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杰 肖新李 顏日陽
河源市中醫(yī)院內科,廣東河源 517000
不安腿綜合征(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是臨床常見的睡眠相關性運動障礙,其特點為小腿深部難以忍受的不適感,常表現為雙側/單側下肢出現瘙癢、蟲爬樣、針刺樣不適,在夜間休息時癥狀最明顯,導致患者被迫活動肢體來緩解癥狀,從而造成睡眠障礙。本病在普通人群中發(fā)病率約為5%~10%[1],而在血液透析人群中,其發(fā)病率可高達60%[2];近年來,隨著透析器材的改良和透析方式的多樣化,血液透析伴RLS的發(fā)病率有所下降,但仍是影響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主要并發(fā)癥。本研究探討中藥足浴配合針刺治療對血液透析伴RLS患者下肢神經傳導速率及癥狀嚴重程度評分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本院血液凈化室收治的血液透析伴RLS患者50例,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25例。治療組,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27~82歲,平均年齡(38.28±12.45)歲;原發(fā)病類型:糖尿病腎病1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5例,高血壓性腎病5例,慢性梗阻性腎病4例,痛風性腎病1例。對照組,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29~78歲,平均年齡(39.43±13.45)歲;原發(fā)病類型:糖尿病腎病11例,慢性腎小球腎炎4例,高血壓性腎病4例,慢性梗阻性腎病5例,痛風性腎病1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組患者均為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齡≥3個月,且符合RLS診斷標準[3],即具備以下5項:①活動雙下肢的強烈愿望,常伴隨著雙腿不適感,或不適感導致活動欲望;②強烈的活動欲望,以及伴隨的任何不適感,出現于休息或不活動(如患者處于臥位或坐位)時,或于休息或不活動時加重;③活動(如走動或伸展腿)過程中,強烈的活動欲望和伴隨的不適感可得到部分或完全緩解;④強烈的活動欲望和伴隨的不適感于傍晚或夜間加重,或僅出現在傍晚或夜間;⑤以上臨床表現不能單純由另一個疾病或現象解釋,如肌痛、靜脈瘀滯、下肢水腫、關節(jié)炎、下肢痙攣、體位不適、習慣性拍足等?;颊咧楸狙芯坎⒑炇鹬橥鈺?。
合并惡性腫瘤;雙下肢感染、或因手術、創(chuàng)傷等缺失;妊娠、哺乳期婦女;精神障礙;對外用中藥制劑過敏或不能耐受;未按規(guī)定治療,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判斷者。
2組患者均給予規(guī)律性血液透析治療,透析機型統(tǒng)一為4008 B(德國費森尤斯公司),透析器統(tǒng)一采用FX 80高通量中空纖維透析器(德國費森尤斯公司),血泵流速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速500 mL/min,4小時/次,3次/周。治療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中藥足浴聯(lián)合針刺治療:①足浴治療,于夜間臨睡前給予院內制劑外科舒筋洗劑(粵藥制字Z20070982)足浴,500 mL/次,加入溫水10 L混勻后泡腳,設定溫度38~40℃,1次/d,15 min/次,連續(xù)4周;②針刺治療,取穴足三里、三陰交、陽陵泉,毫針直刺,進針1.5寸,行平補平瀉,以患者局部有酸、脹、麻等感覺為度,留針15 min/次,5 d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間隔2 d,連續(xù)治療4個療程。
比較2組患者雙下肢神經傳導速率(包含運動神經傳導速率及感覺神經傳導速率)及RLS癥狀嚴重程度評分:雙下肢神經傳導速率,采用NTS-2000肌電圖與誘發(fā)電位儀(上海諾誠電氣)檢測;RLS癥狀嚴重程度評分參照RLS嚴重程度自評量表[4]進行評價。
治療后,治療組運動神經傳導速率及感覺神經傳導速率均明顯高于治療前及對照組(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神經傳導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治療后,治療組RLS癥狀嚴重程度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及對照組(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上述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下肢神經傳導速率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2組患者RLS癥狀嚴重程度評分比較(n=25,分,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RLS發(fā)病原因尚不明確,目前認為其與血液透析患者體內β-微球蛋白、甲狀旁腺素、瘦素、白介素等中、大分子物質蓄積導致的神經病變及血管病變存在相關性。臨床研究[5-6]發(fā)現,有效利用血液透析聯(lián)合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濾過等血液凈化方式可以改善部分RLS患者的臨床癥狀;使用左卡尼汀[7]、甲鈷胺[8]、維生素B等肌肉、神經營養(yǎng)劑等也具有部分臨床療效;以上研究提示血液透析患者RLS的發(fā)病機制與內環(huán)境、神經、血管、肌肉功能紊亂等均可能有關。目前,西醫(yī)針對RLS的綜合干預方式較為局限,主要以多巴胺制劑、多巴胺受體激動劑、抗癲癇藥、阿片類藥物為主,遠期療效并不確切,因而有必要發(fā)揮中醫(yī)藥特色介入該疾病的治療。
根據RLS患者的臨床特點,中醫(yī)將其劃歸為“痹病”范疇,其病機為正虛邪戀,經氣不利,筋脈肌肉失養(yǎng),本虛標實,本虛表現為肝腎虧虛、氣血虛弱,標實表現為瘀血、寒濕、濕熱痹阻經絡[9]。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合穴,主治下肢痿痹、虛勞諸癥,具有燥化脾濕、生化胃氣、調節(jié)氣機、補養(yǎng)氣血的作用;三陰交為足三陰經交合穴,是足太陰脾經常用腧穴,主治脾胃虛弱、下肢痿痹諸證,具有健脾和胃、調補肝腎、行氣活血的作用;陽陵泉為足少陽膽經穴、八會穴之筋會,為筋氣凝聚之處,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半身不遂,具有舒筋壯筋的作用。三穴合而針之,可以起到補益脾腎、益氣養(yǎng)血、舒經通絡、祛邪定痛之功效。中藥足浴是傳統(tǒng)中醫(yī)外治療法,其機理是將中藥配方熬成水液泡腳,通過熱力作用使中藥有效成分滲透進皮膚,并被足部毛細血管吸收,進入人體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達到調理身體、治療疾病的效果。此外,足浴的熱效應使下肢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huán),改善周圍組織、神經、肌肉的供血,加速局部新陳代謝,利于毒素的清除。本院外科舒筋洗劑主要由千年健、威靈仙、紅花、當歸、雞血藤、黃柏等中藥熬制而成,具有舒筋活絡、活血散瘀的功效,方中千年健祛風濕、壯筋骨,《本草正義》曰:“千年健,今恒用以宣通經絡,祛風逐痹頗有應驗”;威靈仙祛濕通絡,《藥品化義》曰:“靈仙,性猛急,蓋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經絡,主治風、濕、痰壅滯經絡中,致成痛風走注,骨節(jié)疼痛,或腫,或麻木”;紅花、當歸、雞血藤善于活血化瘀通絡;黃柏等可清下焦?jié)駸峒嬉幭滦?。本藥在本院廣泛應用于糖尿病足、失眠、足踝關節(jié)扭傷等疾病的足浴治療,效果良好。
本研究結果表明,單純的高通量透析治療并不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伴RLS患者的神經傳導速率和臨床癥狀,其原因估計與體內毒素的長期慢性蓄積導致的血管、神經、肌肉、組織損害有關,而單純的高通量透析并不能有效清除這些毒素;在充分透析的基礎上,結合中藥足浴、針刺治療則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伴RLS患者的臨床癥狀,其可能是中藥足浴的物理、化學效應以及針刺治療的神經、體液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通過以上效應擴張下肢血管、改善下肢神經傳導、促進周圍組織新陳代謝,從而修復并維持患者下肢神經、血管、組織功能,屬于多靶點、多方位治療RLS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臨床推廣價值。但由于本研究觀察指標較局限、樣本量較小,其確切機理仍有待于進一步大規(guī)模的臨床研究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