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寧娟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方面的能力。但是從長期的教學來看,作文成了教學時的瓶頸。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要想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首先要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激發(fā)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有寫作的動力。那么,在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如何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關鍵詞:小學生;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習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深感作文教學工作的艱巨與困難。那么,如何指導學生進行作文,聯(lián)系教學經(jīng)歷和實踐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激發(fā)習作興趣
一位哲學家曾經(jīng)說過:“當我們順應人的天性來做事的時候,一切將變得非常簡單?!焙猛媸莾和奶煨裕虼俗魑慕虒W要聯(lián)系兒童的生活實際,將作文表達回歸到有趣好玩的活動中,或讓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生活,讓學生充分參與在活動和生活之中,這樣學生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素材,有了想要寫作的沖動,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另外,寫作前我們的指導也極為重要,兒童是最富有個性的個體,他們有著豐富的內(nèi)心,又有各自不同的表達方式,這就決定了學生選擇自己的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作文是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如果教師對學生的束縛太多,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無形中就會阻礙個性發(fā)展,使內(nèi)容千篇一律,缺乏兒童的趣味性。所以作文教學要尊重每位學生的個性差異,放手讓孩子去寫,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遵循兒童的學習心理特征,創(chuàng)新作文形式,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自由抒發(fā)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從而體驗到作文的快樂。生活是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葉圣陶老先生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睂W生寫作的內(nèi)容一定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激發(fā)興趣,這樣才能真正調(diào)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
二、素材源于生活,真情源于實感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為有源頭活水來。”有源頭才有活水,生活就是作文之源。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fā),就需要學生的作文反映他們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情實感。首先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提煉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讓學生明白作文就是用筆描繪生活,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心,真實的感受是學生寫作的第一手材料,既豐富了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又提高了學生的認知水平,能使學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情地釋放出來。例如:有一次學校大掃除,學生親身經(jīng)歷了勞動的辛苦和勞動場面的熱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寫勞動的作文,學生很快就動筆寫了,而且能把在勞動中看到的、聽到的、做到的、想到的、體會到的情景描寫得十分真實、生動、感人,因為學生親自參加了,所以能把勞動的激烈場面寫得真實具體。因此,要堅持作文與生活相結合,作文與做人相結合,不說空話,說大話。教師要學會尊重學生的習作,學生初次習作是一個探索的過程,在其中發(fā)現(xiàn)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讓學生敢于說真話。在作文中出現(xiàn)了說真話,表真情的內(nèi)容,哪怕表現(xiàn)出了不積極的道德思想,或語言文字不規(guī)范的情況,教師都要指出表揚抒發(fā)真情實感的好苗頭,在肯定了學生的基礎上,再對學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問題予以指導改正。
三、處處留心皆學問,留心觀察才能解決“怎樣寫”
葉圣陶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入編教材的課文都是經(jīng)過細致推敲的優(yōu)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構思、有序的寫作、獨特的觀察視角等都是學生學習的好材料,讓學生模仿優(yōu)秀課文的寫法進行寫作,琢磨并領悟出作文的真諦。教師在教學每篇課文時都要充分利用教材這個形象直觀的例子,讓學生潛心地去讀,自由地去想,無拘無束地去議。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歸納、總結出帶有規(guī)律性的要點,再提供適當?shù)臅r間和空間讓學生借鑒遷移,鞏固習作知識,為寫好作文提供一條快捷之路。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一組》一文時,文中對王熙鳳外貌的描寫主要抓住她的容貌、著裝、頭飾來表現(xiàn)她的美麗及與眾姑娘不同的特點,語言描寫時,一語未了,只聽后院有人說笑聲:“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蔽匆娖淙耍嚷勂渎?,使王熙鳳的放縱、逢迎的性格躍然紙上。在教學《金色的魚鉤》一文時,作者在刻畫人物形象時,不僅抓住外貌、語言、動作描寫,還能抓住人物心理活動刻畫人物,給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另外要在長期的課內(nèi)外閱讀中積累優(yōu)美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在閱讀中進行有效的語言積累,豐富自己的大腦倉庫,這樣才能在寫作時文如泉涌,下筆如神。
四、重視作文的修改講評
“文章不厭千回改,精雕細琢始成金?!币寣W生明白無論作文水平有多高,一次完成肯定會有漏洞,會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必須要反復修改,要知道好的作文是修出來的。一篇作文要有血有肉,才能構成鮮活的生命體,在作文教學中,要重點指導學生把作文寫具體、生動。教師的評價對學生十分重要。評價得當,能激勵學生敢于作文、樂于作文,因而對學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應根據(jù)不同水平的學生給予不同要求的評價,肯定他們在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成功的地方,指出他們在習作中不足和失誤,還要強調(diào)師生合作評議,學生自主、合作修改,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修改的好習慣。對基礎好的學生要有較高的要求,基礎差的哪怕是用了一個好詞、一個佳句也應該及時表揚。記得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一個平時作文很差的學生在文章中準確地用了一個表示時間過得很快的詞“剎那間”,于是我及時肯定了他,這樣做能讓一些差生得到鼓勵,看到希望。要讓在不同階段的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而激發(fā)作文的興趣。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學上的點滴體會。我相信教師只要在新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引導學生立足與生活實際,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給予學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導,給他們表達的自由和空間,寬容每個個體的個性,一定會改變不愿意寫作文的局面。每個人都會樂于作文,樂于表達,讓作文成為學生表達生活的、體驗生活的一部分。
參考文獻:
[1]《小學作文教學參考書》山東省教育廳編 2008年08月.
[2]岳正宗《甘肅教育》 甘肅教育社2007年11.
[3]鐘啟泉 董陪菲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