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杰
摘 要 本文對免疫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免疫學檢驗實驗課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和考核評估等進行了一些改革嘗試和探索,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免疫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 免疫學檢驗 實驗教學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1免疫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實驗課課時較少
免疫學檢驗是醫(yī)學生公認的較難學的課程之一。該學科理論課概念繁多、內(nèi)容抽象、復雜難懂,所以需要大量實驗課驗證基本原理和基礎理論知識。但相對理論課時,實驗課學時卻較少,例如,免疫學檢驗總學時為84個,其中包含理論課66學時、實驗課18學時。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實驗課學時內(nèi)盡可能多地接觸并加深免疫學知識理解,不得不在一次實驗課內(nèi)安排至少2個實驗內(nèi)容。由于內(nèi)容多信息量大,往往會導致學生對實驗原理不熟悉、思考不深入、操作不認真等情況,以致實驗課教學效果不理想,難以達到教學目標。
1.2課堂教學模式較傳統(tǒng)
一直以來,免疫學實驗教學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的,即教師示范教學后由學生模仿操作。課前實驗材料、試劑和儀器等準備工作由實驗人員完成,課上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項等由任課教師進行講解和示范。這種教學模式?jīng)]有安排學生參與到整個實驗設計中,只是在課堂上機械地按照實驗指導操作,很難調(diào)動起學生操作的積極性。再加上實驗試劑、實驗設備有限,常常無法保證人手一套,就會有部分學生放棄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以致課后抄襲其他學生的實驗報告成為常態(tài)。
1.3考核方法不完善
考核是教學過程常用的教學手段,教師通過考核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學院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粕庖邔W總成績的組成分為兩部分:總成績=期末卷面成績(80%)+實驗成績(20%)。就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實驗考核成績很難將學生的分數(shù)拉開距離。由于目前課時有限,往往被安排在最后一次實驗課中,即三節(jié)課的課時內(nèi)既要完成一個免疫學實驗內(nèi)容,又要完成近30位學生的獨立操作考核,迫于時間倉促,實驗操作考核內(nèi)容不得不選擇一個相對簡單、用時不多的實驗。學生只要在課時中親自動手參與過該實驗,一般都是滿分。如此便形成了這樣的局面:最后一次實驗課既要安排實驗內(nèi)容,又要安排實驗操作考核。在如此倉促的時間內(nèi),學生一般都比較擔心自己的獨立操作能力。尤其是當教師在旁邊守著打分,學生完全沒有心思參與最后一次實驗,造成不熟悉原理、不明白如何操作、不會分析判斷結果等局面,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所以目前的實驗成績在學生之間不能拉開差距,不能反映實驗參與度、完成度及對結果判斷分析的真實情況。
2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探討
2.1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及利用云課堂提高課時效率
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實驗教學資源,提高實驗課時比例,科學合理地安排理論和實驗的課堂時間,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嘗試逐步在傳統(tǒng)實驗的基礎上,增加實踐性、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內(nèi)容。相對復雜的實驗,教師可提前通過云課堂平臺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課外時間提前學習教師制作的微課和視頻,從而提高課時效率。
2.2增加互動式教學及鼓勵探索
傳統(tǒng)的免疫學實驗教學內(nèi)容是以凝集反應、沉淀反應等內(nèi)容為主,示范性較多,而操作性較少。針對這一存在的問題,我對實驗內(nèi)容進行了一些改革。以新增的設計性實驗“家兔免疫血清的制備及檢測”為例:首先在課前布置實驗內(nèi)容并讓學生思考:免疫家兔時小分子量抗原肽為什么要偶聯(lián)高分子量蛋白載體?家兔免疫常用的途徑有哪些?如何進行家兔免疫血清的采集和分離?血清抗體效價的檢測及功能分析等。學生可突破以往按學號機械分組,自由調(diào)配分組。如此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其團隊合作精神,還能突破個人思維的局限性,共同分析和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2.3完善考核評估優(yōu)化評價指標
考核評估是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綜合評定學生的實驗能力。就學院目前的實驗評估體系而言,很難分出實驗能力的優(yōu)劣,不易準確客觀地評定出學生實驗成績。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我們教研室對實驗考核評估體系進行了一些改革。首先,將實驗成績占總成績的比例由20%提高至50%,以引起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其次,在實驗考核中引入基于手機平臺的形成性評價測試。目前,免疫學總成績=期末卷面成績(50%)+實驗成績(50%)。引入形成性評價是嘗試增加平時每次實驗所占比重,增加學生對實驗操作的主動性和對實驗的完成度,從而全面客觀地綜合評價學生的實驗水平。在免疫學實驗考評中引入形成性評價的策略。我們在平時實驗中,由教師和學生們共同收集每次的實驗原理、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等,以圖片、視頻和動畫的形式保存。教師負責將收集的素材添加到智慧職教云課堂。待免疫學實驗課全部結束,教師將題目整理好,隨機選擇5個題目組成一套小試卷,同時設定每題答題時間和總答題時間,保證學生既能看清并理解題意,又不足以相互討論,避免抄襲。學生通過云課堂,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測試對免疫學實驗原理的掌握程度、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判斷能力。通過引入形成性評價測試,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實驗的參與度和完成度明顯提高,且對實驗原理的掌握和對實驗結果的判斷、分析能力顯著增強,同時可以將學生的實驗成績拉開距離。
3結束語
通過對免疫學實驗教學方式進行不斷的改革實踐和總結經(jīng)驗,對實驗課教學內(nèi)容選擇、過程設計及考核評估體系的完善,調(diào)動了學生對免疫學實驗操作的主動性,激發(fā)學習興趣,有效地提高了免疫學實驗課的教學質量。但目前改革還只是一種嘗試,仍存在不足,仍需要結合實際實驗條件和學生能力,探索完善,形成可持續(xù)開展的教學方法和實驗內(nèi)容并推廣到全專業(yè)實驗教學中去,為培養(yǎng)高質量的醫(yī)學生打好基礎。本文對免疫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免疫學檢驗實驗課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和考核評估等進行了一些改革嘗試和探索,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免疫學實驗課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書峰,郭玲,張志仁等.深化醫(y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8,31(09):1266-1268.
[2] 任可,陳建芳,常江等.醫(y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7,30(09):1259-1260.
[3] 史麗云,何海根,康艷華等.醫(yī)學免疫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與思考[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7,15(04):376-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