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鋒
(中冶建工集團有限公司,重慶400032)
大型體育場館的建設日漸增多,其屋面體系大多為鋼結構,其自重輕、跨度大,能滿足結構及功能性需要。鋼結構屋面造型復雜,導致構件異型、弧形桿件及復雜節(jié)點增多,懸臂桁架多采用地面拼裝成型,然后大型起重設備分榀吊裝,高空連接成整體的施工方法,地面拼裝質量將影響到整個鋼結構施工安全和質量[1]。通過地面拼裝施工技術總結創(chuàng)新,可用于指導同類型或相似桁架地面拼裝,彌補相關技術資料空缺。
體育場位于內蒙古呼倫貝爾牙克石市,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屋面為鋼管桁架結構,地上2層,局部3層。占地面積14 376.67m2,總建筑24 995.8m2,總座椅數16 995個(乙級體育場),設計使用年限50年,抗震設防烈度7度。主體結構最大長度240m,最大寬度190m,檐口高度33.227m。
屋面鋼管桁架結構,主桁架24榀(見圖1),東西側對稱布置各12榀,環(huán)桁架4道,沿整個屋蓋呈不規(guī)則橢圓形布置(見圖2);主桁架為倒“7”字形安裝,截面呈倒三角形(見圖3),每榀桁架設置2個支座分別在A、C軸線,支座中心距3m,主桁架有 6 種不同規(guī)格,質量 27~56t,懸挑長度 23~33m,倒“7”字高14~20m;鋼結構罩棚質量約1600t;主桁架桿件規(guī)格:上弦桿φ76mm×(3.8~425)mm×30mm;下弦桿及腹桿φ76mm×(3.8~480)mm×35mm;焊接空心球支座半徑R為425~500mm。
圖1 屋蓋整體示意圖
圖2 屋蓋立面示意圖
圖3 主桁架立面示意圖
本工程的特點及拼裝難點如下:
1)主桁架規(guī)格多,桿件長度、直徑、傾斜角度不一(見圖3),對地面拼裝放樣、拼裝精度控制等帶來挑戰(zhàn);
2)節(jié)點復雜,焊接質量控制難度大。主桁架腹桿較多,軸線均相交與一點,導致此處焊縫相交及存在窄間距焊接,其焊接困難,設計一級全熔透焊縫質量不易保證;
3)截面形式復雜、桿件變徑,轉折等,需要對桿件分段劃分,方案需仔細策劃,以減少拼裝焊接量和提高組拼工效;
4)工期緊張,拼裝胎架多套,重復利用率低,需多次改造使用,倒“7”字形地面臥拼,其形式復雜,對胎架制作精度及可調整性要求高。
整體流程:場地處理→測量放線→胎架焊接拼裝→桿件吊裝組拼焊接→技術復核→焊縫探傷→補漆→轉場安裝。
場地處理:選址→承載力復核→地基處理→混凝土硬化→切縫→養(yǎng)護。
胎架焊接拼裝:測量放線→底梁定位→拉梁焊接→立柱焊接→斜撐加固→三角托焊接→技術復核。
桿件吊裝組拼焊接:上弦左側主弦桿吊裝→上弦右側主弦桿吊裝→下弦桿吊裝→調整定位→上弦聯系桿吊裝定位→腹桿吊裝定位→技術復核→分段焊接→驗收。
說明:桿件在工廠下料、彎弧、相貫線切割、噴漆等,質量合格,打包運至拼裝現場。
拼裝場地處理應考慮因素:主桁架及胎架自重荷載,其通常進行地面硬化后能滿足要求,也可進行簡單核算;重點應考慮拼裝吊機行走路線和停車點荷載,本工程主桁架地面拼裝后,采用SCC4000(400t)履帶吊轉場吊裝,因此,考慮吊裝荷載時地面承載能力為主;拼裝場地及桿件堆放地應進行墊高,便于排水。
履帶吊行走線路路基承載力簡化計算包括2方面:
1)通過查詢設備參數,獲得吊機在基本臂和標準配重下的履帶平均接地比壓力P1,通過靜力計算獲得吊機負重狀態(tài)下履帶反力(取較大值),從而計算壓應力P2。P1+P2<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2)簡化靜力計算模型,如圖4所示。查詢設備參數表和分析吊裝工況,通過靜力計算模型得到履帶最大反力R,從而得到壓應力P,P<fak。
本工程拼裝場地通過粉土壓實后鋪200mm厚碎石,C25硬化150mm厚;吊裝路線粉土換填500mm厚毛坯石,鋪150mm厚級配礫石整平層,并壓實,履帶吊行走時隨鋪15mm厚鋼板。
圖4 簡化靜力計算模型
主桁架拆分成若干桿件運至現場拼裝焊接,其拆分合理性涉及運輸、拼裝效率、焊接量等,因此,應詳細策劃?!?”字主桁架拆分:直管長度不超過拖掛車廂,超過時分段;彎管、變徑節(jié)、腹桿、聯系桿單獨成段,折線處在轉折點分段。分段處應避開密集施焊節(jié)點。如有復雜節(jié)點(鑄鋼節(jié)點),節(jié)點應單獨制造。
主桁架胎架3套,完成同類型構件拼裝后改造,胎架的設計應考慮承載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要求,通過計算確定(見圖5)。立柱間距應當考慮桿件形式及長度、焊縫位置、構件變形及穩(wěn)定、胎架整體加固等因素。胎架采用全站儀定位放樣,確保尺寸準確。胎架及主桁架采用Xsteel Tekla整體建模,轉換成CAD模型圖,進行坐標定位放樣。
根據放樣位置,先安裝底梁并焊接拉梁固定,再焊接立柱和斜支撐;胎架高度最低處應能滿足全位置焊接所需高度;三角托高度應根據標高嚴格控制,并焊接限位立柱;上弦桿焊接平臺應能確保焊接可操作性,確保其合理寬度和高度。拼裝胎架組裝后應進行技術復核,驗收合格后使用。
圖5 胎架設計示意圖
用25t汽車吊將主桁架地面一次拼裝成型(見圖6)。現場架立胎架,將主桁架弦桿依次吊裝至胎架上并臨時固定,調整復核后臨時焊接固定,吊裝腹桿和聯系桿并與主弦桿臨時固定,在分段焊接主弦桿和對應的腹桿。
焊接采用新技術(免清根焊接技術、免開破口熔透焊技術、窄間隙焊接技術),確保焊接質量。焊前進行工藝評定,桁架焊接應先焊接主構件再焊接次構件;對稱結構焊接必須對稱施焊,應連續(xù)施焊避免多次熄弧引?。幌群附雍缚p長且填充量大的焊縫。為減少桁架主弦桿焊接過程中的焊接變形,應分段同步焊接腹桿和聯系桿形成約束體系,或設置臨時支撐和焊縫約束板(固定在焊縫兩側)。部分圓管可采用地面對接焊接成型后胎架拼裝,以減少仰焊。
圖6 主桁架拼裝
質量檢測包括:拼裝尺寸、焊接質量、防腐涂裝等,拼裝質量通過現場檢尺并與深化設計圖紙對比,偏差在允許范圍內;焊縫設計采用一級焊縫,全焊透,所有焊縫均進行外觀質量檢查合格后超聲波探傷,均達到驗收及設計標準。
鋼管焊接控制要點:坡口組對時應避免破口間隙過小和錯邊量,應考慮焊接收縮余量(通過試驗焊接確定,經驗參考值為弦桿每段放焊接收縮余量3~5mm,對腹桿等桿件放焊接收縮余量2mm);在施焊部位搭設防風棚;墊板應與坡口緊貼;坡口清理干凈不得留有雜質和污染物;焊前預熱和焊后保溫時間及溫度應滿足要求;打底焊采用小電流將焊縫根部熔透,填充焊電流大于打底焊,避免出現焊瘤等缺陷,并嚴格控制層間溫度,層間清理應徹底[2]。
由于結構的特殊性,“7”字形鋼管主桁架構造復雜,臥拼難度大,通過現場優(yōu)化及創(chuàng)新,總結了場地處理方式、拼裝胎架設計思路、桁架拆分及組拼質量控制等方法,確保了拼裝進度和質量,具有一定的應用借鑒價值。由于本工程體量有限,對于更大型的類似結構,可參考以上思路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