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玉柱,徐振飛,劉 秀,趙生國*
(1.甘肅農業(yè)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2.慶陽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甘肅慶陽 745000)
隴東黑山羊是甘肅省一個重要的地方山羊品種,主要分布在隴東子午嶺地區(qū)及其周邊的環(huán)縣、華池縣和合水縣等半農半牧區(qū)[1]。隴東黑山羊體格大小中等,體質結實緊湊,肉膻味較輕,細嫩多汁,口感好,放牧條件下易育肥,是產肉潛力較大的山羊品種之一[2],但由于對隴東黑山羊研究相對較少,基礎性資料和技術研究及產業(yè)化開發(fā)不足,尚未形成一定的生產規(guī)模和商業(yè)品牌,在商品化開發(fā)等方面與其他畜種存在較大差距。鑒于此,本研究對隴東黑山羊羊肉的肉品質、營養(yǎng)成分、肌內脂肪酸的組成進行分析與評價,以期為隴東黑山羊產業(yè)化開發(fā)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實驗材料 在慶陽市環(huán)縣世強專業(yè)養(yǎng)殖合作社隨機選取相同飼養(yǎng)條件、體重30 kg 左右、健康無病的12月齡隴東黑山羊公羊3 只。屠宰后取背最長肌200 g,現(xiàn)場測定pH、失水率、剪切力等肉品質;同時取背最長肌、前腿肌、后腿肌各500 g,分裝帶回實驗室-20℃冰箱保存,待測定熟肉率、營養(yǎng)成分和脂肪酸。
1.2 測定指標及方法
1.2.1 肉品質 失水率參照《畜禽肉質的測定》(NY/T 1333-2007)中壓力失水率法進行測定;將pH 計校準后插入肉樣中測定,取3 次平行測定的均值作為該肉樣的pH,分別測定屠宰后1 h 和24 h 的pH;熟肉率:取約200 g 的肉塊,精確稱重記作W1,將樣品置于鋁蒸鍋的蒸屜上用沸水在2 000 W 的電爐上蒸煮45 min,取出后冷卻30~45 min 或掛于室內無風陰涼處,30 min 后再稱重記作W2,熟肉率=W2/W1×100%;剪切力按照《肉嫩度的測定—剪切力測定法》(NY/T 1180-2006)測定;取最后一個胸椎處背最長肌為代表,新鮮肉樣宰后1~2 h內,用美制NPPC 比色板進行比較評定肉色。
1.2.2 營養(yǎng)成分 水分含量采用《肉與肉制品—水分含量測定》(GB/T 9695.15—2008)測定;粗蛋白質按照《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GB/T 5009.5—2003)測定;脂肪按照《肉與肉制品—總脂肪含量測定》(GB/T 9695.7—2008)測定;粗灰分按照《肉與肉制品—總灰分測定》(GB/T 9695.18—2008)測定。
1.2.3 脂肪酸 采用張明[3]的方法對飽和脂肪酸(SFA)、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含量進行測定。
1.3 統(tǒng)計分析 采用Excel 2007 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并用SPSS 17.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分析,以P<0.05 作為差異顯著性判斷標準,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
2.1 常規(guī)肉品質分析 屠宰后背最長肌的pH1h為6.22,pH24h為5.67,下降程度不大,均處于新鮮肉的范圍(5.8~6.8)。隴東黑山羊的剪切力值為71.74 N,熟肉率為56.37%,肉色為3.33,屬于正常鮮肉的顏色。
2.2 營養(yǎng)成分分析 由表1 可知,水分含量為背最長?。竞笸燃。厩巴燃。≒<0.05),表明隴東黑山羊背最長肌的多汁性優(yōu)于后腿肌,后腿肌優(yōu)于前腿肌。背最長肌和前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高于后腿?。≒<0.05),粗灰分和粗蛋白質含量在3 個肌肉組織中差異均不顯著。
表1 隴東黑山羊肉營養(yǎng)成分分析 %
2.3 脂肪酸成分分析 由表2 可知,隴東黑山羊前腿肌、后腿肌、背最長肌的SFA 含量在48.85%~51.10%,其中背最長肌最低;3 個肌肉組織中的MUFA 含量在36.13%~37.49%,而PUFA 含量在11.43%~16.00%,且各組織中MUFA 含量均顯著高于PUFA。各組織中PUFA/SFA 在0.22~0.33,其中背最長肌的PUFA/SFA值最高(0.33)。
表2 隴東黑山羊肉總脂肪酸組成及其含量
從表3 可知,12 種SFA 中,棕櫚酸(C16:0)含量最高,在3 個肌肉組織中差異不顯著;其次是硬脂酸(C18:0),且背最長肌中含量低于后腿?。≒<0.05)。與人體健康最為密切的肉豆蔻酸(C14:0)含量在2.33%~2.56%,在背最長肌中含量低于后腿肌(P<0.05)。癸酸(C10:0)在后腿肌和背最長肌中均未被檢測出。
表3 隴東黑山羊肉SFA 種類及其含量 %
從表4 可知,本試驗共測得8 種MUFA 和6 種PUFA。除C14:1n5、C15:1、C24:1 外,其余的各種不飽和脂肪酸(UFA)在3 個組織中均差異顯著(P<0.05)。其中油酸(C18:1n9c)含量最高,且背最長肌中的含量高于前腿肌和后腿?。≒<0.05)。
表4 隴東黑山羊肉UFA 種類及其含量 %
3.1 隴東黑山羊肉品質特征 肌肉pH 是分析肉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反映了動物宰后肌糖原酵解速度和強度的指標[4],通過pH 變化可以判斷肉品質的變化情況,如肉的嫩度、保水性、顏色、肌肉中細菌生長情況等,pH 較低則抑菌性較強,有利于儲藏時間的延長[5]。本研究中,隴東黑山羊背最長肌的pH24h在5.67~6.22,處于正常鮮肉的范圍。對比郭元等[6]報道的小尾寒羊的pH24h,發(fā)現(xiàn)隴東黑山羊的pH24h顯著低于小尾寒羊(5.98),表明隴東黑山羊的肌肉抑菌性較強,儲存時間較長。失水率、熟肉率和剪切力的高低反映了肌肉的保水性能、嫩度等,它們會影響消費者的口感以及肌肉本身的營養(yǎng),對于肌肉的后續(xù)加工也有一定影響,是重要的經濟指標[7]。失水率越低,系水力越高,保水性能越好[8]。本研究結果表明,隴東黑山羊的失水率為8.70%,這與劉章忠等[9]報道的貴州黑山羊的結果相近。熟肉率表示肌肉的蒸煮損失程度,熟肉率越高,表明肌肉的蒸煮損失越小,保水性能較好[10];而剪切力是用來反映肌肉的嫩度,剪切力越小,肉越細嫩,肉品質越好[11],更易于咀嚼,食用口感越好。隴東黑山羊的肉品質明顯不如小尾寒羊[6],這可能與隴東黑山羊長期在惡劣環(huán)境中放養(yǎng)有關。人們對肉的感官判斷一般是通過肉色的變化來評判,肉色的評估分為5 個等級[11](1 分為灰白色,2 分為輕度灰白,3 分為正常鮮紅色,4 分為稍深紅色,5 分為暗紫色)。本研究中的隴東黑山羊的肉色評分在3~4 分,屬于鮮肉正常范圍。
3.2 隴東黑山羊營養(yǎng)成分組成特征 水分、粗蛋白質以及粗脂肪含量是肌肉的主要化學成分,水分含量直接關系肉品的多汁性[12]。一般來說,干物質在肉食品中的含量越高,其總養(yǎng)分含量就越高。粗灰分含量一般代表肉中所含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本研究結果表明,背最長肌中的水分含量顯著高于前腿肌和后腿肌,表明背最長肌的多汁性較好,是消費者食用的最佳部位;在3 個肌肉組織間的粗灰分含量差異不顯著;后腿肌中的粗脂肪含量顯著低于前腿肌和背最長肌,表明后腿肌沉脂能力較弱,同時也說明后腿肌的風味、嫩度不及前腿肌和背最長肌。相關報道認為,含3.5%~4.5% 脂肪的肉品質最好[13]。本研究中,前腿肌和背最長肌的粗脂肪含量達到了3.9%以上,表明這2 個組織的肉品質相對較好。通常認為肌肉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其營養(yǎng)價值也會越高[14-16],一般羊肉的粗蛋白質含量在15%~20%[17]。本研究中3 個肌肉組織的粗蛋白質含量均在18% 左右,都在正常值范圍內,表明3 個組織間的蛋白水平相當。綜合分析得出,隴東黑山羊背最長肌的肉品質更優(yōu)于前腿肌和后腿肌,這與Lepper-Blilie 等[18]研究相一致。本研究中的隴東黑山羊背最長肌中的水分、粗灰分含量明顯高于劉章忠等[9]報道的貴州黑山羊,而粗脂肪含量低于貴州黑山羊,表明隴東黑山羊的肉品質更優(yōu)于貴州黑山羊,但與小尾寒羊[6]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這可能與隴東黑山羊的生存環(huán)境有關。
3.3 隴東黑山羊脂肪酸組成特征 根據(jù)相關報道,肌肉內脂肪酸的種類和含量與肉的風味、飲食健康有很大的關系[19-20],一般認為,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益,而飽和脂肪酸對人體健康不利。本研究測定了隴東黑山羊的3 個肌肉組織(前腿肌、后腿肌、背最長?。┲械闹舅峤M成及含量,其中SFA 12 種,UFA 14 種,SFA 以肉豆蔻酸(C14:0)、棕櫚酸(C16:0)、硬脂酸(C18:0)等為主,其中棕櫚酸含量最高,其次是硬脂酸。硬脂酸含量的高低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而對人體最不利的肉豆蔻酸在3 個肌肉組織中含量相對較低,且在背最長肌中含量最低。根據(jù)相關報道,認為SFA 增加會提高人體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有引起心血管疾病特別是冠狀動脈硬化的潛在危險,而MUFA 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21]。本實驗中,油酸(C18:1n9c)在前腿肌、后腿肌以及背最長肌中的含量分別為25.37%、25.96%、27.00%,可推測背最長肌的肉品質可能更優(yōu)于其他2 個組織。肉品的營養(yǎng)價值一般用PUFA/SFA 來衡量,人類營養(yǎng)學認為PUFA/SFA 為0.4 或稍微高于此值為最佳[22];而Banskalieva 等[23]認為羊肉的PUFA/SFA 一般處于0.10~0.26。本研究中隴東黑山羊的前腿肌、后腿肌的PUFA/SFA 與Banskalieva 等[23]的研究結果一致,其中背最長肌的PUFA/SFA 值接近于營養(yǎng)學建議的0.4,具有生產高檔羊肉產品的潛力。
本研究得出,隴東黑山羊背最長肌的pH 在5.67~6.22,屬于正常鮮肉,且失水率較低,與貴州黑山羊相近,具有較好的食用價值。胴體不同部位的營養(yǎng)成分和脂肪酸組成及含量有一定的差異性。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背最長肌的肉品質最優(yōu),是消費者食用的最佳部位,具有生產高檔羊肉產品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