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楊波 劉秦川
口腔鱗狀細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世界范圍內(nèi)常見的人類惡性腫瘤之一,并且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據(jù)統(tǒng)計,每年因口腔鱗癌而死亡的人數(shù)超過400 000人,其中80%的死亡人口來自發(fā)展中國家[1]。隨著對口腔鱗癌研究的深入,目前的觀點認為口腔鱗癌是由致癌物引發(fā)的一個多因素、多步驟的復雜生物學過程,其中癌癥相關基因的改變在這一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普遍認為癌癥相關的基因變化來自于遺傳信息的丟失、突變或過表達[2]。microRNAs(miRNA)是一類長度約為22nt的非編碼RNA,通常在轉錄后水平調控靶基因表達[3]。許多miRNA參與了重要的生物學過程,例如細胞分化以及上皮細胞向間充質細胞轉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等。目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許多腫瘤組織中,均發(fā)生了miRNA的含量改變[4]。但目前對于口腔鱗狀細胞癌與miRNA表達改變的報道較少,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些與口腔鱗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存在一定聯(lián)系的miRNA,其中包括miR-34b,miR-100,miR-125b miR-137,miR-193a和miR-203等。與正常口腔黏膜組織相比,這些miRNA的表達含量在口腔鱗癌中發(fā)生特異性的改變[5]。此外,多項研究證明miR-126的含量在結腸癌、胃癌以及惡性血液腫瘤中發(fā)生了顯著改變[6-8]。但是miR-126是否參與了口腔鱗癌細胞的生物學功能過程,目前尚未有文獻報道。本研究檢測miR-126在口腔鱗癌以及正常口腔黏膜組織中的表達水平差異,并改變口腔鱗癌細胞中miR-126的表達水平來觀察其在增值、遷移方面的變化,進而探究miR-126在口腔鱗癌中可能的作用并為臨床診療提供新的思路。
自2010-08~2017-06共收集于漢川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確診的18例口腔鱗癌患者的鱗癌標本及周邊非癌變口腔黏膜組織,所有收集標本均經(jīng)病理檢查明確診斷及腫瘤細胞惡性程度判定。8例正??谇火つ吮緛碜哉3赡曛驹刚?。詳細記錄納入標本提供者的年齡、性別、吸煙史等資料。本研究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標本提供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谇击[狀細胞癌細胞系(SCC-4,SCC-9和SCC-15)購于上海中科院細胞庫。
DMEM/F12完全培養(yǎng)基、Trizol提取試劑盒、逆轉錄試劑盒、Lipofectatmine 3000、PIK3R1抗體(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美國);MTT細胞活力檢測試劑(Sigma公司,美國);Matrigel基質膠(BD公司,美國);miR-126 agomir、miR-126 antagomir及陰性對照(negative control)(上海吉瑪制藥技術公司,美國);Western bolt相關試劑、RIPA蛋白裂解液(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Promega公司,美國)。
使用Trizol法提取標本總RNA,并用Nano-Drop2000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RNA 濃度和純度(A260:A280)。將miRNA 逆轉錄成cDNA,合成的cDNA產(chǎn)物直接用于PCR或保存于-20℃待用。采用SYBR GreenⅠ法進行miR-126的實時熒光定量檢測。反應體系如下:miR-127逆轉錄產(chǎn)物2μl,SYBR Green Mix 9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加入DEPC水將反應總體系配至20μl。PCR反應程序如下:預變性:94℃5 min,變性:94℃30 s,退火:58℃30 s,延伸:72℃30 s,設置30個反應循環(huán)。采用2-ΔΔCt法分析實驗結果。U6為miR-126內(nèi)參。miR-126引物根據(jù)基因組數(shù)據(jù)庫設計,由上海吉瑪公司合成。
口腔鱗癌細胞系SCC-4細胞置于恒溫CO2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待匯合度達80%左右加入Lipofectamine試劑進行轉染。將口腔鱗癌細胞分為3組,分別加入miR-126 agomir、miR-126 antagomir以及negative control。后將細胞置于5%CO2恒溫培養(yǎng)箱培育1~3 d以供檢測。
洗滌并收集SCC-4細胞,使用RIPA裂解液獲得蛋白,BCA法測定蛋白含量,后加入SDS-PAGE蛋白上樣緩沖液煮沸。配制10%SDS-聚丙烯酰胺凝膠,將蛋白樣品以20μl/孔上樣,設定70 V恒壓電泳,蛋白質轉印60 min,封閉1 h。后按照抗體說明書稀釋一抗,加入PVDF膜4℃孵育過夜。次日TBST洗滌后加入二抗,室溫孵育1 h后顯色,獲得圖像使用Image J軟件分析。
分別將轉染miR-126 agomir、miR-126 antagomir以及negative control的SCC-4細胞消化為懸液后接種至96孔板,每種細胞每孔接種量為2×103個,置于37℃5%CO2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6 h,在每孔細胞中加入20μl MTT繼續(xù)培養(yǎng)4 h,將細胞培養(yǎng)液棄去,每孔加入DMSO 200μl,搖床混勻約10 min,用酶標儀測定A570nm光吸收值繪制細胞生長曲線。
收集不同轉染組的SCC-4細胞,加入DMEM基礎培養(yǎng)基,使用計數(shù)板將細胞懸液吸出滴入計數(shù)板,統(tǒng)計計數(shù)板中四大格細胞數(shù),調整細胞濃度,將1×103個細胞懸液加入transwell小室,并于24孔板下室加入500μl DMEM完全培養(yǎng)基;將24孔板置于恒溫培養(yǎng)箱中48 h,后取出小室移除培養(yǎng)基,將小室底膜進行甲苯胺藍染色。
根據(jù)Promega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試劑盒說明書,將包含有與相應miRNA-126互補結合的靶基因PIK3R1 3'-UTR序列片段和突變的3'-UTR序列片段克隆到pGL3-Luciferase基因下游的多克隆位點中。正常培養(yǎng)的Hela 493T細胞,以4×105個/ml接種于6孔培養(yǎng)板,每孔體積1 ml。轉染包含PIK3R1 3'-UTR或突變的PIK3R1 3'-UTR的熒光素酶質粒,以及miRNA-126 agomir、miRNA-126 antagomir或negative control。轉染48 h后收集293T細胞,進行雙熒光素酶活性檢測。
采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間分析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采用qRT-PCR檢測口腔鱗癌組織及正??谇火つそM織中miR-126的表達水平,結果顯示,miR-126在口腔鱗癌組織中表達降低,含量為正??谇火つそM織的0.64倍,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圖1)。
采用qRT-PCR檢測正??谇火つど掀ぜ毎?、SCC-4,SCC-9和SCC-15中miR-126表達水平,結果顯示,3種口腔鱗癌細胞中miR-126表達水平均低于正??谇火つど掀ぜ毎?,其中SCC-9中表達水平最低,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P<0.01)。因此使用SCC-9進行后續(xù)實驗(圖2)。
在口腔鱗癌細胞中分別轉染miR-126 agomir、miR-126 antagomir以及negative control,采用qRT-PCR檢測轉染后miR-126表達水平,結果顯示miR-126 agomir可以顯著上調細胞中miR-126的表達水平,反之,加入miR-126 antagomir后其表達水平受到抑制,表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圖3)。
圖1 口腔黏膜正常組織和鱗癌組織中miR-126表達水平Fig 1 miR-126 expression in normal and oral mucosa and OSCC
圖2 不同口腔鱗癌細胞系中miR-126表達水平Fig 2 miR-126 expression levels in different OSCCcell lines
圖3 不同轉染條件下miR-126的表達水平Fig 3 miR-126 expression levels under different transfection conditions
MTT法檢測不同處理組鱗癌細胞的增殖能力,顯示上調miR-126表達含量后,細胞增殖能力受到明顯抑制,反之,下調miR-126的表達后,細胞增殖能力明顯提高,結果具有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圖4)。
使用transwell小室檢測不同處理組口腔鱗癌細胞的遷移能力,結果發(fā)現(xiàn)相較于對照組,上調miR-126后,細胞遷移能力受到抑制,反之,下調miR-126的表達后,細胞的增殖能力得到提高,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圖5)。
圖4 不同轉染條件下對鱗癌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Fig 4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ansfection conditions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OSCCcells
圖5 不同轉染條件下對鱗癌細胞遷移能力的影響 (甲苯胺藍染色,×200)Fig 5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transfection conditions on the migration ability of OSCC cells (Toluidine staining,×200)
為檢測miR-126可能的靶基因,搜索生物信息學網(wǎng)站miRanda和Targetscan,發(fā)現(xiàn)PIK3R1的3'UTR區(qū)存在miR-126的結合位點,因此推測miR-126可能調節(jié)PIK3R1的表達。同時,采用Western blot檢測不同轉染組中PIK3R1的表達水平,結果發(fā)現(xiàn)下調miR-126后PIK3R1的表達水平上升,反之,下調miR-126后PIK3R1的表達水平上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圖6)。為進一步明確miR-126與PIK3R1存在直接結合,構建含有PIK3R1 3'UTR結合位點的熒光素酶報告基因表達載體。結果顯示,在含有PIK3R1 3'UTR序列的細胞中,加入miR-126后,較之對照組其熒光素酶活性明顯降低(P<0.01),而在PIK3R1 3'UTR突變組中則無明顯改變(圖7)。
圖6 不同轉染條件下PIK3R1蛋白表達水平Fig 6 PIK3R1 protein expression under different transfection conditions
圖7 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Fig 7 Dual luciferase reporter experiment
MicroRNA是一類由內(nèi)源基因編碼的長度約為22個核苷酸的非編碼單鏈RNA分子。第一個miRNA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發(fā)現(xiàn)的。然而,直到21世紀初,miRNA才被認為是具有獨特調節(jié)功能的一類物質。其自身通常不參與編碼合成mRNA,而是在轉錄后水平參與靶基因調控過程,其作用遍及生命體的發(fā)生、生長、發(fā)育、分化和死亡的各個過程。如楊倩娟等[9]發(fā)現(xiàn)miR-20可參與人炎癥牙周膜干細胞成骨分化過程。其他研究也發(fā)現(xiàn)細胞在發(fā)生病理過程中其miRNAs表達也發(fā)生不同變化[10]。2009年的一項研究探討了miR-205的表達水平對乳腺癌轉移的影響[11]。一項針對小細胞肺癌樣本的研究發(fā)現(xiàn),miR-324a的水平可作為預測患者預后生存的指標[12]。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miRNAs與口腔鱗癌的發(fā)生發(fā)展以及預后也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Shin等[13]證實miR-181a在口腔鱗癌細胞中的表達量降低,而提高miR-181a的表達含量可以抑制其靶基因K-ras的表達從而抑制了鱗癌細胞的增殖能力。近年的一項納入了29例口腔鱗癌患者與7例健康對照者進行分析,通過檢測鱗癌細胞和正??谇火つぜ毎幕蜃V發(fā)現(xiàn)在口腔鱗癌腫瘤組織中有12個microRNAs上調及11 microRNA下調[14]。這些異常表達的microRNA可能與細胞增殖分化、凋亡、血管形成、腫瘤浸潤及轉移等多種功能相關。
MiR-126最初被發(fā)現(xiàn)在內(nèi)皮細胞中表達,在血管新生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15]。最近的多項研究發(fā)現(xiàn)miR-126與腫瘤細胞的增殖與侵襲能力有關。如miR-126可通過RhoA/ROCK信號通路抑制結腸癌細胞的增殖和侵襲[16]。MiR-126還可靶向作用于PIK3R2介導的PI3K/Akt通過調節(jié)膽囊癌細胞的生物學功能[17]。然而,對于miR-126與口腔鱗癌的關系研究較少。Yang等[18]發(fā)現(xiàn)miR-126可以靶向于EGFL7來抑制口腔鱗癌細胞的細胞周期,此外,過表達miR-126可以抑制血管內(nèi)皮生長因子(VEGF)和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的表達。本次研究通過生物信息學軟件預測miR-126可能的作用靶基因,并采用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等方法進一步驗證了miR-126與靶基因PIK3R1存在相關關系,證明了miR-126對于口腔鱗癌細胞生物學功能調節(jié)的可能作用機制。與此同時,采用miR-126的模擬物以及抑制物進行細胞轉染,一系列的體外實驗也均證實在口腔鱗癌細胞中改變miR-126的表達對于其生物學功能有著顯著的調節(jié)作用。
綜上所述,該研究發(fā)現(xiàn)口腔鱗癌細胞中,miR-126的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同時改變miR-126的表達水平可以調節(jié)口腔鱗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能力,此外,miR-126可作用于PIK3R1發(fā)揮其調節(jié)作用;因此miR-126可能作為一個潛在的治療靶點,對于口腔鱗癌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