或淡雅的課堂情境,從而使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之中領略文言文的畫面美。
以《桃花源記》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老師帶領你們去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桃花源。下面,請同學們閱讀《桃花源記》這篇文言文,想一想這篇文言文向我們展示了桃花源的哪些畫面?!庇谑?,學生們對《桃花源記》進行仔細閱讀。閱讀結束后,教師帶領學生們就《桃花源記》的畫面美得出了結論:自然美景圖、生活安寧圖、精神面貌圖、民風淳樸圖。其次,教師創(chuàng)設一種優(yōu)美的音樂情境,讓學生一邊傾聽音樂,一邊對這些畫面進行想象。之后,教師讓學生把想象到的畫面在全班分享。有的學生說:“這里一馬平川,阡陌交通。我不僅看到了整齊的屋舍、茂盛的莊稼、清澈的池水,還聽到了雞鳴狗吠、鳥鳴蟲吟。”有的學生說:“我看到了精神矍鑠、鶴發(fā)童顏、笑呵呵的老人,還看到了清秀可愛、活潑機靈的孩童?!弊詈螅處焺?chuàng)設一種繪畫情境,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平仄錯落、抑揚頓挫乃是文言文的特點之一。這一特點使得文言文呈現一種音韻美。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音韻美,文言文才由平淡無味變得有滋有味。那么,如何使學生感受文言文的音韻美呢?朗讀教學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應當積極運用朗讀教學法,引導學生以不同的方式對文言文反復進行朗讀,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充分感受文言文的音韻美。
以《出師表》第六段的朗讀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請你們自讀第六段,說一說第六段主要寫了哪些內容?!庇谑?,學生們對第六段進行了朗讀。朗讀結束后,學生們就第六段的段意進行發(fā)言。有的學生說:“這一段主要寫的是諸葛亮自敘個人志向,并表達先帝三顧茅廬之恩?!庇械膶W生說:“這一段表達了諸葛亮對劉備父子的忠心,也表達了興復漢室的決心?!薄處煂W生們說:“同學們,你們已經明白了段意,那么,我們在朗讀這一段的時候,哪些詞語需要讀得深情一些呢?”有的學生說:“我認為‘茍全性命’‘猥自枉屈’需要讀得深情一些。”有的學生說:“我認為‘卑鄙’‘感激’需要讀得深情一些?!苯處熢俅翁釂枺骸澳銈冋f一說,哪些詞語需要重讀呢?”有的學生說:“‘三顧’這個詞語需要重讀?!庇械膶W生說:“‘感激’這一詞也要重讀。”最后,教師讓學生使用這些朗讀技巧,再次齊讀這一自然段。
文言文用字、用詞、用句均惜墨如金,一字一詞包含了無限意蘊,值得我們去咀嚼,玩味,琢磨。然而,有些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往往過于注重向學生灌輸通假字、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文言文常識與文言文考點。如果教師不改變這樣的做法,那么不僅不利于學生體味文言文的語言美,還會使文言文教學變成機械、枯燥的字詞記憶。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應當轉變這種灌輸模式,積極地引導學生含英咀華。因此,問題教學法與文言文教學的融合,不僅能點燃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從而使學生主動自覺地探究文言文的語言美。
以《岳陽樓記》的語言特色教學為例。首先,教師對學生說:“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岳陽樓記》的主要內容以及結構脈絡。今天,我們探究它的語言特色。”隨后,教師向學生提出如下問題:本文所使用的四字句有什么樣的特點?第三段與第四段形成了什么樣的關系?本文的語言是如何達到爐火純青的?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對以上問題進行積極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們體會到本文語言的美妙之處。最后,教師對《岳陽樓記》的語言特色進行了總結:《岳陽樓記》的語言是美的,是爐火純青的。美在整齊有力的四字句上,美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美在抑揚頓挫的形式上,美在精準確切的遣詞造句上。
文言文絕不僅僅是字詞句的簡單組合,也不是文字與情感的機械疊加,而是情、景、事、理的有機融合,這使得文言文具有一種意境美。所以,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應當引導學生體悟文言文的意境美。然而,在日常的初中文言文教學中,不少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一點,沒有引導學生體悟文言文的意境美,只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完成教學任務,為講授文言文而講授文言文。如此一來,不僅降低了文言文教學的生動性與藝術性,還錯失了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文言文魅力的機會。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就是把互動教學法引入文言文教學之中。這一方法不僅能使教師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知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有利于學生充分地體悟文言文的意境美。
以《小石潭記》教學為例。首先,教師與學生就《小石潭記》的寫作手法進行互動交流:“同學們,《小石潭記》是一篇情景結合、文采斐然的山水游記散文。下面請你們說一說,這篇文章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呢?”有的學生說:“運用了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的手法?!庇械膶W生說:“運用了移步換景,定點特寫的手法?!苯處燑c撥道:“正是這些手法的合理運用,《小石潭記》具有了一種意境美。下面請你們分析《小石潭記》所表現出的意境?!庇械膶W生說:“小石潭的環(huán)境是清幽寂靜的,作者的心境是孤獨凄苦的。兩者達到了一種無以言說的契合?!庇械膶W生說:“作者在觀看小石潭清幽景色的同時,也找到了安放自我心靈的巢穴。全文呈現出一種雪天瓊枝般的晶瑩之美?!薄@樣的方法使學生充分體悟到了文言文的意境美。
推薦書目
書名:《古文鑒賞》
作者:周嘯天
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
書稿收錄從先秦到近代的我國歷代散文170余篇,予以注釋、賞析。本書的特點在于:注意賞析點的提煉,讓讀者一目了然;注意賞析文字的簡潔短小,以適應當下快閱讀、輕閱讀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