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安容
摘 要: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得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一個多讀書的人,其視野必然開闊,其志向必然高遠,其追求必然執(zhí)著。多讀書,不僅能使人變得視野開闊,知識豐富,而且還能使人具有遠大的理想,執(zhí)著的追求。小學語文學習,三分得益于課堂,七分得益于課外,因此小學語文老師不能只是教書本上的東西,還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和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生 課外閱讀 興趣 習慣
小學低年段是培養(yǎng)課外閱讀興趣的最好時期,若是充分利用和把握這個重要階段,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對幫助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那如何激發(fā)低年段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的策略是:
一、選擇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書籍,養(yǎng)成讀書習慣
小學一二年級,因為孩子年齡小、識字不多、拼音不熟練,所以不會選擇適合自己看的書,往往需要家長幫著孩子選書,然而許多家長給孩子買了書,發(fā)現(xiàn)孩子不愛看,就以為孩子不喜歡看課外書,諸不知有時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長自己身上,有可能是家長選的書不適合孩子看,還有可能是選的書難度高于孩子的閱讀水平。基于這樣的現(xiàn)狀,我們低段在選擇書籍時,要注意三點:
1、最好是圖文并茂的,圖多對開發(fā)孩子右腦有好處??梢载S富孩子頭腦中的表像,對孩子今后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有好處。
2、課外閱讀書盡量選簿一點的,最好是一本書里只有一兩個故事的,這樣孩子很快能讀完一本,內心就能產生一種成就感和愉悅感,下次就還會想讀。如果家長為了省錢,給孩子買那種少圖的、故事多的,很厚的書,孩子就會喪失讀書的興趣。
3、最好先幫孩子掃除課外閱讀書里生字的障礙。要么是買拼音版本的,一本書里不認識的字最好控制在20%以內,這樣孩子讀起來才不會磕磕巴巴,才會樂意讀下去。否則的話,就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讀,最好是識字與讀書同步進行。
二、加強外在因素的引導,激發(fā)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課外閱讀,不能光靠老師,還需要外在因素的配合和引導,多種因素的共同融合,合力營造濃郁的讀書氛圍。
第一是家庭。家庭是孩子閱讀啟蒙的搖籃,家長是學生閱讀的引領人,因此我們需要與家長們達成共識,家校合作點燃閱讀之燈。在家,家長需要注意的是,自己要看書,同時念小孩自己想看的故事書給他聽,不要強迫小孩接受大人的選擇。
第二是環(huán)境。比如建立讀書角,粘貼讀書名言,地面鋪上墊子,學生可以隨時席地而坐,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憑著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進行閱讀,利用空余時間,鼓勵學生把圖書館當作課外閱讀的樂園。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滿足應有的讀書量。
第三是語文課堂。語文課堂是激發(fā)閱讀興趣的主要陣地,教師應該在正常學習的基礎上,結合課文內容,拓展繪本閱讀等,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提高學生平時學習的理解能力。同時,在語文課堂上把課外書作為一種獎勵機制,例如聽寫積分,滿十分兌換一本課外書,平時所得印章,滿二十個兌換一本課外書,把課外書作為獎品,讓孩子們體驗到閱讀的快樂,調動他們閱讀的積極性。
三、指導課外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水平
興趣能夠激發(fā)閱讀,但僅有興趣,沒有閱讀方法,那么學生的課外閱讀效果則會大打折扣。因此,教師還必須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首先是堅持??茖W家們經過測試,1分鐘我們大概可以讀200字,每天30分鐘,會讀6000字,相當于1本6萬字圖書的十分之一;每月900分鐘,會讀180000字,相當于6萬字的圖書3冊;每年10800分鐘,會讀2160000字,相當于6萬字的圖書36冊。“聚沙成塔”的意境,就是這樣實現(xiàn)的,每年可以讀36冊,那么一年一年累計下來,孩子又會讀多少書呢?答案一定是非常驚人的!只要一直堅持下去,孩子的知識會變得淵博,詞匯量變得豐富,語文成績節(jié)節(jié)高升,各方面都會表現(xiàn)優(yōu)異。
第二是大聲地朗讀。對于小學生來說,大聲朗讀是一個非常好的閱讀方法。朗讀,是自信的起點;朗讀,是演講的基礎;朗讀,還是孩子愛上閱讀的促進劑;朗讀,更是孩子深入理解文章的快捷通道。引導孩子每天摘取一段文字進行朗讀,時間宜短不宜長,力爭讀出情感,讀出抑揚頓挫為最佳。要知道,孩子在高聲朗讀的過程中,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自信,勇氣,熱愛與激情。
第三是一邊讀,一邊記讀書筆記。至于讀書筆記,不只是復述故事的大意,可以想象自己就是書中的某個人物,根據“你”的經歷和感受寫一本日記,或者給書中的某個人物寫一封信,甚至也可以描述一下你讀這本書的感受等。多種多樣的方式鼓勵孩子主動去記讀書筆記,相信他們的閱讀水平一定會大大提高。
四、舉辦課外閱讀活動,增添閱讀樂趣
課外閱讀活動的方式多種多樣,首先可以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會,交流讀書心得,互相推薦好書,讓學生把所學所思所讀展示給大家,不僅展示了自己的閱讀成果,還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第二是舉辦故事演講比賽,運用語言、動作等方式襯托故事,讓故事栩栩如生,也讓學生進入書中情景,體驗人物角色。第三是評選書香家庭和書香達人,根據學生每一年的閱讀情況,在班級評選書香達人,同時也關注親子閱讀情況的開展,為喜歡閱讀的家庭頒發(fā)書香家庭榮譽稱號。用光榮的稱號鼓勵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最后可以演繹經典,現(xiàn)在社會非常提倡閱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tǒng)文化,我們就可以把每天讀得朗朗上口的《弟子規(guī)》《三字經》《聲律啟蒙》《千字文》等用朗誦、歌舞等方式演繹出來,讓傳統(tǒng)文化的種子在每個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同時也增添了閱讀的樂趣。
綜上所述,童年的閱讀,決定孩子之間的差距,童年的閱讀,決定成人以后的差距。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是語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熱情,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 顧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與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J].小學生(中旬刊),2018(7):15.
[2] 徐道霞.淺談小學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指導[J].教育教學論壇,2013,(45):247-248,249.
[3] 沈曉榮.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淺談[J].新課程導學,2013,(9):65.
[4] 盧熙.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與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21):43-45.