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媚 何旭斌 張小鳳 陳駿 潘小玲
【摘 要】動靜脈內瘺作為終末期腎病患者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的血管通路之一,具有使用方便、安全,血流豐富,使用壽命長,對患者生活影響少等優(yōu)點。因此在臨床廣泛使用,成為血液透析治療首選的綠色生命通道。但動靜脈內瘺的使用并非終身性,其使用壽命的長短與患者自身的血管情況及對內瘺的維護程度有關,其中護理質量起決定性作用?,F(xiàn)將臨床上動靜脈內瘺在使用中發(fā)生的相關并發(fā)癥進行原因分析及預防護理對策研宄進展綜述如下。長期維持AVF的通暢較為困難,本文旨在分析AVF閉塞的原因及影響AVF使用壽命的危險因素,并找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閉塞;干預;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2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包括自體動靜脈內瘺、移植血管內瘺、中心靜脈置管,而自體動、靜脈內瘺具有使用方便、使用壽命長、安全、感染率低、血流量充足、并發(fā)癥少、對患者生活影響小等優(yōu)點,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選擇中占優(yōu)勢[1]。但是,自體動、靜脈內瘺也遭受頻繁狹窄和隨后的血栓形成,從而導致內瘺閉塞,這將嚴重影響持續(xù)透析患者的透析療效、生活質量及提高死亡率,導致動、靜脈內瘺閉塞的原因可分為血栓形成狹窄和非血栓形成狹窄2類因此,如何保持內瘺通暢及最大限度地延長內瘺的使用壽命,以保證有效地透析,是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2]。
1 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閉塞的原因分析
1.1 血栓形成:影響AVF的使用壽命 血栓形成是AVF閉塞的主要原因。AVF早期閉塞發(fā)生于術后24h。早期閉塞的自身原因是自身血管條件差,血管彈性降低,動脈硬化,頭靜脈過細不能提供正常的血流量。外科手術原因是吻合的血管扭曲成死結、包扎時不恰當?shù)膲浩妊?、手術中損傷血管內膜、導致水腫、吻合口處小動靜脈剝離不干凈或者是動脈痙攣[3]。內科原因是透析的過程中超濾量過大,導致低血壓,血管充盈度降低,血流量不足,血流速度緩慢,處于高凝狀態(tài),從而血栓形成。AVF成熟后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的閉塞與血黏度增加有關,并且與持續(xù)的低血壓狀態(tài)、糖尿病、血脂高有關系。
1.2 低血壓 在慢性腎衰竭患者透析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癥狀性低血壓,尤其是術后1個月的患者。低血壓是閉塞的獨立危險因素。出現(xiàn)低血壓的原因有低血容量、貧血、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透析不充分、透析前使用降壓藥物、患有心臟疾病等。其中主要的發(fā)病機制是:透析過程中超濾速度過快,超濾率高于液體從周圍組織間隙中到血管腔的快速再充盈率,所以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4]。低血容量但不能代償增加心排血量及末梢血管阻力,從而引起低血壓。低血壓的發(fā)生對于AVF有很大的影響:低血壓時血流緩慢,血黏滯度增加,吻合口處容易形成血栓。血壓下降,血流量不足,血管反復抽動造成血管壁受損。低血壓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減弱,血管彈性回縮,血管壁黏膜黏連,造成AVF閉塞。
1.3 血液黏滯度增加及血液高凝狀態(tài) 低血壓、低血流量、過度脫水、組織間隙的水分不能及時進入血管中,血液中固相有形成分增加,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減慢,很容易引起AVF閉塞。同時,患者促紅細胞生成素用量大,血紅蛋白過多,增長速度過快?;蚧加懈咧Y,會加重血液黏稠,血流緩慢,使AVF閉塞的概率大大增加。腎衰竭患者血液中促凝血因子增多,血小板活化,且血小板對各種刺激的敏感性及凝固性增加,促使血小板凝集素(TXA2)的產(chǎn)生增加,促使血小板聚集;且尿毒癥患者自身的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存在異常,腎衰竭透析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促使AVF血栓形成發(fā)生閉塞[5]。
1.4 穿刺不當造成內瘺血管損傷 當病人血管條件差,護士又怕穿刺失敗,所以經(jīng)常定點穿刺(區(qū)域穿刺),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反復定點穿刺造成血管內膜受損、彈性減弱、硬節(jié)瘢痕形 成,局部隆起、瘤樣擴張,而上端狹窄;這些病人容易穿刺失敗, 反復來回穿刺血管損傷,血小板聚集,血管內膜纖維組織增生; 穿刺失敗引起皮下血腫時,周圍組織纖維化,影響內瘺的血液循環(huán),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血栓形成內瘺閉塞。
2 血液透析動靜脈內瘺閉塞的護理對策
2.1 造瘺前期血管損傷預防及護理 對于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在未到終末期前應向患者交代,盡可能不用擬行動-靜脈內瘺術側的上肢血管進行醫(yī)療操作,避免在術側肢體輸液、靜脈注射、抽血、測量血壓及穿刺等。指導患者注意保護局部皮膚完整、清潔,防止術側手臂皮膚抓傷[6]。
2.2 皮下血腫防范及護理透析 結束拔針后正確壓迫止血點是保護內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正確方法是將3~5cm的無菌紗布包壓于穿刺處,也可先將創(chuàng)口貼貼上后再使用紗布塊壓迫,壓力適當,以既能止血又能感到血管震顫為佳。老年人凝血功能較差,應1h后放松,2h取下紗布,24h內禁止擦洗穿刺點,若患者凝血時間長可適當延長壓迫時間。出現(xiàn)血腫早期24h內給予冷敷,24h后給予熱敷促進吸收,可涂擦喜遼妥軟膏或理療幫助消腫。指導有血腫的內瘺患者禁止肢體負重,應暫停使用,若有大血腫需報告醫(yī)生行手術切開治療。
2.3 采用正確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水平 避免過早使用內瘺,理想的動靜脈內瘺成熟標準應該是靜脈充分擴展,管壁肥厚,血管雜音響亮,未見分支一般從內瘺遠心端到近心端進行階梯式或紐扣式穿刺,切豈定點穿刺,一般選擇離吻合口5cm以上的內瘺作為動脈端的穿刺點,選擇外周靜脈作回路,如動靜脈端在同一條內瘺上,兩端應相距8cm~10cm。穿刺前應充分評估內瘺,通過視、觸、聽等步驟了解內瘺功能和走向,新內瘺由經(jīng)驗豐富的護士穿刺,一針見血,預防皮下血腫。若形成皮下血腫應充分止血,在透析結束后局部冷敷,24h后濕熱敷,并應用具有消除瘢痕、促進愈合、軟化血管、消除血栓作用的喜療妥等軟膏涂抹并按摩15min。
2.4 加強健康宣教,提高內瘺保護意識 正確良好的日常護理是動靜脈內瘺能夠長期使用的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必須讓病人了解內瘺對其生命的重要性,使病人在主觀上重視,積極配合。血液透析結束后用無菌紗布塊覆蓋穿刺點,再用彈力繃帶包扎,力度以穿刺點不滲血且能清晰捫及造瘺口震顫或血管雜音為宜,15min后首次放松彈性繃帶,之后每隔5min放松1次,直至繃帶完全失去壓力即可,這點需對每例內瘺病人每一次透析結束后交代清楚。平時注意內瘺血管的保護,避免內瘺側提重物,不能把小孩壓在內瘺側手臂上睡覺。教會病人判斷內瘺通暢的方法,每天5次觸摸內瘺有無震顫或血管雜音,如突然雜音消失、內瘺側脹痛,應及時來醫(yī)院檢查。指導病人保持內瘺皮膚的清潔,透析結束當天避免接觸水,防止感染,適當活動內瘺手臂,握橡皮球進行鍛煉。
3 結論
靜脈內瘺閉塞也稱為動、靜脈內瘺失功,是指由各種原因所致暫時或永久性內瘺功能障礙,此現(xiàn)象可嚴重影響血液透析患者的正常治療。因此,對動、靜脈內瘺閉塞的原因進行總結分析價值較高。血栓形成為其主要原因包括低血壓、穿刺點壓迫時間過久、患者依從性差等,對此類患者應加強透析間期內瘺維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維護意識;非血栓形成的原因包括自身血管條件差及護士穿刺不當?shù)囊蛩?,對此類患者需加強術前前臂鍛煉,術后延長內瘺成熟期,同時選擇穿刺經(jīng)驗豐富護士采取正確穿刺方法進行穿刺,避免反復穿刺造成血管壁損傷,提高穿刺成功率,從而延長患者內瘺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吳愛瓊,湯仙紅,高云,戴永紅.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維護的影響[J].中國臨床研究,2012,25(07):725-726.[2017-09-08].
鄧衛(wèi)瓊,陸金婷.淺論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發(fā)生動靜脈內瘺閉塞的原因[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05):70-72.[2017-09-08].
徐瑋,張靜,朱亞梅,馬遜,王蓉花,楊家慧.內瘺使用初期不同拔針時間對血液透析內瘺早期并發(fā)癥影響的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15,14(11):692-695.[2017-09-08].
鄢建軍,張仲華,嚴賀,童輝,汪暉.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栓塞及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31(01):26-28+42.[2017-09-08].
譚學惠,馬玲寧,姚艷萍,楊丙藝.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中西醫(yī)結合護理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2(10):76-78.[2017-09-08].
謝攀,彭侃夫.動靜脈內瘺失功后的挽救策略[J].中國血液凈化,2017,16(02):130-133.[2017-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