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祖周
摘 要:學困生問題的出現(xiàn),很大原因就在于這部分學生對學習的畏難與抗拒心理,以及學生的家庭因素,影響小學教學質量。針對小學高年級學困生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以期促進學困生的教育轉化,調動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
關鍵詞:高年級;學困生;教育轉化
許多學生對學習以外的事物過多關注,消耗了過多時間,導致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跟不上其他學生,從而成為學困生。另外,許多學生由于自身家庭因素而逐漸喪失學習動力,比如缺少家長關注與關懷,希望能夠得到家長的重視等。為此就需要教師采取針對性的教育策略,促進學困生的教育轉化。
一、調動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問題,需要教師采取科學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與教育,采取有效策略調動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針對小學高年級學困生,教師應營造有趣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尤其是學困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展示自己幽默風趣的個人魅力,以輕松而有趣的課堂教學緩解緊張的學習氣氛,同時也可以以輕松而幽默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表揚與褒獎,從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起到有效的啟發(fā)作用。教師要合理利用口頭評價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盡量采用提醒與說服的引導方式,對學困生表現(xiàn)出的良好品質進行獎勵與表揚,比如“你這一次表現(xiàn)得非常好,老師希望你能夠繼續(xù)給老師帶來驚喜。”等。教師應盡量以相對平等的口吻與學生進行溝通,對學生進行口頭贊揚,鼓勵學生不斷進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加強與學困生家長的溝通
針對這種問題,教師應當積極強化與學困生家長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通過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深入交流與密切配合,通過生活空間與學習空間的相互統(tǒng)一,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追求教育目標的達成。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家長的素質與行為習慣對學生的影響十分深遠,為此教師應當定期進行調查與走訪,了解學困生的家庭情況與家長態(tài)度,幫助家長切實明確自身對學生所產生的巨大影響,共同探索學困生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共同探討轉變學困生的有效辦法。同時,教師與家長進行密切交流與溝通,尊重家長并信任家長,才能夠獲得家長的尊重與信任,雙方才能夠實現(xiàn)密切合作,及時掌握學困生的第一手信息,采取相應的教育方法。
三、深入了解學困生的需要
教師要深化對學困生的了解,與學困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當學生認為教師足夠關心并理解自己時,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參與熱情也會有所提高,出于對教師的信任與喜歡,對于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大提高。而如果學生并未感受到教師的關懷與喜愛,就難免對老師疏遠。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就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興趣與背景,明確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在教學生活中對學生給予關照與尊重,盡量消除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隔閡與距離,建立更加親密與舒適的師生關系,減少學生的逆反心理。
教師在教學中,難免會對學習好的學生產生喜愛與關懷,但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普遍已經接近青春期,這一時期的學生開始走向成熟,具備敏感的認知,如果教師面對學困生與優(yōu)等生存在差別,就會導致學困生難以信任教師,從而在學習中更加自暴自棄,難以實現(xiàn)對學困生的轉化。針對這種問題,教師就需要給學困生以關懷與尊重,喚醒學困生的自尊心,幫助學困生產生自信心,克服對學習的畏懼心理。
四、建立健全班級管理標準
教師在對待學困生時,不能僅僅以關懷與尊重來感化學生,還需要在關懷與尊重的同時,開展合理的教學管理工作,通過制定明確的班級管理標準與培養(yǎng)目標,幫助學生建立自律意識。低年級的學生對于教師普遍持有敬畏心理,而高年級的學生則開始形成自己的獨立思想。要想開展合理的班級管理工作,必須使高年級學生心悅誠服,這就需要建立明確的管理標準與獎懲措施,約束學生的行為。
教師可以與全班學生共同制定考勤制度、課堂紀律制度、清潔衛(wèi)生制度等,形成書面規(guī)范,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由全班同學簽字承諾共同遵守,并加以充分落實。在約束學生行為的同時,應當對學生的良好行為與良好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獎勵措施,尤其要對學困生進行合理引導與鼓勵,比如學困生在課堂回答問題時,應適當降低問題難度,并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鼓勵。教師在對待學生時,一定要盡量保持公平,尊重學困生的心理訴求。學困生犯錯時,教師也應當就事論事地進行個別教育,決不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公開批評,要通過合理的思想教育幫助學生真正地明白自己的問題與不足,從而在學習生活中加以改正。
總之,針對小學高年級學困生問題,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通過合理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氛圍,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與學困生及學困生家長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具體需求,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同時,教師也應當采取有效的教學管理方法,改正學困生的問題。
參考文獻:
史麗霞.芻議怎樣激起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48-49.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