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教學手段涌現(xiàn)出來,教學效益也越來越高。但是小學書法教學太過抽象、枯燥,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耐心又十分有限,導致其教學效益也不甚理想。基于此,文章重點對提升小學書法教學效益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書法;教學效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5?文章編號:2095-624X(2019)18-0069-01
一、激發(fā)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書法教學中,只有激發(fā)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書法練習。我國書法藝術(shù)的形式美需要通過各種有規(guī)律的線條組合展現(xiàn)出來,需要花費一定的心思和時間去學習。所以,要想提升小學書法的教學效益,教師就必須激發(fā)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進行書法練習,并逐漸將漢字書寫上升到一種注重技法、講究情趣的境界。而且,學生帶著興趣練習書法,還會特別認真地對待每一筆每一畫,在自己獨處的時候,自主讀帖、描紅、臨摹,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讓自己浮躁、不安的心得以平靜。對此,教師可以在學校范圍內(nèi)舉辦各種形式的書法比賽、優(yōu)秀書法作品展覽等,讓學生感受到書寫帶給他們的愉悅感和成就感,進而提升他們的書法興趣,也可以引導學生觀察日常商業(yè)廣告牌上的字體、觀察過年時候的對聯(lián)、在旅游過程中的書法碑帖等,讓學生感受到書法的生活化特點,進而激發(fā)他們的書法興趣[1]。
二、引導學生長期堅持書法練習
要想提升小學書法的教學效益,就要引導學生堅持不懈地進行書法練習。因為要想寫一手好字,除了一筆一畫、長期堅持練習之外,沒有任何捷徑可走。第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之余練習書法,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什么地方的字寫得好,就進行搜集,并在平時加強臨摹、練習,從而既可以練習寫字,又可以充實學生的生活,陶冶學生的情操。第二,當學生在練習書法過程中感覺枯燥或者進步不明顯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做一些有益身心的運動。因為這是每一個人在書法練習過程中都會遇到的瓶頸時期,如果在這一階段沒有堅持下來,那么書法的進步很有可能會就此止步。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到室外跑步、做操、呼吸新鮮空氣等,通過其他的健康運動來緩解學生急切提升自己的躁動,待平靜下來之后,繼續(xù)堅持練習書法[2]。
三、教會學生書法的技法和特色
首先,要教會學生書法的基本規(guī)律以及筆法。其次,要教會學生正確用筆,即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起筆和收筆技巧。再次,要教會學生學會讀帖和觀察,從而提升學生寫字的準確度。最后,當學生掌握了基本的速寫技法之后,還要加強臨帖,確保每一個字都寫得協(xié)調(diào)、具有美感。
需要注意的是,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意識到不能一味地模仿而失去自己的書寫意識。也就是說,在書寫練習過程中,要大膽落筆,帶著自己的想法和激情進行書寫,突出自己的書寫風格。這樣寫出來的字才能稱之為書法藝術(shù)。
四、提升教師的書法修養(yǎng)
要想提升小學書法的教學效益,就要提升教師的書法修養(yǎng)。因為在日常的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教師不懂基本的書法理論、不懂書法技巧、不懂得書法藝術(shù)的美學欣賞,就很難保證書法教學效益。所以,教師需要在書法教學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書法能力和教學能力,為學生做好書寫示范,發(fā)揮榜樣作用。
五、結(jié)語
學好書法對小學生的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shù)修養(yǎng),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鍛煉學生的意志力。而要想提升小學書法教學效益,必須激發(fā)學生對書法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長期堅持書法練習、教會學生書法的技法和特色、提升教師的書法修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治軍.夯實小學毛筆書法教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J].新課程(中旬刊),2019(3):14.
[2]魏笑萍.多媒體輔助小學書法教學初探[J].新課程(小學版),2019(3):146.
作者簡介:王有貴(1961—),男,甘肅白銀人,一級教師,從事學校后勤管理、圖書管理及書法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