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婭 向陽
摘 ?要: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變化,我國對教育體制進行了積極的改革,以滿足社會發(fā)展對學生的要求。高中班主任在學生的管理工作當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其不僅在整個班集體當中發(fā)揮著管理、約束作用,而且還對學生們的身心成長發(fā)揮著引導和指引作用。本文即是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探索。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索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老師們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均發(fā)生重大改變。這既是順應時代發(fā)展之舉,同時也是在迎合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對于提高高中教學的質量具有重大促進作用。順應著教育部的改革要求和教學理念及模式的變化,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作出一定的調整,而不能繼續(xù)沿用老思路解決新問題。
一、當前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高中學生的管理工作既簡單又復雜,簡單是因為高中學生自身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而復雜則是因為高中學生的管理工作不僅在于遵規(guī)守紀,而且還在于對學生思想觀念的開發(fā)。當前,許多高中班主任依舊延續(xù)以往的管理辦法,即重點抓紀律,一切為高考。該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學生們的學習質量,但是卻又束縛了學生們的思想,使得學生唯“班主任”命是從,降低了學生們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其次,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過于重視學生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心理成長。例如在自習課中,班主任發(fā)現學生悄悄對話,則會立即對其進行批評教育,理由是打攪他人學習,但卻忽視了對學生具體對話內容的分析。這種教條主義的管理模式不僅死板,而且還不利于解決學生內部矛盾問題,甚至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探索
1.關愛學生成長
關愛學生成長指的是,班主任既要關心學生們學習成績的提高,同時又要關注學生們的身體成長和心理成長,這是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根本。雖然看似學習成績與身心成長并無太大的相關性,但是正如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誰不愛學生,誰就不能教育好學生”一般,班主任只有做到關愛學生們的身心發(fā)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例如在上段中所提到的兩個學生對話交流問題。首先班主任應當了解兩個人為什么要說話,是在討論問題還是相互之間存在矛盾。如果是討論學習問題,老師則應當給予鼓勵,但要求學生們做到不妨礙他人;如果是存在內部矛盾,老師則要幫助學生打開心結,疏通兩人的友好關系,從而保證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下開展學習。一切以“學習”為接口的教育不僅不值得提倡,而且根本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因此,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多多關注學生們的身心成長。
2.實施民主管理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其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但是需要班主任的循循引導才能得到成長、鍛煉和提高。所以,高中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嘗試通過民主的方式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比如在制定班規(guī)的時候,班主任就可以與學生一起討論班規(guī)條款的具體設定。具體而言,在建立班級規(guī)章制度之前,班主任可以開班會組織學生集體討論。首先是闡明設立規(guī)章制度的意義,然后爭取大家的認可。進而與同學們一起討論所要設立的規(guī)章制度,最好先由學生們自己分條提出,然后再進行集體討論,討論通過之后班主任及全班學生簽字落款。這種民主性的管理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參與班集體活動的積極性,鍛煉學生們的思維認知能力,而且還有助于更好地發(fā)揮班規(guī)的約束性作用,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學生對民主的認識。
3.培養(yǎng)學生干部
由于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不能是全時間、全方位的,因此班主任就需要從學生們中間挖掘得力的助手來輔助自己完成班級的管理工作。同時,培養(yǎng)學生干部也是一種對學生管理能力的鍛煉。在具體的選擇與培養(yǎng)干部的過程中,班主任需要付出一定的精力,切不可隨意挑選、任命,也不宜隨意更換。首先,班主任要通過自己細心地觀察發(fā)掘有潛力的班級管理人選,并且嘗試性的安排一些班級組織管理工作進行體驗與驗證。在班級組織管理工作中表現優(yōu)異的學生方可進入最終的候選名單,且所有工作均需保密操作。其次,在確定干部人選之后不要直接任命,而是要給予其表現機會之后再進行任命,其目的就是要為班干部樹立威信,令其他學生信服,同時還能夠讓班干部體會到機會來之不易,從而能夠兢兢業(yè)業(yè)地對待“工作”。第三是對班干部的指導和培養(yǎng)。例如學生犯錯誤不能直接批評,而是要從學生的內心進行輔導;不同同學犯錯誤要做到一視同仁,不可因私廢公等。班主任不能在培養(yǎng)出合格的班干部之后就對班級的管理工作放任不管,或者“懶政” “怠政”,而是要抽出精力對班級之中所存在的其他不足進行強化,全方位提高班級的管理效果。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其不僅需要班主任細致耐心的指導與付出,而且還需要班主任時時注意自己的形象,以身作則,發(fā)揮自身的表率性作用。其次,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注意貼合學生們的性格特征和心理認知,切忌強行添加個人主觀意見。只要班主任做到真心關愛學生,其管理舉措也必然能夠得到學生們的集體認可。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197.
[2]馮偉.新課改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8(50):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