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中英 亓 勇
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指酒精及其他因素所致的脂肪肝,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單純性脂肪肝,其發(fā)病率高達4%~9%,且逐漸朝低齡化發(fā)展,其發(fā)病率中僅低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居于肝病第2位,發(fā)病原因多與患者飲食結(jié)構有關。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糖尿病、高血壓發(fā)病率更高,還可能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病情嚴重者還可能發(fā)展為肝功能衰竭、肝硬化、肝癌疾病,因此,探尋有效、安全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療方案對患者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1,2]。本研究收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對降脂保肝丸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2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患者及家屬均知悉此次研究具體內(nèi)容,自愿參與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均分為2組,對照組(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35~62歲,平均年齡(48.5±4.2)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1.5)年。觀察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37~62歲,平均年齡(49.5±3.9)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6.5±1.7)年。2組患者一般資料(含性別、病程、年齡)比較,無較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酒精性肝病學組及中華醫(yī)學會肝臟病學分制定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診斷標準[3];2)存在乏力及肝臟隱痛癥狀;3)無長期飲酒史。排除標準:1)冠心病、高血壓、糖尿??;2)呼吸疾??;3)惡性腫瘤;4)肝臟功能障礙;5)長期飲酒史。
1.3 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給予飲食、運動指導,合理維持血脂、血糖及體質(zhì)量。對照組給予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生產(chǎn)企業(yè):上海復旦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265),將1.8 g注射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加入250 ml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給藥,每天1次。觀察組給予降脂保肝丸治療,藥方為:丹參、生山楂各30 g,枳殼、柴胡各15 g,陳皮、茵陳、醋香附各10 g,法半夏、土鱉蟲、黃芩、澤瀉各12 g,葛根、黃芪各20 g。采取全自動制丸機將其制成中藥水丸,3次/d,9 g/次。
1.4 觀察指標1)觀察2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谷丙轉(zhuǎn)氨酶(ALT)、谷酰轉(zhuǎn)肽酶(GGT)、谷草轉(zhuǎn)氨酶(AST)]及血脂指標[總膽固醇(TC)、血脂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2)觀察2組患者不良反應(腹痛、皮疹、腿軟、胃部不適)發(fā)生率。3)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B超影像及實驗室檢查恢復正常,TC下降超過20%,TG下降超過40%,ALT下降超過50%;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B超影像及實驗室檢查接近正常,TC下降超過10%,TG下降超過20%;無效:患者臨床癥狀、B超影像及實驗室檢查無改善,TC下降低于10%,TG下降低于20%。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4)由超聲科及檢驗科對患者進行肝B超影像學檢查,分級標準參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診療指南》[4],有效率=(復常例數(shù)+減輕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0.00%(P<0.05)。見表1。
2.2 2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指標對比治療前,2組患者ALT、GGT、AST、TC、TG、LDL-C、HDL-C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ALT、GGT、AST、TC、TG、LDL-C均低于對照組(P<0.05),HDL-C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表3。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2.3 2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6.67%、16.67%,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4 2組患者B超影像學對比觀察組復常數(shù)、減輕數(shù)及有效率比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5。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對比 (例,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對比 (例,
表4 2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 (例,%)
表5 2組患者B超影像學對比 (例,%)
非酒精性脂肪肝為多種因素所引起的肝臟脂肪代謝功能障礙疾病,屬于一種常見慢性疾病?,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5],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脂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等疾病會導致肝臟脂肪沉積,導致患者肝細胞脂肪出現(xiàn)變性,肝細胞中出現(xiàn)大量脂類物質(zhì)聚集,最終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引起肝細胞壞死,血流動力產(chǎn)生異常,炎癥介質(zhì)水平失衡,損傷患者肝功能。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因素多與患者飲食習慣、情志不暢等有關,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消化不良、乏力、肥胖、肝脾腫大、肝區(qū)隱痛、體質(zhì)量超重、血脂紊亂、空腹血糖持續(xù)升高[6]。目前,關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尚無特效藥,在治療中需注意以下幾點[7,8]:1)由于非酒精性脂肪肝與胰島素抵抗相關,因此,在治療中主要以改善患者胰島素抵抗為主,如胰島素增敏劑。2)血脂異?;颊咴诮抵幬镞x擇時應注意藥物是否會導致患者肝損傷及脂肪肝損傷加重。3)保肝藥物。多烯磷脂酰膽堿對肝細胞膜具有修復作用,使細胞內(nèi)酶活性維持在穩(wěn)定狀態(tài),對肝細胞起到保護作用,對脂類代謝具有一定影響,促進體內(nèi)脂肪分解,避免患者體內(nèi)聚集大量脂肪。4)減肥藥。目前,關于減肥藥是否能減輕患者體質(zhì)量報道較少,且可能會影響患者耐受性及糖脂代謝,引起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不良反應。中醫(yī)認為非酒精性脂肪肝屬于“肝癖”“痰濁”“肋痛”“痞滿”范疇,其發(fā)病機制多與起居失常、情志不舒、飲食失節(jié)、疏泄失常、肝氣郁結(jié)、痰濕交阻、氣機阻滯等因素造成血脈瘀阻、血行不暢,肝臟匯集血瘀,在治療時主要以健脾除濕、行氣活血為主[9]。研究表明,中藥治療對患者血脂具有良好調(diào)節(jié)作用,起到保肝降酶效果,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生命體征,且不良反應較少[10]?,F(xiàn)代藥理實驗證明,降脂保肝丸是我科自制水丸劑,方中黃芩、茵陳、澤瀉、葛根具有利濕、清熱、泄?jié)峁πВ讱?、柴胡具有疏肝行氣作用,生山楂、丹參、土鱉蟲具有軟堅散結(jié)、活血化瘀功效,促進脂肪消除、吸收作用,改善肝臟脂肪沉積,醋香附具有肝臟條達、疏肝理氣作用,黃芪具有治肝實脾、益氣健脾作用。諸藥聯(lián)用可起到泄?jié)?、清熱利濕、通絡、活血化瘀、調(diào)理肝脾功效。研究表明,降脂保肝丸可對患者肝功能、血脂起到改善作用,起到肝細胞保護作用,加速脂肪肝吸收[11,12]。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取西醫(yī)治療及降脂保肝丸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臨床有效率、復常數(shù)、減輕數(shù)及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ALT、GGT、AST、TC、TG、LDL-C均低于對照組,HDL-C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在馬榮華等[13]研究中,將128例脂肪肝患者分為2組,分別給予多烯康膠囊及降脂保肝丸治療,發(fā)現(xiàn)降脂保肝丸治療臨床有效率達到100.00%,高于多烯康膠囊臨床有效率的40.00%,治療后,患者脅痛、乏力、腹脹、高血壓、尿黃、肥胖等癥狀明顯改善,且不良作用少。與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一致,進一步證明降脂保肝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療中的優(yōu)越性。
綜上所述,降脂保肝丸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肝功能,臨床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