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時代,母語教育有兩大要務須完成:信息的共享性,社會的娛樂化和文化的快餐性。然而,當下的母語教育,卻面臨諸多層面的壓力和困惑,如何才能提升學生對語言規(guī)律的把握能力?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構建必要的語言系統(tǒng)?怎樣才算是抓住了語文教育的本質?
關鍵詞:智慧學習;小學語文;學生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8-0146-01
一、讓學生在生活中廣泛汲取知識,學會積累
朱熹詩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闭Z文源于生活,離開了生活,它就成了無本之源、無米之炊,生活的源泉、時代的信息與學生的思想也最容易溝通,所以除讓學生博覽群書外,教師要還學生一個完整的多彩的生活,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
指導學生觀察生活,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這樣學生才有話可說??梢髮W生寫觀察日記,記錄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生活,為寫作積累充足的素材。為學生開出課外閱讀書目及適合他們的報紙雜志,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并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如在書中圈點批注,要求學生堅持寫讀書筆記,摘抄精彩的內容,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經過這樣的指導與訓練,學生慢慢將生活與寫作聯(lián)系了起來。
二、引導學生走進創(chuàng)造想象的天空
《約翰·克利斯朵夫》中有這樣一段精妙的創(chuàng)造想象(他嬰兒時):在家里,坐在地上,把手抓住腳,他才決定草毯是條船,地磚是條河,他相信走出草毯就得淹死。別人在屋里走過的時候,全不在意,使他又詫異又生氣。他扯著母親的裙角說:“你瞧,這不是水嗎?干嗎不從橋上過?”所謂橋是紅色地磚中的一道道溝槽。母親理也不理,照樣走過了。他很生氣,好似一個作家在上演他的作品時看見觀眾在臺下聊天。很細膩地讓讀者看到了嬰兒充滿偉大神奇創(chuàng)造力的想象天地。
接著,我通過作文指導來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學生作文中經常出現(xiàn)這樣的字眼“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我的思想飛向了天際,(宇宙、繁星等)”“我夢想著……”這些應該說都有想象。但這些想象有些俗套。為了讓想象更有生命力,我?guī)ьI學生一起嘗試筆耕的辛酸,一起交流經驗,一起咀嚼語言,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我曾拋給學生“樹”這個話題,讓學生從分析材料構成的因素入手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思索,展開想象,進行立意訓練。
學生立意如下。
①綠葉對根的情義或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對祖國、家鄉(xiāng)、母親的贊美);②在前人種的大樹下乘涼的同時不要忘了為后人種樹;③增強環(huán)境憂患意識,保護環(huán)境;④十年樹木,百年樹人;⑤要做一棵遮風擋雨的大樹;⑥生命之樹常青。
于是,一篇篇富有個性色彩的文章問世了:“我不是一棵黃桷樹,因為我沒有她那堅強不屈、頑強拼搏的精神;我也不是一棵銀杏樹,因為我沒有她珍貴的果實,高大的外形。其實我只是一棵不知名的小樹,也許它叫賈柯樹吧”“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驕傲,無名的小樹也有,它熱愛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它已經活過、拼搏過,它已經為這個世界獻出了它的一片綠,哪怕人生留下了一點點遺憾也已然是幸福”“清王朝覆滅了,代表清王朝權力的樹倒下了。即使再大的權威,到最后也是一場夢?!蓖ㄟ^一系列激發(fā)學生想象作文的訓練,我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都是一塊璞玉,經過教師的打磨必能放射出智慧的光芒。
有了想象力的學生,膽子放開了,開始自由輕松地操作,這時教師的任務便是和學生一起摸索“新穎想象”之路。我常找來一些邏輯思維方面的材料,特別是讓學生訓練擴散思維,逆向思維。
讓我們用人生的智慧測量語文的體溫,用語文的智慧駕馭生活的激情吧!因為語文的終極土壤是一樣的,它的名字就叫智慧。不管身處何方,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于這片土壤,長出的植物,必定是茁壯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周應章.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J].讀寫算(教研版),2014(13):91.
作者簡介:錢麗思(1989—),女,浙江瑞安人,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